在2004年《天下》雜志公佈的2003年台灣500大服務業排行榜當中,統一流通次集團的7家公司均同時入榜,包括統一超商(排名第5)、捷盟營銷(20)、統昶營銷(90)、統一精工(26)、大智通文化(189)、康是美(249)與統一星巴克(330)。這些都是在多元化成長策略經營中,所獲得的耀眼成果。2006年,統一超商在台灣的展店數已超過4100家,營業額將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大關,也將創造淨利新台幣50億元的新高紀錄。統一超商還在2004年《天下》雜志的標桿企業評選中,連續十年獲得入選的肯定,而且首次獲得“擔負企業公民責任”第一名的殊榮。
在2007年統一企業集團的總營業收入為95億美元當中,由原始本業成長出來的制造次集團營業收入約占30%,零售次集團之總營業收入約占45%,流通次集團之總營業收入約占25%。這些都是在充分掌握和運用成長動力的觀念之下,活用多元化的成長方式,所創造出來的最佳成長模型的寫照。
3.海外投資與發展
在集團發展進入國際化的時期,統一企業集團對於海外的投資佈局,開始啟動了另一階段的成長引擎。統一企業在海外的投資經歷當中,雖然在1972年第一次到泰國投資生產,失敗而歸之後,1992年開始展開對大陸的投資,同年也在印度尼西亞展開投資佈局,1994年再度進軍泰國,1998年進軍菲律賓,1999年在越南投資設廠,這些海外佈局成為新階段集團成長的主要動因。
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經營和佈局,已經成為統一晉升為全球食品集團規模的關鍵因素。
五、創新與競争力的提升
創新是一種改變,改變形成了差異,不但促成了進步,也提升了市場的競争力。在統一的發展過程中,一開始就重視創新改變以及在穩健的步伐中創新制勝的原則。舉例來說,為了早期面粉、飼料能有最好的質量,統一率先與日本合作,引進了最新的技術與設備。然後又不斷在制造過程中加以改進,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在產品方面,除了不斷提升質量、開發新口味之外,正如林蒼生總裁所說,“由食品擴充到飲料,銷售渠道相同,卻創造了更大的消費量,使業績大幅提升”。而對於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則以掌握市場信息,未來流行趨勢,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為目標,並以關懷消費者的意見與反應,採取引進國外品牌與自行研發開創品牌等多元化的組合策略,促使統一企業不斷地發展出流行的暢銷商品。
本文摘自《台資企業成功秘訣》
雖然台灣屬於海島型的經濟形態,其本身的發展受到天然資源與市場範圍的限制。然而,從一些企業的成長軌迹當中,卻可以發現其成長模型的穩健性與效率性。一個企業在發展中,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其實現過程則必須踏踏實實,逐步突破。這期間,企業本身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都成為推進企業成長升級的關鍵。本書共分為四篇,包括統一企業、金仁寶集團、天仁茗茶、漢鐘精機四個不同行業的企業案例,主要從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