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出現給那個時代平添了無數的可能性,商業領域也從中受到啟發。為了尋求捷徑以適應強勢的資本市場的短期需求,企業決策者們制定了許多只註重短期收益經營模式,而忽視了企業發展的長期目標。高效、高速、註重盈虧這些工業時代的精神商業成為企業作出決策時優先考慮的因素。管理層傳遞給下屬的信息十分明確: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不論採取哪種方式,只管去做,老闆只問結果。於是,下屬們很多時候根本無暇顧及方式。這與工業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給社會帶來的新興意識如出一轍,比如囤積。20 世紀90 年代,生產關系的進步鼓勵的是天才創意和聰明取巧--人們可以借此邁著輕盈的舞步,繞開時代告訴變化過程中可能隨時遇到的阻礙。成功者總是那些舞姿最優美的天才,其他人更是不甘落後、快速起舞。當時的商業經營模式大都強調主動管理和任務管理,並且依賴於甘特圖( 一種圖形化地概述項目活動及其他相關系統進度情況的水平方向的條狀圖。--譯者註) 與項目評審技術( 最早由美國海軍在計劃和控制北極星導彈的研制時提出來,它是一種利用網絡分析制定計劃以及對計劃予以評價的技術。--譯者註)。人力資源的管理顯得非常單調。那個時代的關鍵詞是“績效”(Performance),人力資源部門普遍進行“績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面帶微笑”、“在電話鈴響第三聲時拿起聽筒”--這使得員工按照規定的行為來工作成為了考核重點,因為管理層相信這有助於經營目標的實現。
然而,在此過程中,我們失去了領導力的價值。要扮演管理者角色,就要身先士卒。人們現在已經能夠看清你在整個企業内所起的作用。“想做就做”變得遠遠不夠。正如《甜心先生》中展示的:90 年代末,公衆意識發生了改變,人們開始更關註企業經營的“方式”--對待員工與顧客的方式以及達成經營目標的方式。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這種改變開始觸動它們的底線。1997 年,由於開設在世界各地的工廠内部的惡劣環境,一些企業遭到曝光,“想做就做”的耐克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公關危機。現在,企業的經營“方式”已不再是秘密,人們可以輕易獲取和傳播這類信息。變革已經開始,而迅猛的時代潮流讓這種變革變得異常迫切。世紀之交,繁榮與蕭條自然交替的經濟循環宣告了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想做就做”宣告過時。
變數,一切都充滿了變數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國,它是一幅和諧的、恒定不變的景象,一種我們希望過上完美的生活。我們永遠無法達到這種理想狀態,因為現實世界充滿了變數和不安定的因素。這表明我們的理想國度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這一個真空地帶,我把它叫做變數帶(Certainty Gap) 。
本文摘自《方式決定一切》
在HOW時代,不僅要“放手去做”,更要“正確的做”“遵從規則”已過時,“超越規則”是殺手锏不僅考慮“能夠做”,還要學會“應該做”
安然、AIG、三鹿奶粉、國美等,接二連三的公司醜聞突然間讓我們發現: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可以說,信息技術催生了“透明文化”,同時也宣告了全新的“HOW時代”的到來。
《HOW時代》提出了颠覆性的觀點:
HOW比WHAT更重要 在透明文化盛行的今天,產品和技術(做什麼)極易被複制,而正確的方式(怎樣做)才最具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