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弗裡德曼《紐約時報》評論
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 曾憑借《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幫助無數讀者以嶄新的視角來看待當今的全球化趨勢。多弗•塞德曼也是在這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和普利策獎獲得者的啟發下,在其新書《HOW 時代》中創造性地提出了“方式決定一切”的全新理念。
時隔2 年,托馬斯•弗裡德曼在其最新版《世界是平的》(3.0 版) 中列舉了企業順應全球化趨勢需要遵循的9 項規則,而他明確地將多弗在《How 時代》中提出的核心理念“方式決定一切”列為了第八項規則。不僅如此,在其新書《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Flat,and Crowded) 中,弗裡德曼又一次闡述了21 世紀的企業如何有效地借助“方式”哲學,成為綠色先鋒(Outgreen) 並開展綠色革命,從而在競争激烈中出奇制勝(Outbehave) 。
2008 年10 月15 日,弗裡德曼在《紐約時報》的每週專欄中以《為何方式如此重要》(Why How Matters) 為題對當下的經濟危機作出評論,並指出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人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他寫道:“所以我們必須追溯逝去的傳統價值,即每個人在作出決定的時候,他的商業嗅覺、經驗、智慧和一切的交流溝通都是基於“方式”(How) ,而不是價錢(How much)”。
早在1 年之前,他就曾以《整個世界都在瞧著呢》(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為題,首次向讀者介紹了“方式決定一切”的理念,並闡明了在當下高度聯通透明的世界中,行為“方式”變得格外重要。這兩篇專欄評論引起了讀者的極大反響,被多次轉載。
評論1:整個世界都在瞧著呢
3 年前的一天,我正急著趕去波士頓洛根機場搭飛機,順路買本雜志來看,好打發飛機上的無聊時光。當我就要走到收銀台時,一個女人從另一個方向走來,剛好在我身後( 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但在我剛準備要付錢的時候,那個女人卻大聲嚷嚷起來:“讓開!是我先來的!” 然後,她用惡狠狠的眼神盯著我,說道:“我知道你是誰。”我也不甘示弱,回複道:“抱歉,但的確是我先來的。”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今天,我會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我會說:“女士,真的很抱歉。我站錯地方了,您快到前面去付款吧。要不我來幫您把雜志的錢付了?要不我請你吃頓飯?或者我可以幫你擦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原因是我覺得搞不好這個女人平常會寫博客,說不定她手機上有相機。如果她把這次沖突拍下來,發佈到博客上,再添油加醋,煽風點火地寫上幾句,那麼我那所謂醜陋、無禮、粗野、傲慢的言行舉止將被公之於衆。那可就出大事了!
當人人都擁有自己的博客、MySpace 或Facebook ,那麼人人都是出版者;當人人都擁有帶相機的手機,那麼人人都是小報記者;當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傳到YouTube ,那麼人人都是導演……由此看來,當每個人都變成了出版者、小報記者或導演,其實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也便成為了公衆人物。在當今世界,每個人都是公衆人物。博客空間使全球性讨論的内容變得更加豐富,也使我們中的任何一員都變得前所未有的透明。
這便是多弗•塞德曼新書所要讨論的主題。多弗•塞德曼是LRN(LRN 創建於1994 年,主要為世界一流的大型企業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切實提高管理效率與員工的合規水平。——譯者註) 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總裁,這家公司也因其良好的商業道德享譽全球。這本書被命名為《HOW 時代》,是因為塞德曼認為:在這樣一個透明開放的世界裡,你如何生活,如何開展公司業務變得至關重要。有太多的人能夠清楚地看到你的處事方式,並按照自己的看法隨意地發佈出去。所以,塞德曼強調:在現在這樣一個社會,想要獲得勝利,就必須認清形勢,調整自己的處事方式。
塞德曼寫道:“年輕人必須懂得,個人的聲譽很大程度上來自別人的評價,而一旦這些評價定型,將會很難改變。不管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寫了什麼,都會被歸入電子檔案,不能修改。我所處的時代,人們年輕的時候做過的壞事是不會出現在自己的簡歷裡的。而現在的年輕人,不管他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或是寫了什麼,都會在互聯網上永遠存檔。即便招聘負責人還沒來得及看到你的簡歷,他們也能在Google 上提前了解到你的作為。電子檔案的永久性使得機會變得彌足珍貴。在信息時代,人生不分章節,是一次性的。你不能把自己的一切抛在身後,甚至無處藏匿自己的骨骸。你的過去便是你的現在。”因此,要想在生活裡獲得成功,唯一的方法便是用正確的態度和方式來行事。
在商業領域同樣如此。當公司因行事不當而曝光,靠公關公司請記者吃飯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是記者,他們會讓公司的?聞傳遍世界。這種變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當今時代,你的成果會被很快地複制出售,但你與客戶溝通的方式,你遵守承諾的態度和你採取怎樣的方式與夥伴合作,這些是無法複制的。這些也正是令你的公司脫穎而出的要點。塞德曼寫道,“當人類行為存在差異性、豐富性和全球性,也就創造了可貴的機會,一種使你自己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機會。”
那麼,如何令你脫穎而出呢?塞德曼寫道,密歇根州的一家醫院要求醫生在自己犯錯的時候主動向患者道歉,從而大大降低了這家醫院的投訴數量;在得克薩斯州,一家大型自動化代理公司,允許維修工自由支配資金,只要是工作需要,結果公司的成本大大降低,而客戶滿意度明顯升高;紐約的一家街頭甜甜圈快餐店,採用自助式購買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從而贏得了許多回頭客……
他寫道:“我們不是住在玻璃房子裡( 房子可是有牆的);我們生活在顯微鏡下,完全暴露在衆目睽睽之下。”所以說,不管你是賣汽車的還是賣報紙的,或你只是在路邊買一份報紙,都請註意自己的態度和方式。採用怎樣的方式去建立信任、協同合作、領導團隊,甚至是說對不起的方式,都非常重要。你做不做,如何做都將成為衆人觀察的對象,整個世界都在瞧著呢。
評論2:為何方式如此重要
有個朋友總是跟我說,如果你從80 層高的樓跳下來,前79 層你都會覺得自己是在飛,只有跌落在地上的那一刻才是致命一擊。每當我想起美國金融服務業所經歷的高速發展、泡沫經濟到最後的破敗,我總是能想到這一幕景象。我們以為自己在飛,實際上才剛剛跌入谷底。萬有引力定律從未失效過。現在,美國夢已經變質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幻想著不給錢就能住房。而清教徒勤儉節約的人生信條依然重要。目前的情況是,中國人比美國人更懂得勤勉奮鬥,這點讓我很痛心。
這次的金融危機如同我們所經歷的所有危機一樣,都有著深層的誘因,那就是信用的缺失,但從本質上來說,這並不複雜。我們並沒有遵循借出與借入的最基本的規則——貸方和貸款人之間應該對貸款人是否有能力償還貸款負責。相反,我們陷入了目前這樣一種境地——貸方和貸款人在賬單到期之前不露面不交流。
這次金融危機,除了那些極度貧困的人之外,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應該對此負責。我們每個人都與此息息相關。要想擺脫此類困境,我們必須回歸最基本的行為規則,這也是為什麼我反複閱讀《HOW 時代》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的作者多弗•塞德曼是LRN 公司的執行總裁,而這家公司也因其良好的商業道德享譽全球。
塞德曼的基本觀點是,在這個信息發達超級透明的世界裡,做事的方式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人們能觀察到你是如何做事的,也被你做事的方式所影響。當然,他們也可以把你的一切發佈在互聯網上,毫無限制也沒有花費。
塞德曼告訴我們:“在這個高度聯通的世界裡,國家、政府和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的特點也就是他們的做事方式,如何恪守諾言,如何作出決策,如何運轉内部事宜,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建立信任,如何與客戶,與大環境、與所在社區建立良好的聯系,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我們往往會忽視方式的重要性。表面上看起來,我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了,而實際上,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從前的世界是這樣的:如果你想貸款買房,你需要向銀行提供真實的收入憑證和信用記錄。而現在,如果你向銀行申請貸款,他才不管你有沒有償還能力,他們會把你的貸款打包賣給金融打包公司,然後分割成債券,賣給像冰島這樣的國家銀行。
現在的銀行不在乎如何處理你的貸款,因為他們只不過是把你的貸款交給打包公司處理;投資銀行也不在乎怎麼打包你的貸款,因為他們只在乎打包處理你的貸款會給銀行帶來豐厚的利潤;信用評估公司也不在乎怎麼處理你的貸款,因為他們有太多的資產要評估,何必對個人貸款查得太嚴呢;冰島的銀行不在乎如何處理你的貸款,因為他們覺得每家銀行都在收取這樣的資產,而且利潤豐厚,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宗旨是:‘瑞銀與您,環球夥伴,同步一心’。而實際上,我們塑造出來的世界卻是‘異步異心’,從價值觀層面上來講,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非常松散。”塞德曼說道,“華爾街沒有在努力進取這一價值觀上做投資,而這一價值觀的重要性就在於它使商業公司能夠正確地衡量自己並產生新的創意。”而實際情況卻是,華爾街只不過是在做金錢投機生意。“這樣看來,那些聰明的執行總裁們並不知道他們那些聰明的手下到底在玩兒什麼鬼把戲。”
查爾斯•馬凱(Charles Mackay) 曾有一本關於金融危機的經典之作《異常流行幻象與群衆瘋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這篇文章於1841 年在倫敦首次發表。書中說道:“金錢通常是?起大衆幻象的罪魁禍首。即便是具有清醒謹慎作風的民族也會頓時就成瘋狂的賭徒,冒著極大的風險,只為能換回一張張鈔票。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追蹤歷史上重大的全民性癫狂事件。衆所週知,人類是群體性思考的動物,會發生集體性的癫狂。而治愈的過程卻是緩慢的,人們清醒的過程是個體性的。”
所以,美國經濟的恢複靠美國的每一位民衆。我們需要回歸從前的處事方式,也就是說,我們要以商業準則和經驗為基礎作決策,謹慎,明晰,註重交流與方式,重視質量而非數量。
本文摘自《方式決定一切》
在HOW時代,不僅要“放手去做”,更要“正確的做”“遵從規則”已過時,“超越規則”是殺手锏不僅考慮“能夠做”,還要學會“應該做”
安然、AIG、三鹿奶粉、國美等,接二連三的公司醜聞突然間讓我們發現: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可以說,信息技術催生了“透明文化”,同時也宣告了全新的“HOW時代”的到來。
《HOW時代》提出了颠覆性的觀點:
HOW比WHAT更重要 在透明文化盛行的今天,產品和技術(做什麼)極易被複制,而正確的方式(怎樣做)才最具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