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牌油條:入鄉隨俗賣早餐(2)

2014-09-16 08:00:12

    在得知“洋油條”上市的確切時間後,一些好奇的嘗鮮者趕到肯德基餐廳,特意買了油條還搭配了一杯百事可樂。喝可樂下油條,這種“土洋混搭”風味的吃法實在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地球人都知道,炸好的油條,用郭德剛相聲裡的詞來形容是“尺把長、金黃色,一戳能立起來,嚼在嘴裡香脆”。但當第一位顧客張小姐接過油條時,發現油條被肯德基“招安”後,身形變矮變胖了,吃起來不像是油條。張小姐咬上一口後蹦出了這樣一句評價,“跟傳統油條差別很大,沒有那種松脆的感覺,還有點甜,像個炸過的面包”。

    但這並沒有影響顧客的熱捧,這其中除了有嘗鮮的心理外,“不含明礬”成為它最大的賣點。街頭傳統的油條之所以入口香脆是因為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可以使油條膨松的明礬,但添加明礬容易造成鋁超標,如果經常食用,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肯德基的油條保持了油條的傳統造型和外酥内軟的口感,但沒有添加明礬,比我們平時吃到的油條更衛生更安全。”一位肯德基的工作人員如此介紹新產品。

    “接下來就等著肯德基賣豆漿了。興許以後,肯德基還會出現包子、春卷,或者窩窩頭和臭豆腐也說不定呢!”在大發品嘗的心得後,有人如此調侃,“要是麥當勞出大餅的話,那和肯德基的油條就是絕配了。”

    “只要消費者有需求,肯德基早餐還會陸續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產品。”對於外界的各種評論,中國肯德基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中國人素有早餐喝粥的習慣。據此,肯德基特別為中國消費者度身定制了“海鮮蛋花粥”、“香菇雞肉粥”兩款花式早餐。考慮到消費者對早餐的營養要求,又專門研發了含有雞蛋的芝士蛋堡、香脆營養的薯棒,並特別配牛奶、果汁和港式奶茶等,組成一個中西合璧的早餐系列。

    “只要消費者喜歡,我們就堅持下去。因為消費者是企業生存的唯一條件。”蘇敬轼是百勝餐飲中國化的堅決推動者。“在中國,肯德基新產品的比例已經超過40%,尤其單獨提供的營養早餐,全球都沒有先例。”

    不知是否是“入鄉隨俗”,為了徵服中國人的胃,其他一些知名的洋快餐品牌也煞費苦心,不斷有類似融合中國元素的舉動。中國人說,“人是鐵,飯是鋼”,2005年開始,賣炸雞出身的德克士開始賣米飯類食品;國人普遍認為“姜湯能驅寒”,為此,2007年冬天,麥當勞開始在中國賣“姜蜜”熱飲。

    的確,管你是國際老大還是世界五百強,在中國市場不學好“中國功夫”照樣把你拉下馬,百度和Google就是這樣典型的例子。曾經領先的Google悠然地睡了一覺,醒來後發現,土生土長的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方面已經遠遠超越自己了。

    遊蕩在街頭的普通油條,商業價值被跨國公司再次放大,而中國本土的餐飲業卻未能搶占商機。又一次“跨國婚姻”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洋快餐本土化敢叫“天價”背後的王牌何在?

    以山德士上校的名義 油條賣三元?

    洋餐廳開始賣中國油條了。此前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肯德基“安心油條”,終於以三元一根的價格正式登陸中國市場。遊蕩在街頭的普通油條“混”進洋餐廳就一下子就成了“貴客”,司空見慣的油條商業價值被跨國公司再次放大,而中國本土的餐飲業卻未能搶占商機。這讓很多消費者反應不一。

    在產品未上市前,某知名網站曾在網上做了一個民意調查,結果有近半數網友表示支持這樣的“跨國婚姻”,反對者不到14%。其中引起最大争議的就是洋油條的價格。

    

本文摘自《肯德基——中國式進化》


   本書作者在持續8年對肯德基的觀察、報道、研究的基礎上,記叙了肯德基自1987年進入中國後22年的發展歷程,從團隊、供應鍊、拓展戰略、產品、服務、危機處理、企業文化等各個角度剖析了肯德基在中國成功的深層次原因,記錄了肯德基中國進化的全軌迹,點明了跨國企業在中國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本土化。這既是一部企業發展史,也是一套企業成功經營管理的操作準則。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