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997年,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從百事可樂公司分離出來,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餐飲公司-Tricon全球餐飲集團。此後,更名為YUM(百勝)。肯德基第四代圖文標識也正式面世。1998年,肯德基全球第10 000家餐廳在北京開業。2000年,肯德基中國地區第一家“不從零開始”的特許經營加盟店在常州溧陽市正式授權轉交。11月28日,肯德基在中國的連鎖餐飲企業中第一個突破門店400家,創國際快餐連鎖業在中國開店數的之最。
在1995年到21世紀初的數年間,中國肯德基不斷深入了解中國社會和市場,逐步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同時深化在東部沿海地區的戰略輪廓,完成了北至哈爾濱,東至舟山群島,南至海南三亞的市場佈局。
現在看來,肯德基在中國的成長歷程充分反映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東部沿海的大城市紮根,到90年代開始西進,和絕大部分的外企消費品公司一樣,肯德基在市場滲透的時間及次序先後安排上基本選擇了由東至西的規律。到2006年年底,除西藏外,肯德基餐廳已進入全國所有的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基本上完成了“從東至西”的大城市戰略佈局。
由點連成面 肯德基佈局中西部
每當肯德基新進入一個省或自治區時,幾乎都會把第一家餐廳開在省會城市,這些城市的人口較多,經濟較富裕,相關的配套設施也較完善。第一家門店開張後,肯德基就會緊鑼密鼓地在同一城市及其週邊的大城市陸續開出新店,以盡快形成一個“面”或一個“群”。
20世紀90年代後,肯德基採用這個策略一鼓作氣,連續在上海、杭州、青島、南京、廣州、蘇州、無錫、天津、福州、沈陽、西安、成都、武漢、深圳、哈爾濱等地成立了20多家有限公司。每一個新的大城市所在的公司就是一個新的“圓心”,圍繞著這個圓心,肯德基餐廳會四面八方地蔓延到地、市、區。
肯德基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進入一個新省,一般會同時進入幾個大城市,使新市場滲透的速度倍增。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向大城市以外擴展必將拉長供應鍊,如果新餐廳與最近的一個肯德基物流倉庫距離較遠,卡車運貨來回需耗時一天以上時,肯德基就會在首家餐廳開張前另辟一個新物流倉庫,地點通常會是在一個大城市的郊區,靠近主要公路幹道,以節省成本及卡車進出城所需時間。
如此,當兩個、數個或數十個“面”透過大城市間的公路網及共享的物流倉庫、運輸車隊及供應鍊被串聯起來成為一個配銷網絡時,面與面之間的覆蓋與銜接就完成了。
與肯德基遍地開花的戰略不同的是,麥當勞在中國的擴展顯得頗為節制,它依然把自己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最重要的幾個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1999年,麥當勞在北京有60多家門店,在上海也有將近50家,兩地占到了全國370家連鎖店總數的四分之一。當時,很多中國的其他城市都希望國際五百強企業麥當勞進駐,但謹慎的麥當勞卻始終把自己的市場局限在幾個主要的大城市。直到近兩年,在中國蟄伏許久的麥當勞才忽然醒悟,逐漸把觸角伸到西南、西北、中原地區的一些二線城市。
本文摘自《肯德基——中國式進化》
本書作者在持續8年對肯德基的觀察、報道、研究的基礎上,記叙了肯德基自1987年進入中國後22年的發展歷程,從團隊、供應鍊、拓展戰略、產品、服務、危機處理、企業文化等各個角度剖析了肯德基在中國成功的深層次原因,記錄了肯德基中國進化的全軌迹,點明了跨國企業在中國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本土化。這既是一部企業發展史,也是一套企業成功經營管理的操作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