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的中國掌門:蘇敬轼(6)

2014-09-16 22:59:10

    從資料中獲悉,怡和集團從1993年就開始經營中國華南地區的必勝客餐廳。“怡和集團非常強大,不太好惹,但蘇敬轼的堅持和強勢最終還是把它拿下來了。”10年之約屆滿後的2004年5月,中國百勝叫停了必勝客在中國的所有加盟業務,並將怡和集團“擠”出了中國内地,後者只能鎮守尚保留的台灣、香港和夏威夷的必勝客業務。

    其實,除了怡和集團外,早在1996年,百勝就在香港發動了一場“革命”,與太古集團中斷了合作-後者在1985年以特許經營方式拿下了肯德基在香港的發展權。“在香港,肯德基是落後於對手麥當勞的。現在經營者不一樣了,我想在未來幾年,肯德基在香港的店鋪數量會翻一番。”蘇敬轼自信地表示。

    強勢的領導者 重整中國市場

    擔任在中國450多座城市擁有2 000多家肯德基、380多家必勝客的中國百勝的掌門人,實在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中國百勝的一位高層透露說,蘇敬轼只要在工作狀態,總是精神抖擻,以高效率著稱,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内部溝通基本實現電子化,而“給蘇總發電郵,總是能很快得到回複”。

    無論對待下屬、供應商還是談判的競争對手,蘇敬轼總像個友善的傾聽者。然而,另一方面,百勝中國卻極富擴張性地顯示著他的徵服欲。

    蘇敬轼的作風相當硬朗,不妥協是他的一貫風格。據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内部員工透露,蘇敬轼是一位相當強勢的領導者,内部委員會讨論出來的一些結果常常被他一票否決。並且他個人精通英、德、日等多種語言,在中國百勝餐飲集團的一場境外官司中,他甚至親自撰寫訴狀,而且非常專業。

    盡管中國百勝餐飲集團有專門的市場人員負責調研,但為了更好地直接了解消費者的口味,蘇敬轼偶爾也會去街頭的餐廳轉悠。他很明白一個事實,肯德基剛進入中國時,可以直接將國外的產品拿進來,但在中國市場成長了十幾年之後,消費者會有自己的需求,“肯德基要盡可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要,這種需要還包括潛在需要”。

    2002年,百勝在中國的肯德基和必勝客業務進入高速發展期,但百勝全球餐飲集團旗下的五大品牌在中國發展的卻只有兩個。面對這樣的市場和現狀,蘇敬轼是不滿足的,於是他開始跟美國總部溝通,籌劃在中國引進塔可鐘(Tacobell)品牌。哪知蘇敬轼此言一出,總部的“老外們”反對聲四起,在他們的概念裡:塔可鐘這一墨西哥風味的快餐餐廳在美國之外是很難生存的,因為食品風格不太容易被接受,而且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亞已有敗走麥城的前車之鑒。

    

本文摘自《肯德基——中國式進化》


   本書作者在持續8年對肯德基的觀察、報道、研究的基礎上,記叙了肯德基自1987年進入中國後22年的發展歷程,從團隊、供應鍊、拓展戰略、產品、服務、危機處理、企業文化等各個角度剖析了肯德基在中國成功的深層次原因,記錄了肯德基中國進化的全軌迹,點明了跨國企業在中國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本土化。這既是一部企業發展史,也是一套企業成功經營管理的操作準則。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