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拼命工作的原動力就是隨著環境的

2014-09-18 17:44:34

    變遷而來的

    2007年7月22日,中央電視台《名人面對面》節目訪談。

    語錄解讀

    李嘉誠走上經商這條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環境所迫。他在回答記者的採訪時說:“從哲學的角度上講,事物都是發展的。人的志向是從兒時的幻想演變到對以後成長中的實際情況的想法,也是一個縱向發展的過程,這其實涉及兩個環境:其一是自己的理想所造就的;其二是現實生活所給你的。這兩個環境是你無法抗拒的。它們相互鬥争的過程,也是磨練意志的過程。就拿我自己來說,童年的時候,父親教育我要學習禮儀或遵守諾言。而我呢,也受到父親的熏陶,自小就很喜歡念書,而且很有上進心。那時候,我就暗暗地發誓,要像父親一樣做一名桃李滿天下的博學多知的教師。但是由於環境的改變,貧困生活迫使我孕育一股更為強烈的鬥志,就是要賺錢。可以說,我拼命工作的原動力就是隨著環境的變遷而來的。”

    李嘉誠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兩年後,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辍學,走上社會謀生。他從底層做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22歲時,用四處借來的5萬港元創辦了自己的塑料廠,並將它命名為長江塑料廠。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獨到的眼光和精明的開發策略,使長江塑料廠很快成為香港的一大地產發展和投資實業公司。當長江實業(集團)公司於1972年上市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脫穎而出。

本文摘自《深度解讀李嘉誠的創業故事》


   他被譽為頂級地產商和零售商,他經營著世界最大的港口,壟斷著面向内地的輸電線,他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他從制造業到地產業、再到港口業、電信業,隨後又進入零售業、互聯網行業。盡管他在每一個行業都屬於後來者,但他不斷地超越自己和前人,最終成為每一個行業中的數一數二的人物。他統領的和記黃埔集團,被美國《商業週刊》、《財富》雜志譽為“全球最賺錢的企業”。他就是李嘉誠,叱咤商海半個多世紀的“全球最佳企業家”。  本書從創業精神、經商與做人、團隊建設與人才使用、管理藝術、戰略決策、投資與資本運營、社會責任等七個方面收錄了李嘉誠的精彩語錄,原汁原味地奉獻給讀者,並以李嘉誠的創業故事為實例進行深度解讀,希望讀者在閱讀經典語錄時,不僅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心靈上的溝通,更能夠領悟到語錄背後深層次的内涵。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