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兵 形——加勒比海船長的故事

2014-09-18 19:59:46

    說完醫生,下面登台第二個例子,關於英勇船長的故事。

    話說有3個遠近聞名的船長,個個經驗豐富,對海洋、救險、氣象、航海等都有自己的一套。但究竟誰是當世最英勇傑出的船長?為了這個定論,人們決定讓他們比一比:“為了公平,任務相同,送我們到大洋彼岸。”

    先說第一個船長,據說從前是加勒比海盜出身,勇猛異常。什麼驚險沒見過,什麼風浪沒遇過:“我是加勒比船長我怕誰!所以,不就是帶你們過去嘛,小事一樁,出航。”

    沒多久,也許任務格外眷顧加勒比船長,為了讓他顯顯身手,風浪來了。這風浪甚大,也許換了別人,肯定栽了。只見大船左傾右倒、前後搖擺,滿船的人都趴下了,唯有我們的加勒比船長,充分發揚了老到的海戰技巧,任風大雨大都不怕。只見他從桅桿上忽左忽右,場面驚心動魄,頗有危難之際,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的味道,令人贊歎折服。

    當然,有這樣的船長,海難是很難發生的,一船人最終化險為夷,平安靠岸,加勒比船長不辱使命。有人評價,刺激指數五星,安全指數二星。

    接下來第二個船長上場,這位船長是土生土長的歐洲血統,因為家族是航海世家,所以航海技能了得。不過這人有個毛病,愛磨蹭,每次航海前都要準備半天,什麼救生船、救生衣、備用救生圈、指南針、糧食、飲用水……總之,凡是海難中有用的,他都喜歡多備一份。

    要說準備這麼全面,再不遇上點風浪,老天都有些對不起人。所以,在歐裔船長的航線上,海浪來了。不過,各位要遺憾的是,因為這位仁兄準備得太充分了,風浪來了,卻也有驚無險,人家一切應付自如,加勒比大片最終沒有如期上映。

    對此,有後人評價,刺激指數四星,安全指數四星。

    現在說說第三位船長,這位船長身世非常傳奇,據說祖上是東方人,很早前祖輩就跟著東方的遠徵軍幾乎繞了大半個地球,也不殖民、登岸就送禮。遠徵軍前前後後沿著海轉過7次。其中一次,一艘大船神秘失蹤,後來有幸存者在當地活了下來,並成為當地有名的傑出船長,也就是第三位船長的世家。

    也許正因為這樣不同的經歷,我們的東方船長,思維另類,他仔細研究了這次航海任務,沒多久,作出了驚人之舉,轉船頭、改航線。幾百年來人們都走的路他不走,非要另辟蹊徑。

    不管怎麼樣,東方船長出航了,而且這一出航,竟然無驚無險,一起錨,一放錨,到港了。你問船上乘客有什麼刺激,肯定失望,刺激指數一星,安全指數五星。

    船長航行不是導演拍大片,坐在影院裡看大片越刺激越好。但坐在船裡,想必應該安全第一。你要是導演,首推加勒比船長,將來拍個大片,叫個《加勒比海盜》,幫他揚揚名,肯定大賺票房。但如果你是乘客,我勸你還是選擇東方船長,人家才叫酷。雖然人家不像第一位,沒有精湛表演,也沒有成誰心目中的救命大英雄。但人家的船最安全,好像這才更接近航海出行的本質。

    問題很清楚,套用孫聖人的語氣做個總結。真正一流的船長,是那些一輩子平平安安、沒遇過大風大浪的人,他們沒有名氣,沒有傳奇,更沒有驚人壯舉。相反,一流的船長,肯定不是加勒比船長。因為孫聖人說了: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啊!

本文摘自《孫子兵法說什麼——回歸中的商業反思》


   本書是《孫子兵法》領域乃至中國經典著述中的一次重大創新。這裡沒有一句文言翻譯,而是徹底的白話講解,從《始計》至《用間》,是一本人人能懂的《孫子兵法》;這裡不效仿兵法原則的簡單提煉,而是一切強調體系,從邏輯體系出發,讓每段、每篇融入整體,將《孫子兵法》的全貌一一展現給讀者;這裡沒有人雲亦雲,而是對公認的兵法成果進行了重新定義,提出了“實力論”、“人情世故”、“美德傳承”等新觀點、新主張。
  本書在文字風格上進行了徹底革新,繼承後現代風格,案例表述大膽出位,從“PK平衡記分卡”、“巨人前傳”、“哈利波特的奇迹”,到“偉大的路易斯安那並購案”、“偉大的CEO精神”,從兵法到商業,由物及人,引領了一場中國式的商業反思!
  尤為重要的是,本書處處強調人的作用,提煉人性的價值,第一次將幾千年來《孫子兵法》中隐秘的人性精神錘煉提升。誠如作者所說,“還原一位真孫武,寫一本人人能懂的《孫子兵法》”。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