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謀 攻——老闆的大忌(2)

2014-09-18 22:28:11

    到處犯大忌,下面的結果就不用說了,那就是“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偶然多了,就是某種必然了,再說第二個故事。這次主人公換成了美國老闆。人換了,但問題性質沒有換。要說這個美國老闆絕對是個有優秀品質的人:第一,有原則;第二,很勤奮。說他有原則,表現在他嘴邊的習慣用語:模型!業務模型不能變!必須照模型辦!勤奮表現在:隔海遙控大陸業務,所有部署見郵件。而且寫郵件之多,回郵件之快,直追光速。

    模型沒錯,但模型是美國業務實驗室的成果,拿到中國水土不服,必須變!於是銷售總監、技術總監、運營總監聯名上書,但因為老闆有原則,所以結果無效!

    美國老闆心想,模型沒問題,美國能行,中國就能行,不能變。你們說不行,原因只有一個,你們能力不夠!不用心!如果能力不夠還不用心那就幹脆換人!哎,可憐了一批批忠義之士,不知辜負了多少有志青年。沒辦法,下邊的人也不知道怎麼辦了,每天只能猜測度日,這就應了“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軍士惑矣。”

    好一個模型啊!不過,美國老闆優點不止這一個,再說說勤奮。大家都是知道管理這東西深奧。對人性的管理講究互動、溝通,一個簡單的談話,僅看看對方的語氣、神態、動作就有很大學問,僅靠郵件行嗎?你的速度再快,内容再多,也捉摸不透人心啊。既然捉摸不透,就趁早防微杜漸,請個本土化的老總管管。可美國老闆就好勤勉,就好遠徵遙控,節儉得很。

    於是方式決定了結果,郵件註定了無知。既然無知就談不上知人善任,就難免任人唯親,於是公司裡誰的話都聽,就沒人聽主管的。正所謂,“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哎,亂了!“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董事長的問題交代清楚了,我們再為身邊的孩子讨讨公道。

    有人問這和孩子有什麼關系?當然有關系,家長好比董事長,孩子好比軍和將。要知道家長也都當過孩子,總以自己的童年理解現在的孩子,但真能理解嗎?時代變了,從前的孩子崇拜領袖,現在變成了追明星、做粉絲;從前孩子和兄弟姐妹玩,和鄰裡小夥玩,現在只能和“不三不四”玩,和電腦遊戲玩。兩個字:變了。

    可惜人資格老了,當了家長,就都以為自己是個領導了,於是開始批判地考慮問題:什麼追星,那是不求上進!什麼遊戲,那是玩物喪志!為了我的老有所養,也為了你的前途大業,你必須學鋼琴、學繪畫、學舞蹈……可孩子只說了一句話:我想玩一會兒。

    可憐現在的孩子,但更可憐現在的家長。細細想,對孩子、對他們的世界,我們真的知多少?如果不知,那不正是“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

    老闆犯錯誤,下面人會想:你這麼能,就自己做吧,累死也不關我的事,無所謂!家長犯錯誤,孩子想:你全對、我不對,你說你的、我幹我的,自暴自棄。這時候,公司亂了,家教亂了,當所有人都無所謂的時候,“亂軍引勝”來了。

    所以,無論是老闆還是家長,看到有人無所謂了、有人自暴自棄了,就該想想,也許他們沒錯,錯的是我們犯了大忌。

本文摘自《孫子兵法說什麼——回歸中的商業反思》


   本書是《孫子兵法》領域乃至中國經典著述中的一次重大創新。這裡沒有一句文言翻譯,而是徹底的白話講解,從《始計》至《用間》,是一本人人能懂的《孫子兵法》;這裡不效仿兵法原則的簡單提煉,而是一切強調體系,從邏輯體系出發,讓每段、每篇融入整體,將《孫子兵法》的全貌一一展現給讀者;這裡沒有人雲亦雲,而是對公認的兵法成果進行了重新定義,提出了“實力論”、“人情世故”、“美德傳承”等新觀點、新主張。
  本書在文字風格上進行了徹底革新,繼承後現代風格,案例表述大膽出位,從“PK平衡記分卡”、“巨人前傳”、“哈利波特的奇迹”,到“偉大的路易斯安那並購案”、“偉大的CEO精神”,從兵法到商業,由物及人,引領了一場中國式的商業反思!
  尤為重要的是,本書處處強調人的作用,提煉人性的價值,第一次將幾千年來《孫子兵法》中隐秘的人性精神錘煉提升。誠如作者所說,“還原一位真孫武,寫一本人人能懂的《孫子兵法》”。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