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德並重,構建和諧的管理體系(3)

2014-09-21 23:26:05

    有本之木保安康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朱熹《觀書有感》一詩中的句子,說的是人的思想因為讀書而不斷充實、更新和充滿活力。在管理活動中,因權宜之計而給予的恩惠不會長久,就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樣缺乏長遠發展的根本,只有建立在德之基礎上的恩才會源遠流長、才會有長久的保障。

    北魏時期,崔浩和高允兩個人奉命撰寫北魏的國史《國書》。由於二人尊重事實、秉筆直書,從而得罪了不少的鮮卑貴族,於是這些貴族們就向太武帝拓跋焘進讒言。拓跋焘盛怒之下下令逮捕了崔浩,接下來又要逮捕高允。太武帝的兒子太子拓跋晃與高允曾有師生之誼,為了搭救老師,太子就對拓跋焘解釋說:“高允一向做事謹慎,而且地位卑賤,《國書》中的一切都是崔浩寫的,與高允無關,所以請求您赦免高允死罪吧。”

    拓跋焘問高允:“《國書》果真都是崔浩一個人寫的嗎?”高允知道太子把所有的事都推到崔浩頭上是想保護自己,但他還是如實地回答:“我寫的比崔浩還多呢!”拓跋焘大怒道:“既然你比崔浩寫的還多,那你的罪就比他還大了,我怎麼能赦免你的死罪呢!”太子慌忙說:“我以前問過他這件事,都說是崔浩一個人寫的,現在他語無倫次,一定是皇上您把他吓壞了,他只是個小官兒啊!”

    拓跋焘又問高允:“真的像太子說的那樣嗎?”高允不慌不忙地說:“太子因為我長期給他講書而不想讓我死,但我的罪過確實非常大,應該滅族。盡管這樣,我也不能說假話來騙皇上。太子從沒問過我,我也不能把所有的罪都推到崔浩身上。”拓跋焘對太子說:“高允甯死也不願意說假話欺騙皇帝,這就是正直啊,這就是忠臣啊!”於是赦免了高允。

    我們試想,如果不是拓跋焘感於高允的正直忠貞而赦免了他,而是因為太子說情、高允說假話蒙騙過關,說不定哪天還會舊事重提、新賬老賬一起算呢。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是這樣,一個企業也是如此。一家網絡公司的技術總監想改變一下工作環境而辭職,他來到另外一家大型網絡公司應聘。對他面試的是該公司負責技術方面的副總裁,副總裁對他說:“我們歡迎你到我公司來,我聽說你以前所在的公司正在著手開發一個新的軟件,我們公司也在策劃這方面的工作,能否透露一些你原來公司的情況?你知道這對我們很重要,這也是我們高薪招聘你的主要原因。”這位總監卻說:“我希望得到這份工作,但你們問我的問題很讓我失望,看來我也要讓你們失望了。對不起,我有義務忠誠於我原來的公司,即使我離開了,我也有義務這樣做。與獲得一份工作相比,我認為品德最重要。”

    過了幾天,他收到了這家公司的一封來信,信上寫道:“你被錄用了,不僅僅因為你的專業能力,更因為你信守忠誠!”

    不立危牆之下

    古語雲:“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無論是對於管理者來說還是對於被管理者而言,無德之恩都是一堵危牆,時刻都有傾覆的危險。

    

本文摘自《管人要靠恩威德》


   每個管理者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著“恩、威、德”這三種管理手段。
本書以幽默的語言,機智的筆調,豐富生動的歷史典故。精當地诠釋了“恩、威、德”在管理中的實踐方式。
作者結合中國本土管理實踐和西方現代管理科學,提出“適度管理”的理念:管理沒有最好,但卻可以有效地防止最壞;你的管理是可以不斷優化的。
讀完本書。可以幫助你:
◎明晰恩、威、德在管理中各自的功能;
◎理解恩、威、德三者在管理中的相互關系;
◎全面把握各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及其優劣長短;
◎評估自身的管理狀態,找到最適合你的管理方式。
◎擺脫壞的管理方式.挖掘潛在管理能量,使管理資源配置優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