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威能生恩樹德,亦能寡恩壞德(1)

2014-09-22 08:42:07

    第二節 威能生恩樹德,亦能寡恩壞德

    兔子說:當無路可逃的時候,

    俺的牙也不只會啃草哦?

    1?威能生恩,亦能寡恩

    威之所以能生恩,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威能夠通過強制力對資源進行分配和再分配。

    馬太效應的初級階段

    有一則廣告:“難言之隐,一洗了之”,這種“一洗了之”的東西,出自一個叫作“恩威”的品牌。細細尋思,覺得這個品牌非常有意思--對於有“難言之隐”的人,“一洗了之”當然就是施恩了,而對於造成難言之隐的細菌,自然就是施威了,因此,這“一洗了之”,深刻揭示了威能生恩的深刻哲理。

    《聖經》中“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這樣一則寓言:主人要出國旅遊了,就叫了仆人來,按照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兩千、一個給了一千。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兩千的,也照樣另賺了兩千;但那領一千的,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起來。過了許久,主人旅遊歸來,和他們算賬。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銀子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我會把許多事派你管理,你可以享受做主人的快樂。”那領兩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兩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兩千。”主人說:“好,你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我也會把許多事派你管理,你可以享受做主人的快樂。”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因為害怕,就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了。請看,你的銀子還在這裡。”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仆人,你應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還可以連本帶利收回。”於是,主人一把奪過他這一千銀子來,給了那有一萬銀子的仆從。

    就如同那位主人的銀子一樣,恩在本質上只是一種稀缺資源,或者說是一種物質或精神方面的利益。但是,這種資源和利益有一個前提,就是它必須是管理者所給予的才能稱之為恩。正因為這種資源稀缺,這種物質和精神的利益並不是誰都能夠得到的,當管理者把這種資源和利益全部或大部分給予某個特定的被管理者時,就意味著其他被管理者暫時失去了擁有或大部分擁有這一資源和利益的機會,就意味著其他被管理者利益的暫時被強行剝奪。為什麼說是“暫時”呢?因為,當那個特定的被管理者在管理者看來不再重要時,那種資源和利益就會被重新分配。

    呵呵,讀著挺繞口是吧?舉個例子說吧,皇帝後宮佳麗三千,而皇後或被皇帝所寵愛的,在一段時期之内卻只能有一人或幾個,立一個皇後或寵幸某一個嫔妃,就意味著其他兩千九百九十九人暫時被剝奪了立為皇後或被寵幸的機會。對於皇後和被寵幸者而言,皇帝的威給她帶來了恩,於是“三千寵愛於一身”,於是“春風拂檻露華濃”,於是“?外春深賜錦袍”。而對於其他不被寵幸的皇宮佳麗們,也自然就“玉顔不及寒鴉色”了。美麗的宮女們都不如那皇帝屋頂上的烏鴉,因為烏鴉還能得到皇帝一兩瞥的顧盼。但是,皇帝的愛是多變的,說不定哪天老皇後被皇帝廢了又重新立一個新皇後,原來得寵的人失寵,皇帝又會寵幸新的嫔妃。此時,錦袍所賜予的對象也就自然會發生變化,失寵者原有的利益就會被剝奪,甚至還會死得很慘。這就是威能寡恩。

    

本文摘自《管人要靠恩威德》


   每個管理者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著“恩、威、德”這三種管理手段。
本書以幽默的語言,機智的筆調,豐富生動的歷史典故。精當地诠釋了“恩、威、德”在管理中的實踐方式。
作者結合中國本土管理實踐和西方現代管理科學,提出“適度管理”的理念:管理沒有最好,但卻可以有效地防止最壞;你的管理是可以不斷優化的。
讀完本書。可以幫助你:
◎明晰恩、威、德在管理中各自的功能;
◎理解恩、威、德三者在管理中的相互關系;
◎全面把握各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及其優劣長短;
◎評估自身的管理狀態,找到最適合你的管理方式。
◎擺脫壞的管理方式.挖掘潛在管理能量,使管理資源配置優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