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德--管理的情感基礎(2)

2014-09-22 11:11:26

    在管理活動中,德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者以自身的品行感召他人、德範天下。二是管理者通過向被管理者灌輸一定的道德觀念使被管理者自我管理、使被管理者之間互相約束。我們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一方面說的是管理者要有德,要誠意、正心、修身、施德,施仁政;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被管理者的“德育”、教化,創造出一種有利於管理活動實施的社會氛圍或組織文化。

    1?招之即來,來之能用

    “高級木桶理論”認為,任何人都有優點和長處,因而任何人也都是有用之材,關鍵是要用人之長,避人之短。

    德是吸鐵石

    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曹操在宴長江揮槊賦詩時也唱道:“山不厭高,水不厭深,週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是不是週公姑且不論,但他“一日三吐哺”的求賢若渴精神,卻比週公並不遜色。官渡之戰進入關鍵時刻,袁紹的謀士許攸探聽到曹操缺糧的情報,向袁紹獻計,勸他派一支人馬,繞過官渡,偷襲許都。袁紹不聽,說:“我非先打敗曹操不可。”恰在這時,許攸家裡有人犯了法,全家悉數被抓。許攸聽了大怒,就去投奔曹操。曹操聽說許攸來投,高興得來不及穿鞋,赤著腳就跑出來迎接,拍手鼓掌道:“你這麼遠跑來,我的大事可以成功了。”曹操採納了許攸的計策,燒了袁紹設於烏巢的糧草,一舉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

    由此我們看出,有德的管理者,就像是吸鐵石一樣,能夠把人才吸附在自己的週圍,無德的管理者,往往會使人心離散,最後落得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中有這樣的一段對話:齊宣王問孟子:“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有什麼樣的德才可以行王道統一天下呢?)孟子說“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孟子“保民而王”的觀點,充分說明了德在形成一個領導者乃至一個國家凝聚力方面所發揮的重大作用。

    人們常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裡所說的“道”,就是指管理者的德,而德會像吸鐵石一樣把人心緊緊吸附在管理者週圍,並使他們安心為管理者效力。

    《左傳》中有個《曹刿論戰》的故事,曹刿問魯莊公:“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面對齊國的進攻,曹刿清醒地認識到,靠小恩小惠和乞求神靈都是不管用的,而必須要施德於民、凝聚民心,才“可以一戰”。曹刿所論的這場戰争,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齊魯長勺之戰”。

    人們常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這也充分說明了德在管理活動中的重要吸附作用。嶽飛是衆人皆知的德才兼備的好幹部,他忠孝仁義,精忠報國,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徵善戰的將領,時人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美譽。在他的帶動下,嶽家軍八百破十萬,以少勝多,無堅不摧,收複了大片淪陷的國土。項羽也是位魅力超群的領導,他打仗身先士卒,平日裡可以為長瘡的士兵吸膿,所以,在巨鹿之戰中,將士們破釜沉舟、以一當十,項羽以三萬人馬大破秦軍三十萬主力,奠定了反秦鬥争勝利的基礎。

    

本文摘自《管人要靠恩威德》


   每個管理者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著“恩、威、德”這三種管理手段。
本書以幽默的語言,機智的筆調,豐富生動的歷史典故。精當地诠釋了“恩、威、德”在管理中的實踐方式。
作者結合中國本土管理實踐和西方現代管理科學,提出“適度管理”的理念:管理沒有最好,但卻可以有效地防止最壞;你的管理是可以不斷優化的。
讀完本書。可以幫助你:
◎明晰恩、威、德在管理中各自的功能;
◎理解恩、威、德三者在管理中的相互關系;
◎全面把握各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及其優劣長短;
◎評估自身的管理狀態,找到最適合你的管理方式。
◎擺脫壞的管理方式.挖掘潛在管理能量,使管理資源配置優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