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為老闆工作PK為自己工作

2014-09-23 12:25:34



  第四種思維 工作並非為了老闆,而是為了自己

  著名作家遲子建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股份公司,股東可能是你的父母、愛人、朋友、上司,而自己無疑是最大的股東,是公司的決策者和經營者。

  而絕大多數的職業人士,卻把工作當成了獲取薪水的手段,把目前所謂的老闆當成了自己最大的股東,他們將決策和經營權交給了老闆,從而造成了為老闆而工作的被動局面。殊不知,其實自己才是最大的老闆,自己付出多少,獲益最大的也是自己。

  為老闆工作PK為自己工作

  不同的職業觀,決定著不同的工作表現:以為老闆打工的心態做事,就會得過且過、拖延怠工,對己對公司贻害無窮;而以為自己打工的心態工作,就會以一種經營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工作,雖然表面上別人是你的老闆,而實際上,自己才是自己的老闆,以這種心態做事,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因此,當我們從事一份工作之前,最好先問一問自己:你在為誰工作?

  打工究竟為了誰

  很多新鮮人初入職場,都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做事都是為了老闆,為他人掙錢。本來,這樣想也無可厚非,你出錢我出力,情理之中的事。再說,要是老闆不賺錢,你怎麼可能在這個公司好好待下去呢?但這些人會進一步認為,反正為人家幹活,能混就混,公司虧了也不用我去承擔;再說,公司給我的待遇太低了,薪水這麼一點點,我才不會好好幹呢;也有人會覺得老闆不重視我,不欣賞我,因此沒心情給他幹……

  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這樣想、這樣做,已經陷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其實稍加思考就可明白,你這樣做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抱有這種想法的人,根本就沒弄明白,自己工作根本就不是為了老闆,至少,不僅僅是為了老闆。

  齊瓦勃是伯利恒鋼鐵公司--美國第三大鋼鐵公司的創始人,他出生在美國鄉村,少年時代一貧如洗。後來,他來到鋼鐵大王卡内基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一踏進工地,他就表現出與衆不同的工作心態。當別人都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並因此消極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一絲不苟地工作著,並為以後的發展而開始自學建築知識。

  當有人諷刺挖苦齊瓦勃時,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闆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只能在認認真真的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我要使這份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事實證明,齊瓦勃的這種工作心態,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許多人直到職業生涯的盡頭,也沒能很好地回答"你在為誰工作"這個問題。我們努力工作,表面上看是為了老闆,可事實是為了我們自己。在工作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經驗,積累了資源,還增加了閱歷,增長了見識。

  同時,你必須承認,人生離不開工作。我們每天工作,不僅能賺到養家糊口的薪水,還得到了鍛煉和學習的機會。通過完成工作任務,我們拓展了自己的才能;通過與同事的合作,我們培養了自己的人格;通過與客戶的交流,訓練了我們的品行。反之,如果沒有工作,我們將遊離於社會之外,事業、前途也將無從談起。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份工作,工作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們人生價值的平台。我們每天努力工作,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要想豐富自己的人生,你需要工作;要想掌握自己的未來,你更需要工作。因此,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不管正在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將心態歸零,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將每天的工作都當做一個嶄新的開始,一個通往事業成功的機會。



本文摘自《行走職場江湖的智慧》


   本書針對當下職場中常見的頻繁跳槽現象,深層次剖析了頻繁跳槽的危害,提出跳槽並不能改變根本性問題這一觀點,並以此為出發點,總結出了保證職業常青必備的8種思維方式,提出了許多具有指導意義的觀點,旨在告訴讀者應轉變觀念,換個思維看待工作,通過努力提升個人能力等來創造一份屬於自己的好工作。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