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國CPI漲幅將控制在3.5%左右,但從近期物價走勢看,實現這一宏觀調控政策目標確有難度。數據顯示,前三個月,廣義貨幣M2增速分別達到了15.9%、15.2%和15.7%,超過了全年M2增長目標2個多百分點;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分別為1.07萬億元、0.62萬億元和1.06萬億元,社會融資總量分別為2.54萬億元、1.07萬億元和2.55萬億元。從相關數據看,2月底以來我國貨幣與信貸政策已對1月份貨幣寬松表現做出校正,但與全年貨幣與信貸政策目標相比,校正力度似乎不夠。3月份我國CPI受食品價格下降的影響同比上漲了2.1%,但是2月份CPI上漲了3.2%,未來物價走勢充滿不確定性。
需要關註的是,推高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因素開始顯現:一是主要發達經濟體普遍實行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新興經濟體的輸入性通貨膨脹;二是國内房地產市場回暖與房地產調控新政出台致使房屋租金上漲;三是以原油、天然氣為代表的資源品價格改革整裝待發;四是物流成本長期居高不下,使得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較高;五是工資成本仍然有繼續上漲的要求。因此,我國CPI可能要承受中長期上行的壓力。從全年趨勢看,2012年我國CPI整體表現為“前高後低”,因此下半年CPI可能會在基數效應下一路走高。
2013年是我國政府換屆之年,新一屆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存在追求GDP增速和投融資的沖動,特別是新一輪“城鎮化”建設浪潮方興未艾,預計2季度以後社會資金需求將逐漸增強。外部環境也不容忽視。最近3個月,我國外貿形勢出現了好轉,預計今年我國外貿出口可能略好於去年,中央銀行外匯占款也將進一步增加,近期人民幣匯率開始走強,這些都對今年貨幣政策能否守得住“穩健”基調提出了嚴峻挑戰。
目前,我國貨幣供應總體屬於中性,略微偏向寬松。雖然2月份中央銀行有意識收緊了一下,但是相對全年M2增長13%的政策目標和眼下出現的溫和通脹苗頭,下一步貨幣政策應該真正回歸穩健,將M2增速調回到13%—14%的中性增長區間。
首先,嚴格控制社會信用總量。逐步收緊貨幣供應,將M2增速由現在的15%逐漸向中性區間靠攏。全年銀行信貸投放控制在9萬億元左右,把握好投放節奏,全年各季度大致保持“3∶3∶2∶2”的投放比例;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社會融資規模保持在15—16萬億元。
其次,謹慎使用利率工具。從目前及未來幾個月發展趨勢看,保持實際利率為“正”的可能性很大,再考慮到近期我國經濟呈現“微弱複蘇”態勢,去年4季度以來的經濟反轉基礎並不牢靠,“穩增長”任務還十分艱巨,因此暫時不必提高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當然,也無必要下調基準利率。
第三,謹慎使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工具。近期裡,受到發達經濟體普遍採取寬松貨幣政策和我國外貿形勢溫和好轉的積極影響,我國外匯占款規模上升較快,但是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回旋餘地仍然很大,暫時也不必提高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當然,也不必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第四,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擔綱貨幣政策主角。公開市場操作具有“靈活性”的特點。針對目前流動性較為寬裕的實際,應充分發揮“正回購”等政策工具的作用,必要時可考慮恢複發行央行票據。與此同時,進一步發揮金融監管政策作用,配合產業政策實施,調整信貸資金結構,積極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投放。
第五,擴大國家外匯儲備的創新使用。國家外匯管理局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外匯儲備委托貸款辦公室,應該進一步創新相關政策工具,鼓勵商業銀行申請外匯貸款,用於支持境内企業“走出去”,擴大企業海外投資與並購。此舉可以間接減輕中央銀行投放的外匯占款。
以上為短期對策。長期看,我國貨幣政策則應逐漸減少“數量型”工具使用,逐步發揮“價格型”工具作用。為了實現貨幣政策這一轉型,就必須加快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等金融改革,這是宏觀層面。此外,也不應該忽視中觀層面的金融市場結構優化和微觀層面的金融機構内部改革,也就是建立一個完善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大力發展區域性中小金融機構,打破金融壟斷,促進市場競争,加快國有金融機構改革。
總之,2013年採取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搭配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近期裡,貨幣政策應該真正回歸“穩健”,要特別關註新一屆地方政府融資和投資沖動,防止經濟劇烈波動,為實現全年宏觀調控目標保駕護航。
(這部分内容發表在《全球化》雜志,2013年第5期)
本文摘自《變革的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經歷了巨大變化。後危機時代,中國自身經濟如何加快推進改革轉型;中美經濟、中歐經濟、中國與東盟10+3、TPP、TTIP、人民幣國際化、國際金融改革、中歐鐵路、海上絲綢之路等等,這一系列的關鍵詞背後蘊含著哪些經濟戰略;面對新一輪的全球經濟秩序調整,中國如何協調、影響並參與制定新全球經濟秩序與規則,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今天迫切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本書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博士最近兩年跟蹤研究經濟問題的理論成果,書中一些成果曾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内參》上發表,其觀點對國家經濟政策制定產生了一定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