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貨幣“超發”問題的提出

2014-09-25 18:27:05

  近年來,社會上廣泛流傳著貨幣“超發”的說法,引起了激烈争議。溫家寶同志在全國人大十二屆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3年我國廣義貨幣(M2)增速將控制在13%左右。這是我國政府從目前國内外經濟發展實際出發,維持穩健貨幣政策基調,從而為宏觀經濟穩定運行提供穩健貨幣保證的理性選擇。過多貨幣投放將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而過少貨幣供給又會導致通貨緊縮、經濟嚴重下滑等棘手問題。
  然而,相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13年我國國内生產總值(GDP)增長7.5%的目標,M2增速超過了GDP增速5.5個百分點。按照大家通常理解的“貨幣增長等於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和”,這是否意味著我國政府對通貨膨脹有了較高容忍度?是否又與今年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控制在不高於3.5%的政策目標相沖突?我國適度貨幣供應量究竟應該保持多少?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科學分析。
  M2與GDP的比率通常作為衡量一國中央銀行貨幣發行過剩程度的指標,該比率越高,貨幣過剩程度就越嚴重。1990年,我國M2/GDP之比為0.82倍,此後一路高歌猛進。2009年,我國M2絕對值首次超過了美國。2012年,我國新增M2幾乎占到全球新增貨幣一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M2達到97.41萬億元人民幣,GDP為51.93萬億元人民幣,M2與GDP比率也創下了歷史新高1.88倍。相比之下,2012年底美國M2為10.4萬億美元,GDP為15.7萬億美元,兩者比率只有0.67倍。因此,有人大聲疾呼:我國貨幣嚴重“超發”了,已經變成“堰塞湖”了。於是乎,近年來我國物價和房價上漲似乎都能從這裡找到答案。
  必須指出,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它不僅可能誤導我國未來貨幣政策取向,還可能誤導市場對通貨膨脹預期,對宏觀調控和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本文摘自《變革的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經歷了巨大變化。後危機時代,中國自身經濟如何加快推進改革轉型;中美經濟、中歐經濟、中國與東盟10+3、TPP、TTIP、人民幣國際化、國際金融改革、中歐鐵路、海上絲綢之路等等,這一系列的關鍵詞背後蘊含著哪些經濟戰略;面對新一輪的全球經濟秩序調整,中國如何協調、影響並參與制定新全球經濟秩序與規則,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今天迫切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本書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博士最近兩年跟蹤研究經濟問題的理論成果,書中一些成果曾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内參》上發表,其觀點對國家經濟政策制定產生了一定積極影響。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