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北京憂慮的,是朝核問題無解可能在東北亞地區觸發一場核軍備競賽。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爆以後,在日本、韓國都湧現了“核武裝論”擡頭的迹象。報載,目前日本境内儲存的钚足以制造一千多枚原子彈,如變更設計,再加進氘、氚等輕材料,這些原子彈也可以變成威力特別巨大的熱核武器即氫彈。
以日本強大的科技、工業能力,加上雄厚的金融資本,一旦東京作出了政治決定,即可以在短時期内制造出數量驚人的核武器。無怪乎日本高官揚言,只要東京作出政治決定,日本可以在一年内造出一千枚核彈。至於研制運載火箭的水平,日本同朝鮮不可同日而語。對日本而言,解決導彈同核彈“兩彈結合”的問題,似無重大障礙。而且日本空間技術之先進,從其使用具有實戰價值的固體火箭而不是液體火箭發射人造衛星,即可看出端倪。可以認為,舉凡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涉及的科技和工業水平,日本較諸中國,真是不遑多讓。
總之,設若日本決定走向核武裝,就像其他核國家一樣,就是走上不歸路了。假如日本擁有了核武器,就核威力而論,同朝鮮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水平了。為了在戰略武器上與朝鮮和日本取得平衡,韓國肯定不會作壁上觀,多半會與日本同步走向核武裝。
日本同中國是宿敵,恩怨情結難解,又僅相隔一衣帶水。假若日本擁有了數量龐大的核武器,不但成為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橫亘於正在崛起的中國的大門口,而且會直接給台獨勢力打氣壯膽,阻礙中國統一台灣的努力。可以說,東北亞出現的核軍備競賽正是日後令北京領導人夜不能寐的夢魇。
目前日本、韓國尚未走上核武裝之路,只是欠缺政治決定而已。此類決定又需要政治觸媒作為前提。朝核問題無解,似乎已經作為一種準觸媒擺在日本、韓國兩國政要的面前。朝核問題演變至此,後果如此嚴重,殆非北京初料所及。歸根結底,倘若日後東北亞出現核軍備競賽,則北京在議事程序上始終將維持平壤政權不致傾覆置於謀求朝鮮半島無核化之前,是導致這種後果的原因之一。
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爆以後,美國出於牽制日本湧現的“核武裝論”的目的,決定將由美、日防衛和外交部門舉行定期會晤,讨論如何確保美國提供的“核保護傘”的有效性。美國官員強調,美國對日本作出的“核安全承諾”比日本直接擁有核武器更有效,“日本不應當考慮核武器這一選擇”。
本文摘自《遠觀中國大戰略》
中國正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中國崛起的陰影下,中國與西方大國,特別是與美國的關系,變得越發微妙;朝鮮半島劍拔弩張,朝鮮屢次進行的核試驗讓東北亞國家的核競賽一再升級,令中國陷入核國家的包圍圈;南海局勢急轉直下,南海諸國借助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紛紛發難,中國在海洋疆域上面臨的問題已從簡單的海洋權益之争轉變為海洋戰略博弈;外患加重的同時,内亂不減,中國國内社會矛盾加劇,群體事件頻發。國内外矛盾聚焦之下,本書映照現實,環顧當下,分析了中國所面臨的重大戰略環境,鞭辟入裡,振聾發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