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改變了手機

2014-10-21 16:03:58

  當移動電話普及率很低的時候,我們會擔心移動電話網絡建設好了卻沒有人用。後來,當移動電話的普及率變得較高的時候,我們又擔心,人人都有手機了,我們還如何實現業務增長。

  不過,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總是會出現許多新的事物,帶來新的增長動力,短信就是其中之一。

  短信是伴隨數字移動通信系統而產生的一種文字傳送業務,通過移動通信系統的信令信道和信令網,傳送由文字或數字組成的短信息,這是一種非話音的數據通信業務。

  90年代中期,在剛開始建設GSM網絡的時候,當時的關註點主要是話音通信。記得在進口GSM移動通信網絡設備的時候,除了交換機、基站控制器、基站及配套設備以外,供應商又推出了兩個功能設備供運營商選擇,一個是語音信箱(Voice Mail),另一個就是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當時,大家對語音信箱還是比較熟悉的,其實就是平時所說的留言,在手機關機、不在服務區或不方便接聽電話時,可讓來電方留言,接收方可隨時收聽留言。但是對短信這項功能,卻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一開始將其翻譯成短消息,後來又改稱為短信。當時,運營商雖然購買了語音信箱系統和短信系統的設備,但確實無法預期這兩項業務的發展前景如何。

  後來的情況是,語音信箱服務雖然很容易理解,使用方法也很簡單,但是一直沒有火起來,看來人們不習慣這種非實時的語音服務。

  一開始,短信也沒有多大動靜,主要是因為早期的手機雖然有漢字顯示功能,但沒有漢字輸入功能,用戶如果要發短信,需要短信服務台的幫助才能完成,就像發中文尋呼一樣。手機用戶先打電話到短信服務台,告知服務台的話務員對方的手機號碼和要發的短信内容,話務員用中文輸入後,通過短信系統將這條短信發到對方的手機上。

  不過很快就有了具有漢字輸入功能的手機,用這種手機,用戶可以自己輸入漢字並直接把短信發出去。此後,短信迅速普及。進入2000年以後,短信的使用量猛增,短信很快就成為一種重要的溝通手段,而且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人們突然發現,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發一條文字短信遠勝過拿起手機通話,其簡單快捷明了。人們又發現,短信還可以發段子、寫詩、寫故事。就像打開了閘門的水流,短信迅速地進入人們的生活,發短信段子成為一種時尚。

  推動短信發展起來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過年的拜年短信。人們不再奔走拜年,甚至不再打電話拜年,不再寄賀年卡,這些都被拜年的短信替代了。一個人在新年期間會收到幾十條、幾百條拜年短信,有的甚至達上千條。

  有意思的是,每次過年,報紙雜志上都會有人評論手機拜年,往往分成正反兩方。

  正方認為:短信拜年簡化了過年的習俗,但又表達了朋友間的友情。採用短信拜年既避免了登門拜年的勞累、送禮的花費,又比寄送賀年片速度快且可節約紙張。特別是對於不擅長用語言表達的人來說,更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好方式。短信還能激發創作激情,為了創作拜年短信,有的人翻百科全書,看古典詩詞,可謂絞盡腦汁。

  反方認為:短信拜年稀釋人情,短信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情感。有的人批量轉發賀信,甚至連姓名落款都忘了改。2009年,有網絡傳媒對深圳和廣州兩大城市的幾萬手機用戶進行調查,當年春節期間,手機拜年短信轉發別人的占96.5%,自己創作的只占3.5%,收到拜年短信完整看完的占75%,有34.5%的人收到短信以後懶得回,有11%的人接到過年短信開始覺得生厭。有人甚至說,千人一面的群發信息、鋪天蓋地的問候,不僅沒有帶給接收短信的人快樂,而且令其產生一種膩煩心理,還有心靈的疏離、情感的流失。

  我是很在意這種對短信拜年的負面評價的,看到那些負面的評論,我不免有些擔心。但是仔細一看,這些負面評論其實並不是反對用短信拜年,只是提醒人們發短信時不要照搬照抄,要有個性。

  事實是,每年春節都有許多對短信拜年的正面和負面的評論,但每年春節的短信數量都在遞增。2009年春節的短信量是180億條,2010年是230億條,2011年是300億條,2012年是320億條。2011年除夕一天,北京的手機用戶就發送短信10億條,人均發送46條。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重要方式。通常是從正月初一開始,小輩們給長輩拜年,並出門拜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必須叩頭致禮,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壓歲錢熱情款待。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拱手作揖。後來拜年的方式又擴大到同事、同學等,形式上也逐漸簡化了。

  用短信拜年,是對賀年文化的一大改變,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種改變。畢竟,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的交際圈都擴大了。當一個人的親朋好友超過百人時,不僅不可能在新年假期全部登門拜訪,就連給每個人打個電話都不太現實,而短信卻幫了大忙。

  短信拜年至今仍是大家喜歡談論的話題,2014年央視春晚上,歌手郝雲演唱了一首歌《群發的我不回》,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

  2004~2006年湖南衛視舉辦了《超級女聲》大衆歌手選秀賽,在決賽階段採用短信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勝負,又使手機短信有了新的用途。多家媒體對此做了報道。

  經過歷時半年的激烈比拼,“2005年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終於在8月26日晚落下帷幕。來自成都賽區的人氣選手李宇春在短信投票環節中以352萬票摘取了本年度超級女聲冠軍的桂冠,另外兩名選手週筆暢和張靓穎分別以327萬和135萬的短信票數位列亞軍和季軍。

  那幾天,經常有人對我說,中國移動才是《超級女聲》的大贏家。此話說得有點誇大,不過正是在這一系列短信應用的推動下,短信的業務量增長出現了大爆發。

  短信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以前人們說再見的時候,總要加一句:“有事給我打電話”,後來,這句話改成“有事給我發短信”了,甚至更加簡化一點,把短信當動詞用,說成“有事短信我”。

  連企業與消費者的交流也樂於採用短信的形式。例如,當用戶在商店使用信用卡購買物品時,銀行會馬上發個付款通知短信給用戶。在餐廳訂餐,顧客馬上會收到確認短信。航空公司的航班更改時間,也會用短信通知旅客。

  為什麼短信的普及會如此之快呢?這是因為,在移動電話替代固定電話之後,人們需要一種可以靈活使用的文本形式的通信手段。歷史上,曾經有過電報和傳真,可以傳遞文字,後來有了電子郵件,迅速取代了電報和傳真,但當時電子郵件還是無法在移動狀態下使用。尋呼機的出現,有了移動方式的文本傳遞,深受用戶歡迎,但尋呼機只能單向傳輸文本,且需要通過尋呼台轉接,還是不方便。短信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缺,短信使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向外發出文字信息。

  短信改變了溝通方式,短信改變了文化,短信也改變了移動電話的功能。在此之前,移動電話一直被認為只是可以移動的電話,通話是移動電話唯一的功能。短信的出現使移動電話功能實現了第一次延伸,短信告訴人們,手機不光是移動電話,手機還是“移動電報”、“移動郵件”。

  短信使用量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中國移動每天平均的短信量曾達到20億條。以前確實沒有預計到,小小的短信也能成為運營商經營的一大亮點。在短信發展的高峰時期,短信收入曾占到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10%,直到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分流了短信業務以後,這個比重才降下來。

  手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短信段子的内容豐富多彩,有勵志的、有抒情的、有科普的、有幽默笑話。人們互相轉發短信段子,有的短信段子可以在一天之内被轉發幾千萬次。重陽節快到了,短信段子會提醒你回家看看老人。教師節來了,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贊美老師的短信段子出現。

  當然,一些不受歡迎的短信也隨之而來,大量的商業廣告未經機主允許長驅直入手機,騷擾型的、欺詐型的短信也趁機而入。運營商經常收到用戶對此的投訴,要求清理垃圾短信。而運營商也不斷採取措施治理垃圾短信。

  後來,微博、微信等移動社交網絡提供了通過手機進行文字傳送的新形式。微博、微信吸引了大量的使用者,短信的使用量明顯比以前減少了。

  在人與人之間通過電信方式的交往中,過去主要有兩種形式:語音和文字。後來又增加了圖片和視頻等方式,這些方式都不可或缺。就文字傳送這種方式而言,過去有電報、傳真,後來有了無線尋呼、電子郵件和短信,今天又有了微博、微信,以後還會有更新的形式。文字傳送的技術實現方式和使用方法會不斷地改變,這種改變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從這個角度來說,短信使用量的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談到短信,有一個故事是一定要講的,那是我看到過的最感人的短信。那是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以後流傳很廣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被壓在廢墟裡,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裡,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準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裡,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當時,我正在地震災區參加救援工作。當我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既悲傷又感動。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母親,我們會永遠記住這條短信。

  短信只是手機功能變化的開始,一系列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本文摘自《移動時代生存》


   移動時代,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手機也正在成為人們的生活本身,很少有人能脫離手機生活。今天,全球移動電話總數已經超過70億部,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人們正在期待移動通信新的發展與可能。 《移動時代生存》以作者親身經歷與體會為基礎,結合嚴肅的思考,講述中國移動通信發展的歷史,中國電信行業發展的台前幕後,描繪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給企業和個人帶來的機會,思考在手機時代人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並展望未來的信息產業發展藍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