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美國最厲害的武器是金融武器?

2014-10-24 19:03:29

  美聯儲無論是推行QE政策,還是結束QE政策,都引發了不少國家的經濟震蕩乃至社會、政治動蕩,這當中到底有何玄機呢?
  不同於軍事戰争,金融戰争大家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美國不但發動起來更得心應手,還可以在未來100年依靠金融武器震懾世界各國,金融武器真有這麼厲害嗎?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4年5月底出席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並發表演講時,宣稱“美國打算成為未來100年内的世界領袖”。
  美國還想再稱霸世界100年,憑的是什麼?不少讀者可能會猜測,美國憑的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外交實力或美國總統的領導能力,因此奧巴馬的口氣才這麼大。
  其實,這樣的看法不完全對。雖然美國的軍事力量也是全球最強的,核武器數量也是全球最多的,但是,一方面,美國現在不會也不可能動用原子彈去徵服別國;另一方面,過去三四十年的經驗表明,美國對他國動武,除了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外,實際效果也不好,從越南戰争到後來的阿富汗戰争、伊拉克戰争就可見一斑。
  此外,美國的外交力量和經濟力量慢慢也難以支撐美國的世界一哥地位。因為隨著歐盟、俄羅斯、中國和新興國家的崛起,在國際事務中,美國的影響力和決定性作用逐漸減弱。甚至是美國曾經引以為豪的經濟力量,也已經每況愈下,美國GDP在2010年占全球經濟總量的30%以上,而如今只占20%左右。
  美國再稱霸100年的底氣何在
  敢說出這樣的壯語豪言,到底奧巴馬的底氣在哪裡呢?
  在這裡我要告訴讀者的是,美國的底氣在於他們的金融力量異常強大,由美國政府、華爾街、國際評級機構及美元所構建的美國金融武器對世界各國的威懾已經強於他們的軍事、外交和經濟力量。而且,金融戰争不像軍事戰争,大家既難看見,也摸不著,發動起來更得心應手。
  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因為美國擁有世界第一支“金融軍隊”,通過金融“組合拳”可以兵不血刃地令他國屈服。
  美國金融學專家、暢銷書《貨幣戰争》的作者詹姆斯·裡卡茲(James Rickards)曾披露,他早在2009年就親身參加過一次由美國政府組織的“金融仿真戰”。此次“金融戰”的主要參與者包括美國國防部、財政部等政府部門以及部分智庫的研究人員和金融學家,他們通過運用各種金融武器,包括推動美元大幅貶值,引發全球糧食價格、大宗商品價格高漲,以此大幅擡高擬攻擊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達到擾亂該國社會穩定、經濟穩定的目的。與此同時,華爾街的各大投資機構開始攻擊該國的股市、樓市和貨幣,破壞該國的金融市場,切斷其資金鍊,令該國社會、經濟和金融市場全方位遭受打擊。這也很容易引發政治不穩,甚至政府倒台,被攻擊的國家只能向美國屈服。
  其實,美國不光模擬金融戰,也實戰過,實戰對象之一就是伊朗。
  為了抑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雖然多年來通過對伊朗實施制裁重創了伊朗經濟,但伊朗仍然很強硬,拒絕停止發展核武器計劃。伊朗核問題拖了十年仍沒有得到解決。但是,2014年6月,伊朗竟然同意和美國在日内瓦相會,這是兩國首次面對面的正式談判。是什麼原因逼伊朗同意坐在談判桌上與美國談判呢?在這裡我可以告訴讀者,是因為美國對伊朗動用了金融武器。
  出於保密的需要,美國不會張揚對伊朗發動的金融戰細節;伊朗吃了金融戰的暗虧,自然也不會四處宣揚。因此,外界很難得知金融戰的具體過程和戰争全貌。不過,日本經濟新聞美洲總局編輯委員西村博之曾撰文披露了美國對伊朗發動的其中一個金融攻擊,那就是切斷伊朗的資金鍊條。
  西村博之在文中透露,石油出口是伊朗的主要經濟來源,過去歐美國家雖然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但伊朗依然可以通過偷運石油給他國的方式獲取收入。不過,由於世界的石油貿易都是以美元來結算的,而且石油交易結算必須要通過華爾街的貨幣中心銀行(Money Centre Bank,借貸對象為政府、機構和其他銀行,而非消費者的國際大銀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來完成。因此,伊朗任何與石油交易有關的信息,對美國來說毫無隐私可言。
  美國政府在決定發動金融武器對付伊朗之後,要求貨幣中心銀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拒絕與伊朗進行交易結算”,否則將禁止這些銀行在美國開展業務。當然,美國政府一聲令下,各大銀行不能不配合,因為對於任何國際性的大銀行來說,在世界金融體系仍由美國主導的今天,能否繼續在美國展開業務,絕對關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
  而伊朗被美國真正切斷“水源”之後,資金鍊斷裂,失去了主要經濟收入的伊朗政府自然不得不在發展核武問題上同意與美國坐到談判桌前。
  讓人想不到的是,美國除了動用金融武器攻擊所謂的“邪惡國家”外,連自己的盟友都不放過。
  這樣說是聳人聽聞嗎?當然不是,例如歐洲爆發的歐債危機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國有預謀地向歐洲發動金融“戰争”。
  這場“戰争”是如何進行的呢?首先,總部設在美國的惠譽、標準普爾等國際評級機構,在2009年12月突然下調歐元區成員國希臘的國債評級,引發國際投資者紛紛抛售希臘國債,希臘要想繼續在國際金融市場融資,必須大幅提高希臘國債收益率以吸引投資者,這使得希臘將來面臨國債到期的再融資利率攀高問題。
  與此同時,華爾街做多希臘國債的債券違約保險指數(CDS),讓國際金融市場相信希臘違約幾率大增,以進一步推升希臘國債的再融資利率並形成惡性循環。
  同樣的戲碼在愛爾蘭、葡萄牙等歐元區成員國也上演了,而且美國的攻擊目標並不僅僅是這些國家,而是整個歐元區的銀行系統。同時,美國的“金融軍隊”還不斷唱衰歐洲債務嚴重國家與銀行體系,讓國際投資從這些國家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中大量逃離,造成歐元急劇貶值,歐洲各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迅速流失。
  當歐洲各國的中央銀行外匯儲備被大量而且快速地消耗光之後,最後不得不抛棄黃金儲備,在市場上購入美元以註資銀行,防止銀行因流動性問題倒閉。
  美國此番攻擊,一方面可以鞏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另一方面也達到了通過削弱歐元來削弱歐洲經濟乃至歐洲整體實力的目的。可謂一舉多得。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一句話:“控制了貨幣,就能控制全世界的經濟。”基辛格的這個說法並沒有誇張的成分。我們看到美國推行或退出QE政策,都能嚴重影響世界的經濟乃至引發一些國家的政治動亂。
  如果讀者有留意2014年年初的新聞,就會看到美國只是透露出逐步退出QE政策的意思,美元便開始撤回美國,引發了新興國家的金融市場、外匯市場的嚴重動蕩,不少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受到沖擊。
  再回看兩三年前的國際新聞,不少國家的政治、社會不穩都與美元有關。例如2010年,中東地區和北非各國的民衆紛紛走上街頭發起抗議,要求領導者下台。出現這些混亂,固然源於各國固有的問題,但導火線卻是美聯儲在當年推出的第二輪QE政策。QE政策導致遊資流入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國際糧食市場投機,引發大宗商品價格如小麥、大米等糧食價格的暴漲,令上述國家的貧民生活負擔大幅增加,甚至民不聊生,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部分國家的政府也因此倒台。
  由此可見,美元一收一放之間,都能產生巨大的破壞力。雖然美國已宣佈將結束QE政策,但只要美國願意及有需要,完全可以通過再次大印美鈔或者突然收緊美元這一金融武器去攻擊他國。
  美元的厲害之處不僅僅如此。由於美國可以無約束、無限地印發美元,使得美國可以通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大量貸款給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進而利用債務壓迫、控制這些國家的自然資源、經濟命脈。
  美國暢銷書《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man)曾披露了當中的一些細節。該書指出,美國政府派出的“經濟殺手”,以國際咨詢公司高層、智囊機構和智庫研究人員等僞裝的身份,以協助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為名,說服這些國家政府的領導人,從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接受超過該國實際還債能力的巨額美元貸款,以投資發展諸如機場、鐵路、港口等公共基礎設施,並保證這些項目的承建合同落入美國本土公司的手中。
  由於有了美國公司的參與,這些由美國借出的巨額美元貸款,大部分還是會從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流回美國,同時卻使借貸的國家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一旦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美國就會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手,逼迫這些國家的政府接受苛刻的要求,以達到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乃至經濟殖民這些國家的目的,讓這些國家長時間“臣服”於美國。
  看到這,有讀者會產生疑問,既然美國大印美元的危害這麼大,能否把美元“滅掉”,讓美元喪失國際貨幣的地位,讓美國少了美元這個金融武器呢?
  答案是很難。首先,先別說暫時沒有哪個國家的貨幣可以取代美元,即使有,美國也不會坐等其他國家的貨幣威脅到美元的地位,無論是日元還是歐元,都曾被美國狠狠地修理過。
  其次,即使有辦法讓美元失去國際貨幣的領導地位,令美國政府、美國金融機構遭遇災難級的損失,但是,一旦美元不再吃香,外國的中央銀行和國際投資者就會急著脫手美元和美元資產,導致美元大幅貶值,包括中國在内的各國中央銀行、外國投資者就會因為持有美元資產例如美國國債等而蒙受嚴重虧損。
  與此同時,外國中央銀行和國際投資者會瘋狂購買歐元、日元乃至人民幣這些貨幣及其資產,以取代美元和美元資產,作為其外匯儲備和新的投資目標。這將造成上述貨幣匯率大幅升值,出口貿易必遭重挫。屆時,這些國家別無選擇,很可能實施嚴格的資本管制,限制外資購買本國貨幣和資產。一旦爆發這種金融亂象,全球各國都是受害者。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美元的地位仍不可取代。
  由於美國擁有上述金融武器和金融攻擊力量,所以美國才敢喊出還想再稱霸世界百年的宣言。
  想經濟全球化就要付出代價
  有讀者可能會說,美國的金融武器如此厲害,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既然技不如人,惹不起總躲得起吧?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但技術、人力和貨物實現了自由化,資本、金融也隨之實現了自由化,熱錢可以在各國之間流動。
  也就是說,那些希望與全球市場接軌以發展經濟的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既然要享受技術、人力和貨物實現自由化所帶來的好處,就要承受金融自由化所帶來的後果。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市場秩序、規則由美國維護、制定的今天,各國不可能從美國的龐大金融網絡中逃逸出來。
  正如,美國一直要求中國推進金融自由化以便深度融入國際社會,而且即便其中蘊藏不小的風險,中國在反複權衡利弊之後,依然決定啟動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匯率市場化等進程。這意味著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全球金融市場對中國的長遠發展來說是勢在必行的,我們只能在過程中步步為營,修好並鞏固金融堤防,“且行且珍惜”了。

本文摘自《美國退出QE之後的世界》


   本書對這些大衆非常關心以及關系到切身利益的經濟現象進行了深度剖析,既不大量羅列經濟學理論,也不堆砌數據,而是誠實地呈現許多被“主流”聲音刻意回避的事實,讓讀者清楚地看到量化寬松政策改變全球各地經濟和社會的來龍去脈,看清經濟新形勢,並正確應對沖擊,從中抓住機遇,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