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亞當·斯密並沒見過資本主義

2014-10-31 17:01:06

  在西方經濟理論史中,亞當·斯密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經濟學的鼻祖,但其實真正考察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亞當·斯密所處的時代,人類並沒有進入嚴格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亞當·斯密並沒有見過真正的資本主義社會,起碼在他寫作《國富論》之前是這樣。
  亞當·斯密時代火車還沒有出現
  亞當·斯密並沒有經歷火車時代,亞當·斯密的時代仍然是馬車時代,貨物交流的範圍很小。
  亞當·斯密的生卒年為1723~1790年,他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富論》。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又多花了三年時間潤色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衆廣泛的讨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而亞當·斯密去世十年後的1801年,發明家特裡維塞克才制造了第一輛在一般道路上行駛的蒸汽動力車,並於次年申請到專利權。在此基礎上,特裡維塞克把瓦特的蒸汽機改造成高壓蒸汽機,用這種蒸汽機成功地制造了可以在軌道上行駛的火車頭。1804年2月29日,特裡維塞克的火車頭沿著專門軌道由默爾瑟開到阿伯西昂,開創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車的光輝行程。十年後,英國著名的發明家史蒂文森制造並改裝了一個相似的火車頭,並鋪設鐵軌,開始在煤礦中使用。
  可見資本主義早期最重要的發明——火車,是亞當·斯密去世之後才出現的,亞當·斯密時代的貨物運輸仍然需要馬車,這種情況下生產力是很低的。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那時候還不存在廣闊的市場,因為馬車所能運輸的距離畢竟有限。中國古代的“馬幫”所運輸的也僅僅是茶葉、鹽等“體積小價值高”的商品,大部分商品都不適宜長途運輸,因為運輸成本太高,貨物的價值都無法彌補運輸成本。而後來火車的出現才讓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也將全世界連成了一個統一的大市場。
  亞當·斯密時代還不知何為真正的經濟危機
  在亞當·斯密之前盡管發生過諸如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等,但那僅僅是投機泡沫,與經濟危機完全不同,亞當·斯密並沒有經歷過經濟危機,經濟學史上公認的第一次經濟危機發生在亞當·斯密去世35年後的1825年。當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週期性普遍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從貨幣危機開始的。當時,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1400萬英鎊,信用關系被破壞,銀行紛紛倒閉。1825—1826年間,英國有70多家銀行破產。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年底的1070萬鎊降至120萬鎊。1826年工業危機達到高潮,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大量工商企業破產。據統計,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產的工商企業達到3500多家。1824—1826年間,英國當時重要的出口產品棉佈的出口從3、45億碼
  碼:英美制長度單位,1碼=0、9144米。降為2、67億碼,減少了23%。機器制造業、建築業以及其他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遭到了危機的沉重打擊。整個社會經濟處於極度的恐慌和混亂之中。當時,一方面,市場上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業,在職的工人工資也大幅度降低,工人無錢購買商品。此後,平均大約每隔十年,就要發生一次經濟危機,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程度地爆發了經濟危機。
  很多人喜歡引用亞當·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論,甚至經濟危機時也引用,而亞當·斯密根本就沒有見過經濟危機,如果他見過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特別是見到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巨大社會破壞力的話,亞當·斯密肯定也會修正和補充自己的理論的,可惜很多人總是食古不化。
  亞當·斯密時代,嚴格意義上的工業革命並未發生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有兩個,一個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一個是蒸汽動力的廣泛應用,而後者是最重要的。
  亞當·斯密時代雖然珍妮紡紗機剛剛發明,但蒸汽動力還遠遠沒有得到廣泛運用,工業革命僅僅剛開始,工業化並不普及。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它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八倍,但動力仍然要靠人力。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要從1764年的一天說起。當時英國蘭開郡有個名叫詹姆斯·哈格裡夫斯的紡織工人,那天晚上他回家,開門後不小心一腳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哈格裡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幹,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並以他女兒珍妮的名字命名新紡紗機。
  這是最早的多錠手工紡紗機,裝有八個錠子,以羅拉喂入纖維條,適用於棉、毛、麻纖維紡紗。1768年,J、哈格裡夫斯在諾丁漢與別人合資開辦了一家紡紗作坊,用珍妮紡紗機生產針織用紗。由於當年他沒能申請到專利,因此只能自己生產“珍妮機”來賺錢。“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裡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了。
  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很快就引起當時人數很多的手工紡紗者的恐慌,他們沖進哈格裡夫斯的家裡搗毀機器。一天夜晚,哈格裡夫斯夫婦晚餐後正在談論“珍妮機”的相關話題。突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出現在他家門口,然後,門被粗暴地撞開,一群怒氣沖沖的男男女女沖進來。他們不由分說,將房裡制作好的“珍妮機”通通搗毀:“讓你制作的害人機器見鬼去吧!”甚至有人放火點燃了哈格裡夫斯的房屋,夫婦倆被趕出了小鎮蘭開郡。
  原來,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湧入城市,為工廠主打工謀生。當時英國占領了印度作為殖民地,印度生產的棉紡織品物美價廉,熱銷一時,引發了英國本土棉紡業的繁榮。但是,織佈機械由於機械工人凱伊發明飛梭技術,生產率大大提高。織佈需要的原材料棉紗,卻還是依靠衆多家庭手工業的紡車慢慢紡出來。所以棉紗供不應求,收購價格較高。“珍妮機”的發明使棉紗產量上升,於是,織佈廠收購棉紗的價格下跌。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不但產量低,而且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日子久了,他們的怒氣爆發,才有搗毀機器的那一幕發生。
  哈格裡夫斯夫婦不得不流落諾丁漢街頭,但他倆還是努力改進“珍妮機”。1768年,哈格裡夫斯獲得了專利;到了1784年,“珍妮機”已增加到80個紗錠。四年後英國已有2萬台“珍妮機”了。
  雖然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的年代與珍妮紡織機發明的年代略有交叉,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完成時,珍妮紡織機還未大規模生產和流行,而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思想誕生時,珍妮紡織機甚至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因此,可以說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的靈感與珍妮紡織機毫無關系,而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標志的重大發明——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更是亞當·斯密去世之後的事情。
  我們因此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亞當·斯密思想產生的時代,工業革命尚未全面爆發,亞當·斯密也沒見過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這從亞當·斯密的著作中可以輕松地看出。《國富論》的主角仍然是屠夫、面包師、釀酒師等封建社會的行業師傅或雇工,而非資本主義時代的資本家和產業工人。
  可見,亞當·斯密並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也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更沒有見過全國性的大市場。他的歷史地位不可否認,《國富論》一書也確實充滿真知灼見,但那畢竟只是“前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
  我的結論是:經濟學具有時代性,每個時代都需要符合時代要求的經濟學。

本文摘自《反誤導:一個經濟學家的醒悟》


   《反誤導:一個經濟學家的醒悟》系作者對西方經濟思想史、發展經濟學、貨幣理論、福利社會理論等深入研究,以及對中國經濟宏觀調控、微觀經濟現象常年跟蹤觀察後,嘔心瀝血的一本“經濟學清本溯源”之作。在書中,作者首先澄清了“亞當·斯密並沒見過資本主義”、“‘看不見的手’是反諷”等一般大衆因被中國主流經濟學輿論渲染後,得出的錯誤認知;而後,針對認為錯誤的經濟學原理和各國改革經驗,進行批判,比如“打敗腐敗的不是民主,而是福利社會”等;再之後,針對當下全球經濟現象進行鞭辟入裡、獨具一格地分析,得出“自由放任最大的受害者是企業家”等結論;最後,對中國經濟學界當下的輿論環境進行辛辣地批評,並得出“知識分子的話語權旁落”等結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