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木桶理論”止於木桶

2014-11-28 16:52:48

  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木桶原理又稱短闆理論、木桶短闆管理理論,所謂“木桶理論”是指:一只木桶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高的那塊木闆,而恰恰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闆。一時間,管理學界、管理人士無不以知道“木桶理論”為榮,也包括管理學教材言必稱“木桶理論”。倘若企業招聘一個管理人員,主考官

  若問起應聘者“木桶理論”,應聘者答不上來,十之八九這次應聘會失敗。連“木桶理論”都不知道,還是企業管理人員嗎?彼得這個小小的生活細節發現,讓他名揚全世界,讓管理界人士記住了這個名字,記住了他的理論啟示。而在管理實踐中,“木桶理論”並沒有那麼重要,你知道不知道,它在那裡;你懂不懂,它還是在那裡;你用與不用,它依然在那裡。木桶理論除在嘴上念念,在講課時炫炫,在茶餘飯後侃侃,沒有誰知道它讓誰產生了實質變化。也就是說,木桶理論不是管理技術,純粹是滿足了人們一時的好奇,不過一娛樂理論。

  這麼說似乎有點過分,一點小小的科學發現都是了不起的,我承認,第一個用花比喻女人的人是天才。但是,我同樣認為,管理實踐畢竟不是要“花”,而是要真刀真槍地幹,花拳繡腿會讓企業付出沉重代價。為什麼人們糾纏在這塊“短的木闆”?

  人們驚訝的是什麼?這理論為管理實踐解決了什麼問題?木桶上的短闆是什麼?正常情況下,任何一個木匠不可能生產出一個有短闆的木桶,當然也有人認為,總有一塊是短的,這是鑽牛角尖,那個誤差可以忽略。也就是說,彼得的這個生活發現,純粹是虛構。如果一個木桶出現短闆,這個木桶就是一個有缺點的木桶,就是一個次品。那麼,短闆是什麼,不言而喻,就是缺點。個人認為“木桶理論”的所有貢獻,不是這個理論為管理學豐富了多少内涵,也不是為管理實踐作出了多大貢獻,而是創造了“短闆”這個詞,讓短闆代替缺點。對於聽了幾千

  年“缺點”這詞的中國人,“短闆”是新玩意,是流行詞兒,這好比“悲劇”變成了“杯具”,“朋友”變成了“盆友”,讀著新潮,值得娛樂一下。原來缺點可以這樣表述,原來我天天看著木桶,也沒看出個“木桶理論”,原來我家現在不用木桶,用的是膠桶,按道理膠桶也有“短膠處”。

  驚訝於彼得的聰明:最長的木闆不決定水的多少,怎麼反而由最短的決定?再想下去,再想想,你會懷疑起來,你會罵起自己來,神經病呀,不是最短的決定裝多少水?難道還是最長的決定裝多少水?這是常識問題。如果誰認為最長的木闆決定木桶裝多少水,那這個人不是白癡就是瘋子。沒有木桶理論之前,似乎人人不知道自己知道“短闆決定盛水量”的“木桶理論”。這樣的理論就好比說,在沒有發明“漂亮”這個詞以前,有人見到一個“漂亮”女人,驚訝於突發奇想用“花”來形容女人。拿這問題去問小學生,他們全然不知道“木桶理論”,但是他們個個都知道,決定裝多少水的是木桶最短的那塊木闆,而且每一個小學生還能說出理由:因為水可以從短的這塊木闆處流出去。一個小學生盡知的“木桶理論”,一個生活常識,就這樣成了管理學界津津樂道的必修學問。

  木桶理論延伸開去,告訴人們決定企業發展的不是企業的長處,而是制約企業的短處。推而廣之,決定一條流水線的產量,不是效率最高的員工,而是效率最低的員工。對於這樣一個日常生活的發現,經過外國管理學家的包裝,一下子變得非常高深莫測。如果說對“木桶理論”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木匠,這是他的職業,在沒有“木桶理論”之前,他們難道不知道木桶的盛水量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闆嗎?顯然不是,這是他們最基本的專業常識,而且還可能比制造“木桶理論”的專家更深刻地理解這一點,大家學習過初中課文中有一篇《賣油翁》,文章提到一位將軍,他說他能百步穿楊。而年邁的賣油翁說,這算不了什麼,“我”能將油從銅錢口倒而滴油不沾,百步穿楊不過熟而生巧罷了。此將軍可謂專家,他對百步穿楊很有心得,很自豪,但是在賣油翁面前,他的理論很蒼白,百步穿楊算不了什麼。大家都在做,大家都在踐行,有人把這種“踐行”取了一名詞叫“木桶理論”,今天登上大雅之堂,有些怪怪的。

  爾後,“木桶理論”啟發了許多問題,比如企業團隊精神建設的重要性;比如由“木桶理論”演變出很多次生理論。有人說,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在週長相同的條件下,圓形的面積大於方形的面積。因此圓形木桶是所有形狀的木桶中儲水量最大的,它強調組織結構的運作協調性和向心力,圍繞一個圓心,形成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圓。這樣的理論能用於管理實踐的可能性幾乎是零。當管理者在使用一個理論時,還要研究物理、化學的原理,想著自然現象,又移植到意識形態的思維中,這幾乎是天方夜譚。圍繞著木桶,很多人發揮了無限的想象力,延伸著各種各樣的?理學問,似乎挖的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桶金子,讓這桶金子的價值輝煌無限。他們的這些工作,有的形成了文字,有的形成了課件,但是幾乎都是在文字上,在課件上,看了就忘,聽了就沒。

  “木桶理論”對管理實踐究竟有多大的作用,不妨試著解讀一下“木桶理論”的實踐運用。對一個企業來說,“木桶理論”認為最短的那塊“闆”,也就是企業的漏洞或薄弱環節。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只木桶,而把企業經營效益比作桶裡的水,那麼影響企業效益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塊闆。比如,企業的闆就是各種資源,如研發、生產、市場、行銷、管理、品質等。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業内部各種資源,及時補上最短的那塊“木闆”。說這些空話,說了等於沒說,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沒有“木桶理論”,中國人把“薄弱環節”叫“瓶頸”,這與“木桶理論”之“短闆”有異曲同工之妙。做過管理的人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要把管理搞上去,一定要找出漏洞並補上,一定要找出薄弱環節並加強,一定要突破“瓶頸”。難道沒有“木桶理論”,人們就不知道找出“漏洞”嗎?僅僅把“瓶頸”換成了“短闆”,中國管理界就踮起腳尖雀躍,夾道歡迎彼得先生。我發現一些國人,對洋玩意真的很熱衷,企業也註重表面功夫,懂些花拳繡腿。對於這種概念遊戲,於管理實踐毫無意義可言。知道短闆就是缺點,就是缺失,就是薄弱環節,實踐操作時,還得回到這些詞面上來做文章,還得去深挖詞面背後深藏的東西,這等於轉了一道彎。管理實踐不是做概念文章,是要知道“短闆”在哪裡,怎麼找“短闆”,如何改善“短闆”,這些才是真功夫。

  “木桶理論”如果論實用性,論價值,我認為不如“鍊子理論”更有價值:一條鐵鍊子能承受的拉力,不是取決於最牢固的一環,而是取決於最薄弱的一環。用在團隊上,團隊人員就是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的整體,哪個人在這個整體成為最薄弱的一環,將影響整個團隊的業績——承受力!你知道鍊子理論,沒有配套的落實方案,讀起來很有些意思,聽起來也很動聽,不過它只是一個概念遊戲,沒有實質價值,猶如彼得的“木桶理論”,實踐證明,它的生命止於木桶。

  

本文摘自《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現狀》圍繞管理的基本原則“管人理事”,對管理界權威理論和普遍認識進行了批判性反思,闡述了一系列新穎的觀點。内容涉及管理學理論、管理常識、管理觀點、管理實務等,力求揭示管理真相。   《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現狀》以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的視角,很好地破解了管理者從上往向下看的盲區與死角,又解決了員工從下往上看的偏見與困頓,真正為企業打開了一扇亮窗!讓員工與管理者能夠形成逼真的對視!構建了比較完整的開放式思維模式和開放式人才觀,打破狹隘的管理主義,讓管理者們清醒地看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症結所在。本書向管理層說“真話”,向員工們說“真話”,是一本敢於講真話的管理專著。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