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制度化代替不了“人治”

2014-11-28 16:53:12

  中國企業不是都在唱“制度化代替人治”嗎?我當然知道。且看十年前,ISO(國際質量管理體系)作為西方管理界的“普遍真理”傳到中國,中國企業視其為企業管理的不貳法門,對其“頂禮膜拜”,幾近迷信程度。從未接觸系統管理的中國企業,覺得這玩意很新鮮,以為導入ISO,企業就可以自動運作成功。很多企業不惜花幾十萬推行ISO,經過推行與實踐,人們發現被西方吹得神乎其神的ISO原來不過如此。推行得不成功,“ISO,ISO,礙手,礙腳!”推行得成功,ISO也只不過建立了一個普通的文件體系,根本離不開人的運作,更不可能代替人管理。作為一個成熟的管理者來看ISO,它僅僅是一個機械的管理模式,生搬硬套推行,中小企業基本上會“套牢”,不套牢的也流於形式,不流於形式就產生負面阻力,大企業基本會被ISO變成“大笨象”。

  以往人們說管理,幾乎異口同聲說到制度化,認為制度化(包括ISO)是企業管理的必經之路,離開制度化,企業就會走向失敗。今天人們說管理,習慣在制度前面或後面加上“人性化”,使冰冷的制度變得有人情味了。所謂制度化,就是把企業的“人治”變成“法治化”,推動企業向“公衆化”發展,企業内部也實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企業的制度化,就是謀求理想化狀態下的“公平公正”,以制度化解決人治產生的管理偏差及帶來的不良後果。所謂“人治”就是企業由老闆說了算,大而化之,就是上級說了算,上級決定下屬的一切,上級對下屬有絕對的決定權,“獨裁式”管理。企業的“人治”是完全的“準軍事”制度,上級就是上級,上級決定的事,下屬必須無條件服從和執行,有執行力的團隊才能產生強大的合力。

  過去企業說制度化,是一件很時髦,很不容易的事,沒有任何參考可以借鑒的東西,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要能形成比較系統一點的管理制度,就是一種成功。那時的制度顯得相當幼稚和粗淺,或是蜻蜓點水,或是浮光掠影,或是誇誇其談,要麼說得過於籠統,不便於操作;要麼說得過於嚴格,近似野蠻;要麼說得過於草率,漏洞百出。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企業制度,純粹的無制度化管理,但90年代是企業最賺錢,發展得最快的時代。20世紀90年代後期,筆者所了解的一家做得非常成功的台資企業,它沒有成套的管理制度,只有零散的公告,只有早會,他們管理得非常好,員工非常自覺地按公告的要求,按早會宣導的事項去做,整個企業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這些事例告訴我們,沒有系統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環境中,完全靠人治,企業照樣發展得很快,管理得很好。2000年左右,企業慢慢出現了比較完整的管理制度,涵蓋企業各個方面,再後來,關於制度的書籍,關於制度的培訓,可謂汗牛充棟,制度變成一大抄,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抄來抄去,沒有了個性,沒有了突破,一直到現在,企業的制度化,基本上停留在2000年初期的水準。撇開與法律接軌,企業制度化的終極目標就是無制度化管理,把制度化轉變成習慣,習慣就變成自覺行動,這種潛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的“自我管理”,才是管理的真谛。

  當然,並不是全盤否定制度化,制度化管理是無制度化管理的一個必然過程。制度在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版本,同一個部門同一件事,制度都存在差異。好的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是制度的全面性,也就是說制定的制度有沒有全部涵蓋該說的内容,有沒有“死角”;二是制度的制定,有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相結合;三是制度有沒有與企業文化很好地銜接,有沒有體現企業文化的精神内涵;四是制度有沒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說,在實際的執行中會不會產生較大的反彈,如果有就不具備可操作性,就是失敗的制度;五是制度有沒有前瞻性和正確導向性,前瞻性是說企業的發展方向,導向性是制度結果導向;六是制度本身在表述上是否有歧義和漏洞,制度執行的後果是否在可控範圍内。制度的優勢在於能解決為什麼去做,誰去做,怎麼去做,做什麼,有什麼標準,達成什麼效果的問題。制度可以比較詳細、比較系統地叙述一件事的處理辦法、原則及細則,也可以系統地規定某一個部門的運作框架。但是,任何制度所制定的標準都不是死的,它不可能涵蓋管理活動所有的細節情況,而且制度是有許可範圍的,不可能一刀切;制度能規定標準,規定權限,規定處理方式,但是制度不會自動生成結果,必須由人去執行;制度能夠按一個標準執行,但是不可能完全孤立於人情、關系之外,毫無人情可談,這是不切實際的;制度再完美,它本身也不是絕對公平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傾向於為企業服務的。最重要的是,制度不可能代替人性,比如企業老闆的脾氣、偏見,執行人員的自私等,這一切是制度化無法解決的。制度無論怎麼建立,組織無論如何配置,均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制度的建立並非管理,管理不等於制度,制度的執行才是管理,制度執行的關鍵在人,說來說去,人是制度的主宰。

  首先,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價值觀念決定制度的形成;其次,制度必須由人來執行,人性決定制度的實現;最後,制度的執行包括執行層、督查層、監管層,每個層次均有偏差可能,從而形成多層次的人為影響。無論多麼完美的制度,制度本身在管理中不起決定作用,執行的人決定制度管理的結果,制度化代替不了“人治”。無論有沒有制度,無論制度好壞,管理的全過程都有人在參與,制度化不過是“人治”的一種“合法化”。不否認制度化,是因為制度是管理的工具,但完全依賴制度就等於無制度,企業管理的成功,不是取決於制度優越,而是取決於人的優秀。也就是說,同樣的制度,在優秀的人面前,它就是優秀的;在愚蠢的人面前,它就是愚蠢的;在忠實的人面前,它就是忠實的;在狡詐的人面前,它就是狡詐的。同樣的道理,企業腐敗亦不取決於監督機制,監督機制再完美,也不能代替職能部門去執行工作任務。只要有人在操作執行制度,就沒有一種制度可以跳出“人治”。任何用制度來代替人性,或用制度來解決人性問題的做法,註定是要失敗的;任何用制度化代替“人治”,誇大制度化的作用,忽視“人治”的作用的行為,對企業來說都會產生毀滅性後果。多少年來,多少企業孜孜以求“制度化”,以為制度化可以代替“人才”,代替“人治”,以制度改變管理,推動管理,解決一切管理問題,不過是看上去很美,說起來動聽,做起來很難,結果很糟糕。從另一個側面來看,世界上沒有一家規模企業的倒閉是因為制度不完善,以通用汽車瀕臨破產為例,百年老店,它積澱的制度應該相當完善,它的ISO文件體系相當完整,制度還是那個制度,系統還是那個系統,為什麼就瀕臨破產了呢?因為它的經營者變了,是人變了,才導致破產,是人決定企業存亡!說到底,制度是死的,只有優秀的人才能激活優秀的制度。

  

本文摘自《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現狀》圍繞管理的基本原則“管人理事”,對管理界權威理論和普遍認識進行了批判性反思,闡述了一系列新穎的觀點。内容涉及管理學理論、管理常識、管理觀點、管理實務等,力求揭示管理真相。   《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現狀》以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的視角,很好地破解了管理者從上往向下看的盲區與死角,又解決了員工從下往上看的偏見與困頓,真正為企業打開了一扇亮窗!讓員工與管理者能夠形成逼真的對視!構建了比較完整的開放式思維模式和開放式人才觀,打破狹隘的管理主義,讓管理者們清醒地看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症結所在。本書向管理層說“真話”,向員工們說“真話”,是一本敢於講真話的管理專著。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