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初的“舉國軍備”

2014-12-05 14:36:04

  早在開港前的1791年,林子平(1787—1791年)就自籌經費雕版印刷出版了《海國兵談》,成為日本近代最早參考西洋兵書的軍事政策,為日本的近代軍事理論,特別是對海軍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但從荷蘭船大炮的草圖看,當時日本對西方列強軍事裝備的了解相當粗鄙[日]矢?氲牢鬧?骸督??氈兢沃厣讨髁x思想研究》,禦茶の水???003年版,第105頁。。

  明治政府成立以前,幕府就進口了64艘(各藩多有進口,合計127艘)洋式艦船,同時建造了國產蒸汽軍艦“千代田形”。並從美國和荷蘭定制了“富士山丸”、“開陽丸”兩艘軍艦。其中2590噸的“開陽丸”,從一開始就是照著美國恐吓日本的“黑船”原封原樣訂購的。

明治維新前的所謂“工業”,幾乎都與軍備有關。佐賀藩的“三重津海軍所”、幕府的“長崎制鐵所”,以及更大規模的“橫須賀造船所”等,比比皆是。甲午海戰中,被稱為日本海軍中軍艦“三景艦”之一 (松島、嚴島、橋立是日本三大自然景點),當時最大的 “橋立”(1894年竣工,4217噸)號護衛巡洋艦,就是在“橫須賀造船所”自己建造的。

明治維新後,明治政府於1872年第二次引進法國軍事顧問團、1873年從英國引進“道格拉斯教官團”。並從1883年開始實行《八年軍備計劃》,將國家預算的20%以上(最高年份超過35%)用於擴軍備戰。日本雖然在拼盡全力擴充軍備,但財政狀況也一直相當吃緊,導致日本海軍從1870年就提出的“建造200艘戰艦”的計劃,一再擱淺或推遲。

甲午戰前,日本國内很少有人認為一定可以戰勝中國,家住上州沼田的日本著名作家生方敏郎(是時12歲)回憶:“當時的日本人,可沒有誰敢自負地說要比過中國人,我們只奢望不要太落後於中國就好了。”(《明治大正見聞錄》)

  日本最初的“舉國軍備”,也主要是為了抵禦外強、保家衛國。但進攻台灣、朝鮮和甲午戰後,日本通過戰争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戰争反而成了日本通過對外擴張實現財富增長的“生財之道”。於是“強兵”(戰争)就成了“富國”的有效手段。甲午戰後,《馬關條約》中國的戰争賠款成了日本擴軍備戰的及時雨:甲午賠款2?3億兩白銀,其中22%償還戰争費用和借債,其餘63%用於擴充軍隊,只有15%用於其他如制鐵所(八幡制鐵所)設立費、運輸通信費、帝室禦料、救災·教育基金等。日本的甲午戰争費用2?33億日元,戰争賠款約3?6億日元,利潤率高達55%。

  在日本著名思想史學家野鹿正直看來:甲午戰争後,日本國民由原先“極端的自卑”轉為“極端的自負”,產生了一種以“強國”自居的“大國民”、“大民族”意識。以甲午戰争為界,幕末以來只停留在知識階層的蔑視中國的意識,已經完全滲透到一般國民之中(《思想史論集》)。

  在籌建海軍的募捐活動中,明治睦仁天皇決定為了節約每一分錢用於軍備,從1893年起天皇“每天少吃一餐”,將節省下來的錢每年捐出30萬日元(差不多相當於30萬兩中國白銀)用來購買軍艦、擴建海軍。同時從公務員的薪水中抽出10%,補充造艦費用。到甲午戰前的1890年,日本海軍2000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已經可與2000噸位以上的戰艦7艘,總噸位27000多噸的北洋水師決一雌雄。並在戰争中動員了陸軍7個師團,計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到海外實際參戰。

  戰前,日本海軍就設定了擊敗清國北洋艦隊主力艦“定遠”、“鎮遠”的目標。國家發行海軍公債1000萬日圓,增加建造“松島”、“橋立”、“嚴島”三艘松島級國產戰艦,裝備口徑32厘米、炮身長12米大炮。

本文摘自《日出日落》


   120年前中國在甲午戰争中的慘敗,把日本推上了軍國主義和對外擴張的不歸路,當時的日本如旭日東升,中國則一步步夕陽日下。 120年後的今天,中國連續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從2002年起GDP總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日本經濟卻步履闌珊、踏步不前。世界經濟格局的版圖,將為之改寫。 不論日本還是中國,在人種、文化、傳統、習俗、哲學、宗教等幾乎所有方面,都沒有任何根本的改變。喜鵲還是喜鵲;鳳凰還是鳳凰。那麼,在120年中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力消長,怎麼會如此天地翻覆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