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得起老

2014-12-19 16:25:00

  傳統養老方式已經出現斷層

  初次收入分配中,政府的用武之地不多,我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於二次分配上,希望政府在社會保障上有動作,保證民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這也是變相地增加民衆財富,實現還富於民。

  養老,這個我們每個人都躲不過的宿命,必將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財富格局。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

  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

  ……

  歌曲《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中提及的浪漫是件奢侈品,尤其褪去青春外衣的老來浪漫,於世俗的煙火中,暢想“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總透出一些底氣不足的怯場。變老,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臨的生命危機,我們必須未雨綢缪,積累一定的財富,以化解這一避無可避的危機。

  是否養得起老,這是年老者走過當下場景,年輕人步入未來圖景,註定躲不過的宿命。不過,對於很多人,未來是一道模棱兩可的命題,也是一個“一萬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處世哲學。不過,越來越多的人義正言辭地提醒——養老,沒那麼簡單,人們無法“淡定”。

  流行的說法是“三十年後每天吃盒飯還需100萬”,沒有權威出處,看似空穴來風,卻風靡一時。

  現在一般盒飯的市場價格接近10元,但盒飯的價格是會隨著通貨膨脹而不斷上升。假設以4%通脹率計算,三十年後的盒飯每盒要漲到32元左右。一日三餐都是盒飯,一天下來每個人約需100元。僅僅30年的盒飯錢每個人就要100多萬元。夫妻雙方就需要200多萬元,當然這只是最低標準,實際生活還遠不止這些,醫療費、娛樂費更高。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鐘偉在2010年初扔下的預言炸彈比“100萬元吃盒飯”更有殺傷力——“2027年退休的職工,在京、滬、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預備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

  當然,一波又一波的老齡化浪潮,也在影響整個中國的財富格局。

  老齡化的報道鋪天蓋地而來,每一組更新的數據都讓人心生隐隐不安。2011年8月24日-26日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提供了多個數據: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為1.19億,占總人口的8.87%。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報告還預測,2014年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2億,2025年達到3億,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30%。

  老齡化撲面而來,可怕的是,現有的養老機制已經出現斷層。家庭是贍養老人的傳統載體,但由於計劃生育的實施,整個家庭結構也在洗牌,出現一對夫妻需要贍養兩個甚至四個老人的現象,無論是從經濟贍養還是情感照顧上,都遠遠超出這對夫妻的承受能力。人們越來越對這種約定俗成的家庭養老恐慌,反哺的鍊條愈加脆弱。

  養老是個龐大的經濟命題,並非吃飽穿暖那麼簡單。隨著生命火車越來越慢,老人的健康每況愈下,稍有不慎,就可能生病,這才是養老花銷的大頭……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等一系列費用接踵而來。而且,有些患病老人長期卧病在床,其子女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家庭上,影響其事業受損,整個家庭的經濟能力再次下挫。

  養老金缺口是塊心病

  “養兒防老”這一預防年老危機的生命管理方式漸成明日黃花,人們逐漸從更宏觀的層次——社會尋找解救之道,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應付養老提供的第一道安全閥。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始於1997年,職工的養老金主要由於個人賬戶養老金(由企業和個人繳納)和基礎養老金(為各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20%,由企業依照個人工資總額的5%繳納)兩部分組成。

  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也需堅持“第一時間原則”,即越早越高,1997年顯然有些晚了,這會形成較大的歷史欠賬。因為以養老保障制度實施為時間點,這個時間點已經有大批退休的員工和參加工作的在職人員,他們並未進行繳費積累,但仍要享受養老保險,前期的缺失的資金只能讓社會和後來的繳納者承擔,導致養老金出現缺口。

  今天的養老困局,是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現在我們只能用“拆現在的東牆補過去的西牆”,但養老金的缺口仍然存在。2010年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3420億元,全年基金總支出10555億元。這一年,還有相當數量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如有遼甯、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湖北和湖南等7個省市地方財政對養老金的補助超過20億元,其中上海市更是高達107億。

  盡管中國養老保險制度逐漸從現收現付向部分積累轉變,但個人賬戶仍是名存實亡,“空賬”現象仍是常態。這一代人的養老責任,仍然由下一代承擔,如此代際循環能實現良性運?,是建立在代際之間人數相當的基礎上。目前在中國,盡管養老保險覆蓋率有所提高和保障水平提高很快,但由於基數大,養老保險仍處於低覆蓋率。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僅為2.6億人,農村新農保的覆蓋面僅為1.43億人左右。

  隨著覆蓋人數的不斷擴大,以及老齡化撲面而來,而下一代人數較少,他們的個人賬戶,根本無法承擔過於兇猛的上一代養老需求。

  因而,財力不足仍然是阻礙養老保障體系迅速開枝散葉的最常用的理由。根據勞動部門測算,以當前的社會保障制度為標準,從2025年起,中國政府將每年需要拿出5000億—14000億元人民幣用於維持城市退休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障。

  由於中國老齡化的急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人口紅利正逐漸變為人口負債。

  中國應充分抓住人口紅利尚未結束的黃金時期,多方補充財力,把欠賬補上。政府在填補養老金缺口的中扮演的不是救火隊員,哪裡出現虧空就臨時提供不久補貼。這種財政兜底式的補黑洞做法,顯然缺乏長效性與計劃性,政府需要改變救火隊員的角色,而應該出台預算性的財政制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填補虧空。

  填補虧空,說到底,就是為養老保險的繳納繳納尋找下家。中國老齡化帶來的殘酷考研時,交錢的下家越來越少,用錢的上家越來越多,如何合理地填補虧空?

  一種策略是提高退休年齡,這項政策被看做一箭雙雕,既能推遲參保者領取養老金的時間,還能增加工作時間和繳納養老金的數額。延遲退休對中國,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中國的老齡社會已經到來,我們的人口紅利也基本上用盡了,所以無論有多少反對的聲音,估計未來三到五年,延遲退休將逐步開始實施。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延遲退休,但其實我們已經在開始這樣做了,比如對一些知識分子、一些醫生、一些老師,在他們退休以後又返聘回去,這實際上跟延遲退休異曲同工,否則也是對勞 動力的一種浪費。當然,我們也要分行業的不同,職業的不同,分步實施。

  國有資產劃撥以及財政補貼,也是人們争論的填補資金黑洞的熱門候選,可以考慮將大量國有資產、土地出讓金收入納入社保體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建議,“中央統籌國民化”結構:“由中央統籌支付國民基礎養老金,就是能讓人吃飯的那部分錢,當有人想放棄這種待遇時,應該給予其獎勵證書。但這部分錢的比例不應太高,達到上一年人均消費的50%就可以了。我曾經算過,這部分錢相當於一點五到兩個百分點的GDP。這個結構在理論上能夠讓我們老有所養。”

  國有資產的盤子很大,每年的收益也不低,全國人民都是國有資產的股東,但我們這些股東徒有虛名,很難享有分紅。通過將國有資產社保化,既為人民享有國有資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渠道,又解決了資金缺口不足的問題,一舉兩得。

  誰能為你的未來買單?

  讓很多人遺憾的是,中國的養老保障制度並不是全能式的,只能保證最基本的生活,而歐洲的高福利模式則讓不少國人“羨慕嫉妒恨”。

  在中國,社會保障只能保證最基本的生活,如果僅靠高福利就能享清福,老來獲得大筆保障金,恐怕不現實。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決定的,中國人口多,又是發展中國家,財富盤子看著大,但被切割的次數也多,用於社會保障支出的那部分財富根本無力承擔全民的高福利。事實上,不但養老如此,包括教育、醫療、住房等,國家也不可能大包大攬。

  而且,金融危機以來,高福利國家凸顯了不少問題,如激勵制度匮乏,“懶漢增加”,政府財政赤字,整個國家活力不足等。

  年老要想過上體面而又尊嚴的生活,還需雙管齊下,搭建由社保和個人儲蓄組成的雙層養老金字塔。

  其中社保為底層,由政府主導的養老保障,為最基礎的保障,能夠保證人們最起碼的衣食住行,雖然不能錦衣玉食,卻能保證人們不至於因為年老失去勞動能力,而露宿街頭。社保方面除了資金池子不夠大,還存在一個重要的漏洞是不公平現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與企業職工社會化養老保險制度不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就能獲得豐厚的,其性價比遠遠高於企業職工養老金,養老金並軌制已是大勢所趨。

  作為歷史遺留問題,養老金雙軌制採取“大踏步”的改革並不現實,“老方法”和“新方法”會並存一段時間,所以雙軌制的問題還要長期存在。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應該採取“以時間換空間”的辦法,新人用新辦法,老人用老辦法,分步解決。

  我們應該相信,雖然政府的變革不是面面俱到的,在某些時候會偏重某些階層,在另一些時候會偏重另一些資本,而民生將會是最終的落腳點。盡管今天的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種種漏洞,也有不盡人意之處,養老社會保障這張大網會逐漸從覆蓋一部分得利者,蔓延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直到“社網恢恢,疏而不漏”。

  大到一個國家、政府要懂得危機管理,小到個人更要學會未雨綢缪。我們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於政府與社會,個人更應未雨綢缪。

  養老要早規劃,不要等到五十歲或者六十歲臨時抱佛腳。退休規劃的完善與否,決定了你是否能在退休後過上舒適的生活。如果從30歲開始,你還有25到30年?時間來準備退休後的生活。如果太晚了,即使你的每月投資有最大限度的回報,由於時間的原因,你的退休基金積累金額可能都不夠供你晚年舒適悠閑的生活。

  懂得適度投資,科學理財。如果你單純採用銀行儲蓄的方式積攢退休基金,銀行利率較低,再加上通貨膨脹,導致你存在銀行裡的錢年年都在貶值,那麼三十年後你本用來支付一週生活開支的預算還不足以購買一餐盒飯。因而,可以考慮退休資金中拿出一部分進行投資,譬如股市、基金以及保險等。

  面對未來不可避免的現實——變老,我們必須未雨綢缪。

  政府層面需銳意改革養老制度,應保證從容應對白發浪潮到來時的挑戰;同時,我們每個人更要懂得提前切割危機,早預防早規劃早創富,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本文摘自《中國如何切割危機》


   “大變局,中國怎麼辦?”無論哪個話題都是宏大叙事,如果從經濟學、金融學、政治學、國際關系學等角度,恐怕幾本書都難窮盡,一本書又如何能面面俱到? 不妨換個角度,這些深奧、複雜甚至在平常人看來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只不過是手段,我們利用這些手段獲得緣由、結果,至於如何解決危機,如果站在危機管理的角度,反而能迎刃而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