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争無時不在,競争無處不存
我的觀點明確:永遠不要說世界上沒有競争,永遠不要說世界上競争不激烈。競争無時不在,無處不存,而且從來都是激烈的。競争是與稀缺性相伴而生的;只要存在稀缺性,那麼在任何一個非魯濱孫一人的世界裡,就總是包含著激烈的競争。
市場經濟下,不在競争中成長,就在競争中死亡。在美國,每天有大量的中小企業誕生,又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倒閉,還有大中型企業在進行兼並重組。競争激烈嗎?不錯,很激烈。但是,是不是計劃體制下競争就不激烈或者缺乏競争呢?全然不是。君不見黎民百姓,提幹評職稱的時候,那風景你們不是沒有見過或聽說過的,十八般武藝都使出來了,這不是競争又是什麼?在班級裡,你想比大家學習好,大家也都這麼想,這也是競争。就是在溫馨的家裡,競争也無時不在。丈夫和妻子要同情敵競争;兄弟姐妹之間也是要競争的,不然,為什麼爸爸寵愛妹妹勝過了愛自己?
壟斷就沒有競争了嗎?錯了,因為每個人都在競争壟斷的權力。
我們知道,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出工不出力的情況非常普遍。出工不出力,就是偷懶了。你們說偷懶是不是競争呢?一般的看法,偷懶是缺乏競争的表現,當然不是競争。但我的看法不同。偷懶也是競争,那是在競争閑暇。偷懶是要消耗心智的,要不然,為什麼他偷著懶了,你卻沒有偷著懶?為什麼他幹了輕松的活,你卻幹了又髒又重的活?
重要的是什麼樣的競争
既然競争無時不在,無處不存,並且從來都是激烈的,那麼經濟績效良莠不齊就不是有沒有競争的問題了,也不是競争激烈還是不激烈的問題了,而是因為有的競争是生產性的、租值增值的競争,有的競争是非生產性的、租值消散的競争。
是的,競争方式不同是經濟績效良莠不齊的根本原因。
以“孩子們争搶李子的故事”說事吧。樹上結滿了鮮甜可口的李子。孩子們蜂擁而至,争先恐後甚至以武力去獲得這些李子。這是競争,而且是非生產性的、租值消散的競争。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能頭破血流,起碼在某種程度上要付出勞力的代價。但這代價對誰也沒有好處,李子的價值被這代價抵消了。
當然,孩子們也可以以出價高低來分配李子。誰出的價錢高,誰就獲得李子。這也是競争,但這競争是生產性的、租值增值的,因為買李子的錢不是白來的。錢是一定要賺回來的,要賺錢便必定要對社會有貢獻,而他的貢獻起碼要相當於李子的價值。這競争不僅不會減低李子的價值,還鼓勵你創造出至少相當於李子價值的其他價值。
不難想象,前者經濟社會即便不是一貧如洗,也是民不聊生;後者經濟社會即使不是欣欣向榮,也斷不會差到哪裡去。競争的方式不相同,經濟的福利水平何止天壤之別!
決定勝負的準則不同,競争方式就不一樣
那麼,競争方式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答曰:勝負準則。決定勝負的準則不同,競争的方式就不一樣。如果決定勝負的準則是“先來者得”,那麼蜂擁而至、甚至以武力去獲得李子就是當然的選擇。如果決定勝負的準則是“價高者得”,那麼競争的方式就是努力創造財富。因為降低成本、開發新產品和發現新市場是創造財富的好辦法,所以在這樣的勝負準則下,降低成本、開發新產品和發現新市場就會蔚然成風。如果決定勝負的準則是“漂亮者得”,那麼競争的方式就是把雙眼皮拉長,把粉脂塗厚。如果決定勝負的準則是“官大者得”,那麼人們就會不顧自己的比較優勢,擠向通往官場的獨木橋。這些可不是異想天開。這些準則,我們的社會在不同場合或多或少會有所使用。甚至,我們還可能以人口多少來決定勝負。
當年農村人口增長飛快。馬寅初調侃說:“因為農村沒有電,農民沒有夜生活,吃了飯就上床睡覺,所以人口增長就快。”這說法遭到了毛澤東主席的嚴厲批評。毛主席批評得“好”呀。我生長在農村,我是深知為什麼農村人口增長那麼快的。
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之下,農民分糧一要看工分的高低,二要看家庭人口的多少。每個人要確保一份基本口糧,除去了上交國家的公糧和基本口糧,餘下的糧食才用來計算工分的分值。由於單位工分的含糧量很低,一個家庭糧食的多少就主要決定於人口的多少。當年我們家五口人,不管父親多麼勤勞,糧食怎麼也趕不上8口人的隔壁鄰家。
那時候,上學、就醫基本上不要錢。看病只需交一角錢的挂號費,上學只需交2至5元的學費。我讀高中的時候,交20元,學校不但提供我們住宿的房子(被子當然是自己帶了),免費發放課本和作業本,還每天三頓免費給我們蒸飯,保證我們每個月吃一頓肉。想想看,給定這樣的準則,為什麼不多要孩子呢?這和當今很不相同。今天,一看孩子是用百元大鈔堆高的,我就不想要孩子了。今天你們沒有或者很少有兄弟姐妹,但我這個年齡段的人,不但有一大堆兄弟姐妹,更有數不清的堂兄妹、表兄妹。我有23個表兄妹,光是我小姨就生了9個孩子。
本文摘自《人人都是資本家》

文章緊扣時事熱點,深入淺出、針砭時弊,以獨特的角度分析中國經濟問題的結症所在。
餘額寶提高了社會融資成本?看病難、看病貴是市場化的錯?人操縱匯率可以解決就業?強拆乃是強拆本身的錯?自利是天下最大的道德?中國石油資源缺乏、需求旺盛因而油價應該高於美國?石油美元價格上漲國内成品油價就應該上漲?……
作者通過“政府與市場”“產權與合約”“股價、房價與通貨膨脹”“經濟與社會”四個方面,告訴你“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在哪裡,哪些事應該由市場做,哪些事應該由政府做”。作者並非要通過文章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希望能夠引起讀者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