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央視評論員呼籲取締餘額寶,理由是:餘額寶是“吸血鬼”,“嚴重拉高社會融資成本”,“沖擊國家經濟安全”。央行官員則呼籲對餘額寶提取法定準備金。這完全是不懂經濟邏輯和經濟歷史的胡說八道,危害極大,必須予以澄清。
餘額寶是什麼
對於不熟悉金融市場的人來說,餘額寶就像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收益率遠高於銀行存款利率,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存取便捷,成為專業知識不足的普通人投資理財的最佳方式。
餘額寶究竟是什麼?本質上它不過是一支貨幣市場基金。即使不是股民,大家對基金也一定有所耳聞。基金是人們為了克服專業知識不足和規模不經濟而發明的一種金融工具,散戶們把錢托付給投資水平更高的基金公司,由後者代為投資於各種證券,以獲取更高的收益。
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的基金就叫作貨幣市場基金。具體而言,貨幣市場基金主要購買短期的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等,以這些投資對象的利息作為主要收益。
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對象風險極低,回報率又比市場利率略高,流動性也比定期存款更好,因此它成為不追求很高回報的理財者最好的資金存放方式。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是僅次於股票基金的第二大基金類型,截至2013年,貨幣市場基金份額占全部基金的22?44%。
餘額寶依托天宏貨幣基金,把老百姓閑散的錢集中起來生利。其募集的錢又以大額存款的形式重新回到了銀行。餘額寶給大衆支付的高利息其實還是銀行支付的利息。因為它使收益率本來不能高的小額閑散資金獲得了較高的收益率,從而成為寶,被其主人取名“餘額寶”。
它的收益率為何高
老百姓把錢存入銀行,只能得到很少的利息,但是在電腦或者手機上動動手指,把錢轉入餘額寶,就可以獲得遠遠超過銀行定期存款的高利率。這到底是為什麼?
為什麼銀行只給個人儲戶很低的利息,卻給餘額寶高利息呢?
答案在於:規模經濟。同樣是拉存款,從餘額寶那裡拉100億元和從散戶那裡拉100億元,成本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天上。銀行之所以願意給餘額寶更高的收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餘額寶為他們節省了成本。這好比團購。商家之所以願意給團購更優惠的價格,是因為團購為商家節省了營銷費用,商家願意把這節省下來的費用,以折扣的形式部分返還給團購者。
因為吸收小額存款成本高,銀行就用高利率吸引大額存款。有人看到了商機,買下高利率的大額存單,然後出售給小額投資者。就這樣,小額投資者享有了大企業才能獲得的投資回報率。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從此誕生了。貨幣基金的歷史告訴我們,在貨幣基金誕生以前,銀行已經通過大額存單的方式主動提高存款利率。貨幣基金的誕生是建立在大額存單基礎之上的,如果銀行無意通過大額存單提升利率吸收存款,那麼貨幣基金也就根本不會出現。
餘額寶沖擊了什麼
我不否認,目前餘額寶的錢基本上來自銀行賬戶,這確實提高了銀行的融資成本。
但這不能成為禁止和取消餘額寶的理由。憑什麼對銀行造成沖擊就應該禁止?電腦打字對傳統鉛字打印造成了沖擊,是不是要禁止生產電腦?冰箱對冰塊制冷造成了沖擊,是不是要禁止生產冰箱?銀行可以限制自己的儲戶向餘額寶轉錢,但是不能反對別人搞餘額寶,也不能反對其他銀行對自己的儲戶向餘額寶轉錢大開綠燈。銀行可以限制自己的儲戶向餘額寶轉錢,但是也不能限制餘額寶以及任何人開辦銀行。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限制競争為底線。
降低銀行融資成本的辦法,不是禁止和取消餘額寶,而是進一步開放市場,也允許“餘額寶們”直接從儲戶吸儲。“餘額寶們”在競争中要勝出,就必須更加有效率。銀行要做的,是適應互聯網新技術,調整經營策略,優化實體店,開展金融創新,也供給“寶”,提供更好的“寶”。
表面上,市場被人分了去,變小了,但由於效率改善,市場會變大,每個人都更大了。我們看到的是,任何行業參與者越多,市場便越大,每個人都做大了。而不是相反的只有一個人玩,市場越來越大,這個唯一的玩家也越玩越大。長期看,談不上對銀行造成沖擊。
餘額寶沖擊了什麼?沖擊了銀行的壟斷經營,沖擊了存款利率管制。除了中國和朝鮮,還有哪個國家的銀行是靠利差過日子的?這種沖擊對於要面對世界競争的銀行不也是好事嗎?
它提高社會融資成本了嗎
退一步,就算餘額寶確實提升了銀行的負債成本,那也不會因此推高社會融資成本。
貸款利率由總資金量與社會投資回報率決定,前者主要由央行決定,後者由經濟狀況決定。餘額寶既沒有減少資金總量,也不能決定社會投資回報率,因此也就不能推高貸款利率。
銀行貸給企業的錢,利率是高是低,與其融資成本沒有關系。你撿了錢,會便宜地借給我嗎?100%利率借來的錢,能夠100%利率貸出去嗎?中國存在廣泛的“拉儲”現象,這種現象說明在利率管制下,中國的存款利率被嚴重低估了。這麼多年銀行低息從老百姓吸儲,貸款利率低了嗎?如果餘額寶真的推高了利率,那推高的部分也是銀行官僚體制造成的租值消耗部分。
餘額寶的出現,非但不會推高社會融資成本,反而會因為效率的提高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以我為例,沒有餘額寶的時候,口袋裡總要揣幾千塊的現金吧。但自從有了餘額寶,很少有超過千元的時候。何故?它高收益,提高了我持有現金的成本。它支付方便,平時我可以用支付寶或者信用卡消費,然後月底十分方便地把餘額寶中的錢轉出來還信用卡借款。大家都這樣行動,無疑有效增加了資金供給,有效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這只會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餘額寶高收益回報的是什麼
不要看餘額寶把分散的老百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轉存到銀行掙了大錢,就認為它不勞而獲,是吸血鬼。把分散的老百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是件容易的事情嗎?果真容易的話,為什麼銀行不賺這大錢,你不賺這大錢,而要等馬雲來撿這個便宜呢?
大家想一想,沒有互聯網和馬雲們搞起來的便捷支付創新,誰有本事把分散的老百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不是絕對不可能,而是集中起來的成本一定超過收益,無利可圖。
餘額寶、理財通等網絡投資其實都還是對接各種傳統基金的產品,在投資品種上並沒有創新可言。網絡投資的創新主要在於提供了便利渠道。準確地說,“阿裡”是投資渠道提供商,而不是投資產品提供商。因為它們提供的便利渠道,降低了集中分散的老百姓的閑散資金的成本。
這餘額寶的高收益,並不是馬雲金融創新的報酬,而是提供便捷投資渠道的報酬,或者說是互聯網創新的報酬。市場就是這樣奇妙地在定價,在這件事情上創新,在另一件事情上獲得回報。
現在問主張取締餘額寶的人:是主張取締貨幣基金呢,還是主張取締通過網絡來購買基金的便利性?現在很多基金公司都有網上直銷的渠道,是不是也要將基金公司的網上直銷取締?
該不該對餘額寶徵收法定準備金
央行官員稱,應該對餘額寶徵收法定準備金。不否認,由於餘額寶快速增長,資金大幅向餘額寶集聚,形成餘額寶存款。由於貨幣市場基金在銀行的存款是同業存款,目前不徵收法定準備金,因此從防範擠兌風險的角度看,應該徵收法定準備金。問題是,法定準備金繳存的基礎是存款,繳存的主體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對餘額寶徵收法定準備金,是指對貨幣市場基金本身徵收準備金呢,還是指對基金存入銀行的存款徵收準備金?
除貨幣市場基金外,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銀行表外理財等多種非存款類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存放在銀行的存款也是同業存款,目前也沒有受法定存款準備金管理,要不要一視同仁地對它們也徵收?當然應該一視同仁。考慮到這一點,如果要向餘額寶徵收法定準備金,也就等同於對基金等金融機構存入銀行的存款徵收準備金。
對其存入銀行的存款徵收法定準備金,餘額寶是不會介意的吧。
要求對餘額寶徵收準備金的另一個理由,是擔心巨額贖回的壓力。按照規定,貨幣市場基金的贖回實行T+1交易,也就是說,客戶在提交贖回申請的次日才能從市場上收回資金。但餘額寶實行T+0交易,可以即時向客戶兌現資金。這是需要餘額寶公司進行提前墊資的。
這意味著,如果出現擠兌,餘額寶的T+0交易可能將無法兌現。但是,由於其投資對象是銀行大額存款,基本不存在風險,客戶的資金總是可以收回的。如果說餘額寶出現了擠兌風險,那也就是銀行出現了擠兌風險。從世界角度來看,對貨幣市場基金徵收準備金的還沒有先例。
如何解決利率居高不下的問題
本來,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低風險、比銀行存款收益率稍高的金融產品,可是“餘額寶們”收益率都不低。原因何在?無他,整個市場“錢荒”,利率高昂。是的,不只是“餘額寶們”的收益率高,整個市場的利率都高。市場鬧“錢荒”,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最高甚至達到過28%。
按常理,錢荒和高利率是因為錢少,可中國當前卻不是。
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中國的M2在2008年還排不到世界第三,但是到2012年底,達到了97萬億元,是世界的1/4,是美國的1?5倍。現在是多少,早就超過107萬億元了吧。所以,絕對不可以說市場缺錢。天量貨幣供給下出現“錢荒”和高利率,這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貨幣不會均勻流向經濟的每個領域,而是首先流向包括房地產在内的資產市場,產生泡沫。當資產價格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地上漲的時候,又會產生更大的資金需求。其結果,愈是擴張貨幣,資產價格愈是狂漲而得不到控制,資金需求愈強,社會愈是缺錢,利率愈高。
M2主體是存款貨幣。一筆錢,我花出去變成你的收入和銀行存款,銀行貸給她,她花出去又變成他的收入和銀行存款,不斷下去,M2就膨脹起來。M2的巨幅膨脹,說明一筆錢被反複借貸,債權債務鍊被無限延伸。正常經營項目也有可能失敗。債權債務鍊無限延伸,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產生出龐大的債務,制造巨大的資金需求,造成錢荒和高利率。
5年前,你不知道理財產品吧?但今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把錢存銀行,銀行告訴你,它有理財產品,讓你買。這不是讓你把揣在他右兜的錢放到左兜嗎?幹嘛?因為這樣可以規避2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你存銀行100塊錢,銀行只能拿其中80塊錢貸款生息。變成理財產品,它就可以把100塊錢全部用來放貸了。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家庭、企業、社會,不會把所有錢都拿去貸款生息吧?可是我們就是這樣在做,你說這錢怎麼可能不緊張?
表現出來是“錢荒”和高利率,根源卻是錢多。2013年6月以前高利率是因泡沫化拉動,之後是因泡沫趨於破裂,還賬壓力大和企業在保命圖存。中國不經過痛苦的泡沫破裂和去槓桿化過程,利率不容易降下來。總理“穩貨幣、松市場”的想法好,不知道能不能堅持。
餘額寶會不會消失
美國支付業巨頭貝寶(PayPal)也曾經開發過類似餘額寶的貨幣市場基金,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受到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影響,收益率大跌,最終大幅虧損。目前,中國的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受到管制,這使市場協議的存款利率有充足的上浮空間。一旦市場利率掉頭大幅向下,或者存貸款利率差大幅縮小,難保餘額寶不會重蹈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覆轍。
餘額寶的存在依賴於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有足夠的差距。後者又有賴於政府管制存款利率和銀行壟斷經營。可以這樣說,餘額寶其實是政府管制存款利率和銀行壟斷經營的產物。
近些日子,各大銀行紛紛採取行動,工商銀行推出了與餘額寶類似的“現金寶”,中國銀行推出了差不多的“活期寶”,交通銀行則推出了“快溢通”,利率遠高於活期,都在5%以上。試問:倘若沒有餘額寶這條“鲶魚”起勁攪和,銀行活期儲蓄這潭死水,能泛起如此漣漪嗎?
餘額寶在事實上起到了打破政府存款利率管制和銀行壟斷經營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可能會悲壯地做了自己的掘墓人。所以,那些看不慣餘額寶的人們,你們應該推動打破存款利率管制,打破銀行壟斷經營。而我等老百姓,我們要虔誠地感謝餘額寶。沒有餘額寶,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享受5%的存款利率呢?
本文摘自《人人都是資本家》
房價、物價下不去,股價溺水上不來,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病難醫還少不了“紅包”……中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不少,作者卻為何說你我皆是“資本家”?這既是對人類社會進行的深刻剖析,也是給當今人們提出的啟示。
文章緊扣時事熱點,深入淺出、針砭時弊,以獨特的角度分析中國經濟問題的結症所在。
餘額寶提高了社會融資成本?看病難、看病貴是市場化的錯?人操縱匯率可以解決就業?強拆乃是強拆本身的錯?自利是天下最大的道德?中國石油資源缺乏、需求旺盛因而油價應該高於美國?石油美元價格上漲國内成品油價就應該上漲?……
作者通過“政府與市場”“產權與合約”“股價、房價與通貨膨脹”“經濟與社會”四個方面,告訴你“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在哪裡,哪些事應該由市場做,哪些事應該由政府做”。作者並非要通過文章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希望能夠引起讀者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