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我說了我這個公衆號只發方雨本人原創的文章,很多粗心大意的家夥忽略了“只”這個字,用甲方的口吻問我發軟文多少錢、做不做廣告、能不能推薦公衆號……在他們眼裡,好像自媒體就跟草根號一樣只能靠刊登廣告、發軟文來維持生命和呼吸。今天借著這個機會說說自媒體的商業變現途徑。我的態度很明確,廣告軟文之類的壓根就不是自媒體的唯一變現途徑,途徑有很多。
例如,一個人,他有豐富的酒店行業從業經驗,對酒店行業的發展、經營有獨特的見解,也有一定的行業影響力,具有相當的話語張力,那這個人去開個公衆號自然可以做到讓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喜歡看,初入行業者可以從這裡學習迅速成長,從業者可以從這裡看到行業動態,看到別的大衆媒體無法提供的行業精華内容,這個公衆號的價值不在於它的内容本身,而是這個公衆號所覆蓋的人群,這些人群才是它的核心價值所在。假設要召開一個酒店行業的峰會,那在它上面發一個會議信息所能帶來的影響絕對比盲人摸象般去報紙電視打廣告要好得多。同樣,有酒店開張想招人,用自媒體遠比去招聘網站上發招聘廣告要有效。這個自媒體可以做成酒店行業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垂直媒體,它的變現途徑應該很多,看看那些活得很滋潤還上市的垂直媒體就知道了。
最近經常出差,在飛機上我盯著漂亮的空姐又在想,如果空姐這個圈子有那麼幾個牛逼的人,分別做“空中麗人”“雲端生活”“飛翔的青春”等公衆號,圍繞空姐的工作生活、婚戀做内容:發佈一些能對空姐的工作有實際幫助的内容,例如怎麼對付色迷迷的頭等艙客人、脾氣暴躁的客人打架了怎麼辦等;對生活有實際幫助的内容如深圳新機場旁邊的美食、遙牆機場週邊的淘寶聖地等,圍繞這個人群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經營她們喜歡的内容,運營者本身在圈内又有影響力,那她所推薦的各種適合空姐這個人群的服務和產品都具有商業變現的可能。她推薦的護膚品、她推薦的衣服、她推薦的交友渠道、她推薦的箱包、她推薦的快消品、她推薦的汽車、她推薦的幼兒園都可以跟她合作。而且空姐這個人群收入還可以,是各類商家都想要争取的人群。透過這個人群喜愛的内容,聚攏空姐這個群體,所有空姐們用得上的用品對應的品牌商家都有跟她合作的可能。除了這個公衆號,基本上找不到比它更聚焦的媒體吧?而且她們的註意力非常稀缺,也就只有在地面的時候會上微信,圈子又小,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親戚、同事、姐妹、朋友、校友,圈子聚集度非常高,微信的私密性社交分享機制使話題内容很容易滲透這個圈子,跟在校大學生群體有得一拼。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早年報紙專欄火熱的時候,我記得看到過好幾個空姐在雜志報紙上有專欄,讓她們來做自媒體,市場空間很大。
又例如,糖尿病,相信得了這個病的人不少,那麼如果由幾個在糖尿病領域有豐富治療經驗的醫生、有些文字功底的醫科主任們來做自媒體,就可以高度覆蓋糖尿病患者這個人群。這個公衆號所推薦的藥物、醫院、診所是不是它可以商業變現的合作夥伴?它是不是可以砸掉很多沒有醫德的醫院的飯碗?因為它影響力大啊,只要把黑幕一揭,人盡皆知,膽敢對患者無良亂收費的民營醫院將乏人問津。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比很多所謂的健康網站的影響力、商業變現空間還要大吧?因為現在很多網站本身只是内容的單向推送,受衆模糊,交互性差,而基於微信的自媒體則解決了這些問題。通過與糖尿病患者的多頻互動,微信自媒體做的問卷調查所得出的結論至少比各種名頭大得多的機構的報告要強吧?那這份研究報告是不是很值錢,可以作為很多醫院、醫科大學、醫藥、醫生等研究的依據?因為它是來自這個人群最鮮活、最為一線的洞察與聲音的收集。它會不會砸掉很多健康類媒體的飯碗?假設所有病種都去延伸的話……
說完上述假設,再舉幾個例子。
現在很多人喜歡養狗,WeMeida(咱媒體)聯盟裡的著名賬號“狗日報”[ID(I Dentity的縮寫,身份標識號的意思):gouribao],目前已經有好幾萬喜歡狗、養狗的、對狗充滿無限熱愛的師奶們關註著這個公衆號。它的商業變現空間也很大,狗糧、寵物醫院、寵物玩具、寵物衣服乃至給狗狗找對象,都是它的可能商業變現途徑。圍繞狗狗的服務,圍繞養狗的人群,是不是有很大的挖掘潛力?中國至少接近一億人養狗。今年年初我在北京遇到一個揭陽老鄉,他目前經營的狗糧是天貓類目第一,月銷售額300多萬元。跟狗狗有關的服務商家跟“狗日報”合作的話,至少比去投放百度關鍵詞、比去投放寵物雜志硬廣要精準得多吧?再搞個狗狗選美大賽呢?或者狗峰會呢?是不是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而僅僅把眼光放在這個賬號本身,是想不到這點的。“狗日報”的微信公衆號内容诙諧幽默,特別容易引起養狗、愛狗人士的共鳴,公衆號維護者猛小蛇本人有9年多的豐富養狗經驗,玩起來輕車熟路。
本人摯友龔文祥(新浪微博ID:龔文祥),是電商圈熟知的自媒體人,通過微博和微信,他2013年一年的收入是他過去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好幾倍,經營成本很低,請個助理,樂哉悠哉地SOHO(在家辦公)就行了。中國大部分做電商的朋友都有關註他的公衆號,他的自媒體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他所影響的是電商人群,特別是傳統企業電商負責人。圍繞這個行業的很多服務都可以跟他合作,而且事實也證明確實如此。去年他的營業收入有100多萬元,今年的目標是營業收入200萬元,我相信很容易達到。他的變現方式是“培訓+自媒體公關傳播服務”,不少電商人透過他這個渠道找到工作,不少電商代運營公司透過他找到客戶,品牌公司的新聞透過他得以迅速傳播。發佈對電商人群有價值的信息,圍繞這個人群和電商行業提供服務和供需信息對接,其未來的商業變現空間依然很大。
和我一起寫了《微信終極秘籍》一書的《IT經理世界》的記者劉琪,也是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裡非常突出的一位,他的公衆號——劉琪的商業觀察(ID:liuqi-guancha)非常火,寫了《萬達的O2O野心》《家居電商革了誰的命》《淩致O2O探索》《海爾互聯網轉型》《優衣庫的O2O》《聯想的三堂互聯網轉型課》等重磅文章,引起廣大對電商有興趣的社會主流人士的極大關註,如果圍繞這些人群進行商業變現,其商業空間會不會很大?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基於行業,可以有IT行業、酒店管理行業、擔保行業、證券業、快遞行業、航空業、鐵路運輸行業、工程基建行業、地產行業、醫療行業、快消業、廣告業、服裝業……至少好幾百個行業吧,這些行業的意見領袖們都來玩自媒體的話,變現空間很大吧?
基於人群,空姐、程序員、設計人員、電商從業人員、餐飲從業人員、裝修從業人員、護士、公交車司機、保安、公務員,等等,圍繞人群的職業屬性,又可以做出很多自媒體了!
基於愛好的,養狗、閱讀、拳擊、遊泳、蹦極、野戰、集郵、蘋果手機(iPhone)、旅遊、看電影、聽音樂、逛街、高爾夫、羽毛球、籃球、足球、泡酒吧、唱歌、淘美食、喜歡帥哥男模的等,愛好也不少吧,是不是又可以細分出很多自媒體來?
基於疾病的,感冒、艾滋病、性病、糖尿病、老年癡呆症、兒童疾病;基於醫療的,男科、婦科、口腔科、神經科,如果也經營出自媒體矩陣的話,是不是又一個商業空間?
基於共同經歷的,我們都是華為人、騰訊人、聯想人、當過兵的、西班牙留過學的、加拿大生活的華人等,是不是也可以做這些人群的自媒體?會不會是另外一個人們未曾意識到的商業處女地?
把眼光放到這些分類所覆蓋的人群,針對公衆號所覆蓋的人群提供增值服務,推送讓用戶尖叫並樂於分享的内容,就不用擔心沒有讓你驚喜的商業空間了。因為你經營的不再是媒體,而是公衆號所覆蓋的人群所津津樂道的提供免費内容、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行業機構!跳出媒體的視角去做自媒體,自媒體的價值空間會很不一樣。
從這個角度來說,傳統媒體進行轉型,不是跟新媒體競争,而是跟每個行業的意見領袖競争,如果傳統媒體還沒有精衆營銷意識,沒有深入行業和人群的思維,局限於賣更多的硬廣,販賣更多版面,勒索點表面上是廣告費(實際上是保護費)的話,前途堪憂。我在給山東廣電全體微博、微信維護人分享時就說了,盡量不按照欄目營運自媒體,應該圍繞山東廣電的王牌節目、知名主持人、知名編導、知名編輯,圍繞行業,圍繞本地的人群,圍繞本地生活來經營自媒體矩陣,從這樣的角度切入和經營新媒體,彌補傳統媒體的短闆,用打造產品的思維來做的話,肯定會有“錢”途。簡單地把傳統媒體上的内容稍加摘抄就推送到公衆號上,這種簡單的内容複制和粗暴的PC端操作手法遷移只能是短期之舉,而非值得鼓勵的方向。
受衆變化了,過去看報紙、看電視、聽廣播有時是迫不得已,因為選擇空間實在有限,一旦各個細分領域的意見領袖和行業“大佬”們覺醒了,都能嫁接上自媒體運營能力的話,或者有機構幫他們建立自媒體,讓他們都來經營自媒體, 傳統媒體的末日就真的來臨了。用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具有充分的自主權,關註哪個賬號、取消關註哪個賬號,動動手指就搞定了。用戶對於大而全的泛泛的内容已經不關心,他們關註的是和自己緊密相關的内容。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不太看好只懂碼字、不懂用戶維護,只懂寫黑稿、公關稿的傳統媒體人轉型做自媒體。
不信你想想自己有什麼特長、愛好,想想是不是可以做成垂直領域的自媒體?自媒體的核心在於垂直、貼近、服務,垂直的内容方向貼近目標人群,圍繞目標人群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廣告軟文之類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自媒體的價值不在於内容本身,透過内容吸引住的人群才是它的價值所在。商業變現也應該從這個人群入手,圍繞著如何為這個人群提供服務、嫁接服務入手,而不是盯著這個賬號本身那些點擊率、浏覽量、轉發量進行簡單的流量變現和註意力變現。認為自媒體只有廣告、發軟文這些變現途徑的人只能說是腦袋短路、目光短淺。
自媒體將是所有傳統媒體的掘墓人。
方雨:WeMedia聯盟聯合創始人,微信愛好者,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移動電商講師兼多家企業新媒體營銷顧問,《玩轉微信實用攻略》聯合作者,《微信終極秘籍》核心作者,中央電視台唯一微信圈特邀嘉賓,香港衛視、深圳電視台長年特邀嘉賓,迄今已在《商界》《銷售與市場(渠道版)》《華夏酒報》等公開雜志發表微信應用文章20多篇,目前專註於微信實戰鑽研。微信公衆號:fyweiyingxiao。
本文摘自《自媒體紅利》
自媒體時代來了,一大批媒體人或者企業借助自媒體這股“東風”從幕後走向了前台,變成了意見領袖,變成了媒體明星!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根據獨立獲得的資訊對事物做出判斷。新興的自媒體使得原來處於新聞制造邊緣的受衆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成為很多有追求的人考慮的問題。
這本書就是基於這種需求,從自媒體一線人士手中收搜集到自媒體運營的獨門秘籍並將其匯總,觀點獨到,言之有物、案例豐富,兼具可讀性與可操作性,一冊在手,即可快速了解自媒體並且玩轉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