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工場”從2013年3月21日開始運營,現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O2O頂尖金融社群。其間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我們很願意與大家分享,希望對探索途中的同行者能夠有所啟發。
作為從業多年的資深媒體人,我們轉型做自媒體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2013年,傳統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已經非常明顯,無論是廣告額還是媒體人的薪酬待遇,與新媒體的差距都越來越大,傳統媒體人不得不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
二是微信的快速崛起,讓移動互聯潮猛烈襲來,這讓我們聯想到雷軍的“尋找風口”理論。我們隐約覺得,微信很可能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不能錯過的風口。所以,盡管當時沒有想得太清楚,還是毅然決定先結合自身所長,做一個面向金融人群的微信公衆號,不久又開始建設線上微信群。現在“阿爾法工場”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單靠口碑傳播已有20多萬訂閱用戶,線上微信群匯聚了2000多名以財經金融界高管為主體的群友,成為財經金融界影響力最大的自媒體,這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我們當初對微信“風口”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
傳統媒體人轉型做自媒體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在對用戶需求的把握、產品的開發與叠代、品牌形象的宣傳塑造以及與用戶的互動方面,原有的工作經驗都可以派得上用場。但劣勢也不能小觑。多數媒體人畢竟沒有實打實地做過企業,在企業的戰略方向選擇、運營模式的構建以及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自媒體的發展速度。
回頭看看,“阿爾法工場”能夠經歷風雨走到現在,並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自媒體,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一是風口來臨前早佈局。移動互聯網時代,產業生態圈概念日益深入人心,而以公衆號和微信群為載體的組織形式,恰是構建產業生態群的極佳方式。因此,在微信崛起之初,在多數人還沒完全看清的情況下,“阿爾法工場”迅速通過公衆號和微信群吸聚金融群體就占有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二是要有用戶至上的服務意識。“阿爾法工場”每天早上發佈四篇文章,雖數量有限,但制作卻花了很多精力。比如,我們每天要了解微信群内群友們的交流内容,看看大家當天最關註什麼話題,以此為線索通過多種渠道去找相關的“非公共知識”文章,這確保了公衆號的内容貼合時事熱點而又角度新穎。對於線上微信群内群友提出的多樣化需求,我們也會竭盡全力提供幫助。
三是要有很強的產品意識,並不斷叠代。阿爾法微信群在線交流活躍,目前20個群日均信息量達1000條以上,為目前業界黏性最強、消息傳播最快、探讨話題質量最高的微信群。這主要得益於“阿爾法工場”不斷針對群友需求推出實用性強的新產品。在阿爾法微信群建立初期,我們研究群友需求,開創性地舉辦“線上研究院”活動,不定期邀請行業大咖(在某一方面有能力的人)就熱點財經話題在微信群内以語音形式作分享講解;為幫助玩股票的群友交流操盤經驗和心得,“阿爾法工場”分別組建阿爾法股票擂台群和阿爾法股票備賽群,讓大家進行收益比賽並分享心得,包括後來“阿爾法工場”還推出免費的金融獵頭服務和線上項目微路演,也都是為了滿足群友們的多樣化需求。
2014年,根據不同行業群友的特殊需求,我們又對微信群進行升級,先後組建了由前複星地產控股副總裁康紅恩擔任垂直群主的地產金融群,由資深投資銀行家(前德隆系高管)王世渝、西南證券投行並購部負責人李陽和中植集團資本管理公司環保部總裁姜紅兵等擔任發起人的阿爾法並購重組群,由投資陌陌和錘子科技等項目的知名投資人鄭剛擔任垂直群主的阿爾法天使vc風投群,以及由移民多年且熟悉海外投資環境的資深金融人士許長忠擔任垂直群主的移民投資群。我們還將陸續設立藝術品投資群、醫療投資群以及與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合作的成長企業家群等多個垂直群。
四是心態要開放,不要急功近利。在公衆號和微信群的運營過程中,我們雖名為群主,但從未將自己視為管理者,而是將自己清楚地定位為全心全意的服務者。我們認為,這種中立的定位對保持“阿爾法工場”的公信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阿爾法工場”發展過程中,有不少風投希望與我們合作,很幸運我們保持了一定的定力,堅持了“做大、做強、做出影響力”的方針,避免了因為過早商業化而走偏走歪誤入歧途。走得越久,商業模式等問題才可能考慮得越透徹越長遠。
除了線上通過各種活動增加黏性,我們也非常重視通過線下活動來幫助大家相識、相知和撮合項目合作。2013年,“阿爾法工場”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舉行大型線下活動超過10場。其中,圍繞上海自貿區、十八屆三中全會主題組織的兩次較大規模的研讨會引發了業界關註,邀請到資深專家學者和投資人士進行專題講解研判,提前捕捉到投資機會。此外,我們也會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小型聚會。2014年4月18號,阿爾法高爾夫俱樂部正式成立,目前已先後在北京、上海、北戴河等地舉辦多場有資深金融人士參加的高爾夫球比賽。目前,“阿爾法工場”已經成為業内公認的人脈、項目、資金、信息匯聚的高端資本平台。
現在,我觀察到仍有不少人蜂擁進入自媒體。我個人的看法是,佈局自媒體的最佳時間節點已過,要想在多如牛毛且細分十足的自媒體中脫穎而出,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我建議新加入的自媒體人,一要對自己即將進入的領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豐富的資源積累,能夠提供有差異化的内容和服務;二要對自媒體站穩之後的未來發展、商業模式、自身價值有一個大概的判斷。自媒體只是一個出發點,未來是繼續在自媒體領域深耕,還是“鯉魚跳龍門”轉入其他商業領域,在戰略方向上要盡量清晰,並能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下去。
歐陽長徵:曾任新華社《財經國家週刊》總編輯助理、常務副主編,目前創業中。微信公衆號:阿爾法工場。
本文摘自《自媒體紅利》
自媒體時代來了,一大批媒體人或者企業借助自媒體這股“東風”從幕後走向了前台,變成了意見領袖,變成了媒體明星!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根據獨立獲得的資訊對事物做出判斷。新興的自媒體使得原來處於新聞制造邊緣的受衆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成為很多有追求的人考慮的問題。
這本書就是基於這種需求,從自媒體一線人士手中收搜集到自媒體運營的獨門秘籍並將其匯總,觀點獨到,言之有物、案例豐富,兼具可讀性與可操作性,一冊在手,即可快速了解自媒體並且玩轉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