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前段時間,我身患感冒,微信自媒體賬號停止更新數日。我從每日指點江山的亢奮狀態中抽離了出來,卧床在家無聊之餘,腦中反思,自媒體是不是到了該產品化的時候。
自媒體,半年内必進入淘汰期
說實話,我最早跑到微信上開公衆號時,壓根沒有“自媒體”這個概念,只圖一樂罷了。
如今,自媒體風氣大盛,連張朝陽都發微博看好自媒體,“如果有好的商業模式支撐,中國的媒體可以擺脫混沌的狀態”。我一不小心成了抓住潮流的人,純狗屎運。3個月過去,微信公衆號上積累了不少朋友,發了不少文章,但我總覺得缺了什麼。
讓我去翻以前做記者時的文章,我一篇都看不下去,因為内容太淺、太虛、太無力。
讓我去翻做自媒體的内容,我翻了幾篇後也看不下去了,因為内容太散。
自媒體的第一波熱潮差不多了,從前朝元老到毛頭小夥,從科技領域到吃喝玩樂,都在玩自媒體。
看到太多自媒體朋友,寫了幾篇文章,微信一群發,就草草了事。雖然自由隨性潇灑得不行,但總覺得,這是自媒體第一波浪潮,迎著風的豬都能飛。
不少朋友說,訂閱了一堆的自媒體賬號,已經積累600條未讀。
我估摸著,自媒體已經完成了普及的歷史任務,該進入第二波了。第二波的主題是淘汰,淘汰掉渾水摸魚、一夜暴發的家夥,我認為半年之内必應驗。
萬裡長跑,進入了第一個彎道。這時候,離商業化的終點線仍有很長一段距離,大家要做的是,如何把自媒體產品化,畢竟,剩者為王。
三個好的自媒體產品形態
如何產品化?概念性的東西就不說了,我就聊聊已經看到的好形態吧。
Ztalk@青龍老賊(Z_TALK)
我看到別人對他的最新推薦詞是“微信自媒體四大天王”,?澹?此?拇罂橥罰?故撬拇蠼鸶氈冉蝦鮮省?br/>
初期,老賊的成名迎合了微信的快速發展。我硬拉著他做了一場微信沙龍,他第一次做了演示稿軟件(PowerPoint,以下簡稱PPT),談了微信與大數據的概念,事後他把演講文章發到網上,轉發率很高。這讓做慣了碼農(埋頭寫代碼的人)的老賊第一次感到,有幹貨的文章可以更爽,於是從碼英文狀態切換到碼中文狀態了。
隨後,微信熱什麼,他就聊什麼。由於本身是碼農,對微信的理解的確超過裝腔作勢的媒體人。但那一波,他是亂拳打出的大片江山。
進入守江山的時期,老賊的轉型方式是,不做“磚家”,做老師。
從開始寫《微信公衆平台入門到精通》,至今已有18期(包括一個番外篇),從被我們嘲諷“太降格了”的微信公衆號註冊開始,一步步寫到我們“完全看不懂了”的今後如何用雲計算平台(Sina App Engine,以下簡稱SAE)玩分佈式存儲。
果然是碼農出身,天生有做產品的潛質,這一系列文章,應該是目前微信自媒體中最成熟的產品形態,用戶會追,出版社會搶,視頻網站會請。一炮打紅是狗屎運,一直大紅就靠頭腦了。
玩轉微信(studywechat)
“玩轉微信”是涅??重生的一個典型案例。
2014年3月28是分水嶺。3月28日前,這只是一個占了好名字的資訊集合公衆號,3月28日後,這是一個微信輕應用(Light App,簡稱LApp)圈的頭號媒體。
微信應用推薦,其實這是很多人一直想做的事情。礙於微信的規則,做一個App,内置一鍵關註功能的玩法被認定是失敗的,金山微信公衆號推薦應用的下架就是一個最好例子,這踩了微信的尾巴。
但推薦的需求肯定存在,畢竟有近億的微信公衆號,水越來越混,急需篩選。既然官方不做,那就民間做;既然技術不能做,那就媒體來做。
從推薦第一款微信應用開始,“玩轉微信”的模式就是清晰簡約的:兩段圖文,上半部分做功能性介紹+個人點評,下半部分由操盤人自訴運營心得。有功能,有故事,有評論,全齊活了。
教唱歌、呼呼收音機、掌上快遞、今夜酒店特價微信版、我要投訴、訂酒店、經典打折門票、人人獵頭、機情華強北、練口語……凡是被“玩轉微信”推薦的賬號,都能迅速從圈内自娛自樂,進入到大衆視野,這就是它的影響力。
運營者曾航有個很棒的說法:“做自媒體,必須明確是面向B(Business,企業)端還是面向C(Customer,消費者)端。”“玩轉微信”就是面向C端的自媒體產品。
微雜志(weixinzazhi)
出生第一天,“微雜志”就含著金湯匙。
知道微信小說的概念嗎?知道首部微信小說是在哪裡連載嗎?知道30個科技自媒體賬號都沒他粉絲多嗎?它就是“微雜志”。
獨占首部微信小說的名頭,“微雜志”的崛起就跟坐了火箭一樣快。“微雜志”的運作者NBC二當家既是微信小說的作者,又是微信小說裡的主角,偶爾還客串下公衆號背後的冷血老闆。
隨後的日子裡,除了微信小說,“微雜志”定期推送那些文藝得一塌糊塗的文章,“每一天微信,都深深觸及你的體溫”,絕不左右搖擺,絕不瞎扯科技時事那些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只關註“青春”“旅行”“愛情”“情書”“疼痛”這些關鍵詞。
如果我們把媒體的概念泛化,認可小說也是媒體的一種。那麼微信上的小說,至少在收費閱讀這件事情上,靠譜程度超過資訊點評類十條街。
我的產品化實驗
媒體出身的習慣讓我有種沖動,要做個實驗:設欄目。
我現在的構思是這樣的:
接地氣:非發燒友、非内幕達人、非知道分子,以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普通用戶身份,去講述我覺得一流的產品。
例如,之前推薦的打車應用線上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簡稱O2O)推廣模式,很接地氣。我還特想誇一誇“多看閱讀”,贊一贊“MIUI”。
不和氣:這是我的口號之一。既然我不靠寫作為生,我當然可以不谄媚、不虛僞、不客氣地說說那些互聯網破事。
例如,說微信不適合傳統媒體,聊新浪微博的暗黑過去,講傳統媒體的自大,都是我之前寫過的。接下來,準備說說社交電視的泡沫。
聚焦力:每隔一段時間,我會給自己出題目,集中關註某個領域,至少持續一個月。
例如,我接下來準備寫移動互聯網的“杭州幫”,把杭州的移動互聯網企業都挖一圈,粗粗一算,至少有30家。
侃話題:這是微信的特色。如果一天到晚只是推送文章,那是傻媒體對微信的理解,互動起來才是微信的核心。我準備每週末的時候,花兩小時“坐台”,每次抛一個話題,和大家在線讨論交流,領域包括新媒體和移動互聯網,不沾風月。
我不看好的自媒體形態
好的產品總有各自的特色,壞的產品總是驚人的相似。
我最不看好的自媒體產品形態是:一文而紅後,後繼無力;無法用三個詞描述目標人群的形象;無法用三個詞描述自己的媒體形象;不花時間互動,高高在上;啥都能扯,走上人生導師的歧途。
我堅持我的想法:自媒體的淘汰期馬上會出現,產品化的自媒體才能被剩下。
用許維同學前兩天的標題來做結尾:小而美,小才美。
潘越飛:浙江杭州人,曾任《錢江晚報》媒體融合部記者,目前為搜狐IT主編,是成功的自媒體人——?潘恐械木?ⅰN⑿毆?诤牛號嗽椒傘?br/>
本文摘自《自媒體紅利》
自媒體時代來了,一大批媒體人或者企業借助自媒體這股“東風”從幕後走向了前台,變成了意見領袖,變成了媒體明星!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根據獨立獲得的資訊對事物做出判斷。新興的自媒體使得原來處於新聞制造邊緣的受衆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成為很多有追求的人考慮的問題。
這本書就是基於這種需求,從自媒體一線人士手中收搜集到自媒體運營的獨門秘籍並將其匯總,觀點獨到,言之有物、案例豐富,兼具可讀性與可操作性,一冊在手,即可快速了解自媒體並且玩轉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