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音:自媒體運營者的五個教訓

2015-01-30 15:12:30

  “羅輯思維”的成功,我今天就不講了,主要講教訓。在整個運作過程中,我們犯了很多錯誤,得到很多教訓,我甚至覺得教訓比經驗還多,希望對大家做新媒體有一點點幫助。以下是我總結的五點教訓。

  教訓之一:沒想清楚就做App

  在剛開始做“羅輯思維”時,我們就提出做App(Application,應用程序),當時好像不做這個就不叫移動互聯網。於是我們就投錢做了App,找了最好的團隊去做這個事。但是後來發現,我們越往前走一步,就越覺得我們根本不需要App這個東西。

  為什麼呢?這其實是用戶的決定。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在微信上全部能完成,沒有理由再去下載一個App。有數據顯示,微信現在已經占據了大家使用手機時間的80%左右,而絕大多數人的App,即使下載後都很少打開。

  2012年我們做App的時候,根本沒有想清楚背後的產品邏輯,所以做App的投資算是“沉沒成本”了。我們唯一慶幸的是,當初決定除了做視頻、App以外,還同時做微信公衆號。現在看來,除了優酷的視頻,微信公衆號已經成為“羅輯思維”的另外一條腿。

  也許將來我們還可能去做App、網站或者其他東西,但我們絕對不會僅僅把“羅輯思維”脫口秀的内容直接搬到App上面。很多傳統媒體去做App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它們只是簡單地將報紙或雜志上的内容直接搬到App上去。用戶為什麼要關註它呢?沒有理由!

  教訓之二:不理解合作平台的邏輯

  自媒體有很多的平台,比如說百度、騰訊、搜狐等都有平台。這些平台都已經很大、很成熟了。我不認為依附那些平台有什麼可恥的,但是,永遠不要只跟某一家平台綁定。

  第二個教訓跟平台有關系。我們在跟平台合作時發現,因為你不是平台的“親生兒子”,所以它會對你不聞不問。它能給你一些支持,那也是因為你帶給了他價值。我覺得這個不要怨恨,要有感恩的心,要感謝平台給我們支持和鼓勵。有一段時間,我們感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於是我們在視頻裡面放了廣告,這個事情突然就變得嚴重了。因為跟我們合作的是内容部門,但平台裡更強勢的是商務廣告部門,這樣做其實是觸犯了他們的利益,這導致合作要暫緩、暫停。

  後來我們讨論,要不要離開這個平台,去和其他平台合作。但發現,其實所有平台都是一樣的——我們先不要問平台能給你帶來什麼價值,要先問你能為這個平台帶來什麼價值。

  後來合作時就發現,每當我們很努力地為平台創造價值的時候,平台就會給我們更多。如果我們老想從平台拿到超乎尋常的價值,結果就是雙方都會很不舒服。要充分理解平台的邏輯。所以我們變成一個對平台非常配合的自媒體,平台也越來越支持我們的發展。

  教訓之三:患上“第二產品綜合症”

  “羅輯思維”做到第六個月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懂了,可以迅速複制經驗去做另外一個產品了。結果發現,複制經驗去做另外一個產品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想象,它包括對人的理解、對產品的理解。

  “羅輯思維”其實就是一個產品,而產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尤其是圍繞人來構建一件產品,其實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我們還是挺笨的,我們沒有打造一個完全不依賴於人的產品。我們不應該一下子做很多事情,而是盡可能在一個事情上多琢磨。

  教訓之四:要自由,不要捆綁

  “羅輯思維”開始是一個明星和一個經紀人的模式。這個模式是工業時代的模式,它其實是希望用一種契約的方式彼此捆綁,本質上有一種不安全感。它有很多問題,比如:明星和經紀人互相抛棄的現象很常見——如果明星不夠努力,會被經紀人抛棄;如果明星太努力,會把經紀人抛棄。老實說,我們已經有了新的合作模式。

  “羅輯思維”一直在講自由人的自由聯合。只有大家覺得自由的時候,彼此間的連接才牢固;如果大家覺得不自由,就沒有安全感,彼此連接就會變得很脆弱。

  教訓之五:妄念太多

  做“羅輯思維”時,老吳(指吳聲)、老羅(指羅振宇)和我在一起,三個“最強大腦”會不斷蹦出很多新的想法,我們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但其實你的人力、物力,你的資源分配,才決定了你能做多少事情。

  前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我們妄念太多,太想得到一些東西,結果發現,那個是不對的。我前一陣有特別強烈的焦慮,因為我老覺得我們要做很多事情,而這些事情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能力,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回到我們的初心,到底用戶需要的是什麼?所以最近我們在做減法,要消除這些妄念,盡可能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你得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知止而後定,知道定的人才會安,知道安的人才能靜,靜了以後才能思考,思考以後才能有所得。

  總結:做出一針捅破天的東西

  從商業邏輯來說,我們做出一個東西,可以抵你做所有的事情,一個事情上就可以延伸出所有的事情。“羅輯思維”要做的是一針捅破天的東西,或者是一劍封喉的東西。

  創業者會不自覺地追求不確定性,覺得自己做的東西有無限可能,但對投資人來說,你的商業邏輯一定要是確定性的。你越有無限可能時,他越要問你最有可能實現的是哪個。

  你會發現互聯網的邏輯看似很奇怪,比如騰訊做社交產品可能不賺錢,它賺錢的都是其他的事情,但是它如果不做社交這個東西,其他的東西就掙不到錢。我們想做一個社群,你問“這個社群有什麼用呢?”我也不知道。我想QQ也不會知道它今天要做的事情。

  過早想商業化其實就是妄念——你越想掙錢,那麼掙的都是短期的錢,都是現在的錢。其實還是要找一針捅破天的那個東西,我們還在找,這個過程挺痛苦。

  思考線

  粉絲精度

  微博時代的粉絲量,在移動端同樣成了不少人衡量該微博、微信公衆號的主要價值之一,他們會認為粉絲量達到一定數目之後很牛,而公衆號運營者自己則認為,自己的訂閱量達到XXX萬,完全超越某報紙或者雜志的發行量,於是,美其名曰:可以丢掉報紙、雜志、電視機了,看我的微信公衆號多厲害,閱讀量比它們多得多。

  他們在這裡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即粉絲精度。所謂粉絲精度,指的是關註某媒體或者自媒體號的用戶與該公衆號的匹配度。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該粉絲對訂閱的媒體號的忠誠度,另一個是該訂閱號所能影響的有哪些人。

  “量”和“量”的不同

  我這裡說的兩個“量”是數量和質量。數量是大家關心的,但是質量呢?又有多少運營者真正會關心這個問題?就算有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粉絲,但是這些粉絲的質量如何?是今天關註了明天又取消了,還是僅僅訂閱你的公衆號以後就取消關註,還是只是看看你公衆號的標題,又或者五秒鐘“掃射”完你花一天時間寫到吐血的“月經稿”?

  粉絲質量,包含個人色彩的主觀情感。高質量粉絲會耐心地看完你寫的每一篇文章,會認真關註你傳播的每一條信息,甚至對你發佈的每一條赤裸裸的廣告信息都不放過,因為這些信息對他是有用的,他們甚至會對你產生盲目的崇拜。

  這種高質量的粉絲是每個運營者夢寐以求的,多來一點兒吧,運營者希望能和這部分粉絲“擦出愛的火花”,在這激情燃燒的歲月裡,與粉絲們“深情相擁”,當上總經理,出任CEO(Chei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執行官),贏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從質量上來說,我不認為有多少運營者的高質量粉絲能破萬,至少和傳統媒體的那些用戶們、粉絲們相比,相差甚大。數量多並不代表質量高,一百萬的草根號並不少,但是能直接轉化為效益的能有多少呢?1%還是2%?

  “誰”和“誰”的不同

  媒體公衆號所影響的對象具體是哪些人?報紙、電視台、雜志等傳統媒體和微信公衆號訂閱者、微博賬號所影響的人是不同的,訂閱者、粉絲區別也甚大,一個掏20塊錢買雜志的粉絲和隨時會取消關註的粉絲也肯定會千差萬別。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兩者所影響的用戶群體的年齡、地域屬性、性別、性格等都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不能單純從訂閱者的數量來定義所有包含有媒體屬性產品的價值,這是很愚昧的表現。

  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催生了不少把移動互聯網平台當做媒體或者自媒體平台的個人或團體。和浮躁的移動互聯網一樣,當所有的移動互聯網信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呼嘯而過的時候(有自媒體人提到移動端、熱門話題甚至“活不過”兩天),這些個人以及團體也以殘暴的方式席卷整個移動端、微信的7億用戶,他們怎麼忍心看著自己“嘴裡”的肉跑掉呢?所以,比拼粉絲數量的時代到了,PC端比的是微博粉絲數量,移動端比的是微信公衆號訂閱者的數量。

  實際上這部分粉絲數量特別虛,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粉絲的質量如何,你的廣告投放上去,這些人會不會被影響到,有多少人在關註。而且這些粉絲是購買的,還是通過什麼渠道過來的也是一個問題。在“黑市”,“3元100個粉絲、8元500個粉絲”的廣告比比皆是。更高明的手法是通過加QQ群互相關註,即你關註我、我關註你,你相信這部分粉絲的質量嗎?給你幾萬個又能怎樣呢?

  無論是廣告投放還是與外人交流,市場上追求的都是粉絲數量。你有很多粉絲,好像很了不起似的,但這部分粉絲受你的控制嗎?你確定你的每一條信息都能影響到他嗎?

  能影響到的那部分粉絲才是根本,否則,只是自己面對微信自我安慰罷了。

  申音:中國創新商業與社會化傳播的思考行動者。曾服務於《中國青年報》《環球企業家》《中國企業家》等著名媒體,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並擔任央視《對話》《贏在中國》《首席夜話》《創新無限》《對手》和第一財經《中國經營者》《頭腦風暴》、浙江衛視《與卓越同行》等欄目及湖南衛視等電視台的特約策劃和嘉賓。

  2010年創辦NTA(New Trend Alliance)創新傳播,開創中國社會化傳播的先河,致力於構建基於社交網絡的營銷傳播。2012年,率先和羅振宇、程苓峰等著名人士合作,出品“羅輯思維”等,探索自媒體的未來發展與價值實現。微信公衆號:無。

  

本文摘自《自媒體紅利》


   自媒體時代來了,一大批媒體人或者企業借助自媒體這股“東風”從幕後走向了前台,變成了意見領袖,變成了媒體明星!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根據獨立獲得的資訊對事物做出判斷。新興的自媒體使得原來處於新聞制造邊緣的受衆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成為很多有追求的人考慮的問題。
這本書就是基於這種需求,從自媒體一線人士手中收搜集到自媒體運營的獨門秘籍並將其匯總,觀點獨到,言之有物、案例豐富,兼具可讀性與可操作性,一冊在手,即可快速了解自媒體並且玩轉自媒體。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