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徹底分解優秀員工的工作狀況

2015-02-26 15:15:56

  16 徹底分解優秀員工的工作狀況

  接下來,我將更進一步說明上一篇中提到的“行為分解”。

  無論是哪一種行業或職業,工作的内容(業務)都是由衆多“行為”所組成的,只要加以分解並條列出來,就能夠知道你應該教授的内容。

  當你在指導下屬工作(執行業務)時,應該分解的對象就是能夠順利完成工作、創造成果的員工的行為。

  因為能夠創造成果的人,會採取能夠創造成果的行動。舉例來說,如果公司裡有一名頂尖業務員,不妨仔細整理這名業務員每天的行為。

  例如他早上幾點到公司?在開始工作前做些什麼?打電話給客戶時如何打招呼?找不到負責人時怎麼留言?公文包裡都放什麼?比約定的時間提早多久抵達客戶的公司?交換名片時說些什麼?第一次和業務負責人見面時聊些什麼?拜訪記錄上又寫些什麼?要將所有重要的細節都條列出來。

  那麼,什麼又叫做徹底分解行為呢?為了讓各位能夠實際體驗,請大家嘗試分解以下兩個動作。第一是“將寶特瓶1裡的水倒進杯子”,第二是“穿T 恤”。

  這兩種行為都是我們經常做的事,但是請大家以“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這兩件事的人說明動作細節”的心情,詳細分解這兩項行為(提示:兩個動作都以“看寶特瓶或T 恤”開始,而以“放下寶特瓶或T 恤結 束 ”)。

  分解完畢之後,請大家比較一下解答(參考第162 頁)。

  大家看到分解出來的細項之多,或許會覺得很驚訝,但是為了讓完全不了解或是不會做的人,能夠完美呈現這兩個動作,就必須分解得這麼詳細。

  要將下屬的工作分解得這麼仔細或許很困難,所以一開始可以分解個大概,之後再將你認為重要的部分寫下來。

  等到習慣之後,再進行更詳細的分解。

  由於工作有各種不同的做法,因此最理想的分解方式,就是分解數名員工工作的情形。這麼一來,除了每個人特有的“行為”,也能夠確實掌握創造成果必備的“行為”。

  而條列寫出的重要項目,則可當作確認工作完成的“檢查清單”。

  只要能夠完整重現清單上列出的動作,任何人都能夠像優秀員工般創造出成果,而且只要有這份檢查清單,主管就能夠提醒下屬哪裡做得不錯,而哪裡又需要做重點練習。

  17 了解下屬知道什麼?能夠做什麼?

  在做好之前提到的檢查清單之後,接下來就要確認下屬對工作的了解,以及能力所及的程度。

  絕對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他應該知道什麼,或假設他應該辦得到。尤其是面對有經驗的下屬,例如從其他單位調來的員工,或已有工作經驗的新進人員,更應該逐一確認相關事項。

  我在前面第14篇中提到,要將教的内容區分為“知識”和“技術”兩種。首先,確認“知識”的部分,可採取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

  確認時可根據檢查清單,逐一詢問有關工作的專業用語(尤其是針對相關業界或部門),以及為了完成工作所需註意的重點。

  例如主管可以問下屬:“你聽說過××這個詞嗎?”(如果對方聽過的話)並接著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或者:“在接到某一類客戶投訴時,你應該將相關信息告知哪個部門?”可以請下屬以口頭或文字回答上述的問題。

  各位或許覺得這麼做很麻煩,但是只要做好一份檢查清單,無論是指導新進人員或有工作經驗的下屬,只要是同一份工作都可以派上用場。

  另一方面,在確認下屬的“技術”時,可利用角色扮演來模擬工作的實際狀況。此時,最重要的是根據檢查清單,事先確定“觀察重點”。我經常有機會到各大企業觀摩業務員的角色扮演課程,卻發現有不少主管只能提供類似“感覺還不錯”等含糊不清的回饋。

  如果在結束角色扮演之後,就要求下屬實際前往拜訪客戶,那必須在這個時候就教導他應該做的事。

  只要能夠掌握下屬“了解”和“辦得到”的事,再對照檢查清單,就能夠厘清應該指導下屬的内容。

  

本文摘自《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無論是交代部下做事,帶領團隊工作,或是與同事一起分工合作,如何輕松地讓對方做出你想要的結果,是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績效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書根據行為科學管理和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針對如何溝通、如何應對不同類型的員工、如何交代不同類型的工作内容、如何稱贊和訓斥等,這些帶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列出了55種引導別人行為的實用技術,讓你成為職場上的好老師,短時間内將身邊庸才變成得力左右手,讓該做的事情減少一大半!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