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歐美,中國人是不折不扣的中低收入者;比起朝鮮,中國人絕對是高富帥。因此,富裕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相互比較的結果。衡量一個國家及其人民是否富裕,一個基本的可比指標是人均國民收入。
其實,這些年平民(中低收入者)越來越讨厭“人均”這個概念。明明是黑壓壓的一堆一米六的窮人,混進來幾個一米八的高富帥,於是,大家就都平均成了一米七的富裕平民。冤枉歸冤枉,在衡量不同國家的居民收入水平上,“人均國民收入”是我們不得不使用的最主要的可比指標,也許這是統計學的悲哀。
中國的名義人均收入徘徊在世界第89位
名義收入就像你的工資條上的工資總額,實際收入就是單位打到你銀行卡上的實際金額。
世界銀行每年要對各國的人均國民收入進行統計,並根據收入差異將世界各國劃為4個檔次:高檔、中高檔、中低檔和低檔。在2012年,世界銀行對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做了統計分類,結果是:高檔國家的人均收入不少於12616美元;中高檔國家的人均收入是4086~12615美元;中低檔國家的人均收入是1036~4085美元;低檔國家人均收入為不高於1036美元。在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中,有61個國家屬於高檔,33個國家屬於低檔,99個國家屬於中檔和中低檔。
根據世界銀行2014年發佈的統計資料,在人均國民收入排名表上,最富的前10個國家的人均收入超過了5萬美元,排名前70位富國的人均收入超過了1萬美元。2013年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為5414美元,排在世界的第89位。就國際排名來說,中國屬於中偏低的水平,還沒有步入富裕國家的行列。
本文摘自《少數派的財富報告》
本書先是從社會經濟生活多方面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和反思了中國經濟改革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即金融壟斷和資本壟斷;再從中國貨幣發行機制、金融深化、融資制度和資本市場等多方面,分析了金融資本壟斷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制約和由此引起的社會貧富兩極分化。作者以通俗寫法和實例分析,將深奧的經濟金融理論和社會金融現象剖析還原得簡單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