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章 資產組合要和而不同

2015-04-13 17:14:06

  在宏觀經濟數據向好、IPO 延遲推出預期等各路利好聯合作用下,A 股的均值回歸、逢低吸納是否真的已經成熟?如果你有兩只大盤股基金、一只價值型基金、一只國際型基金,是否就代表你的投資組合已經多元化?巴菲特是如何運用“滾雪球”策略投資可口可樂並大賺100 億美元?

均值回歸下的選股邏輯

  有漲必有跌。這是數學、統計學甚至是物理學上都普遍適用的法則。應用到一組數字上時,“均值”這個詞語只是“平均數”另一個華麗名稱而已。“回歸”(Reversion)的意思是“倒轉或者回歸”,所以,“均值回歸”意味著隨著時間推移,一些事物通常會回歸它的平均值。用在投資上,“均值回歸”或“回歸均值”的概念是指,在幾個投資週期之後,大部分資產產生的收益通常是他們長期平均收益。

  例如,當20 世紀80 年代中後期的日本股票收益遠遠超出它們的長期平均收益時,從某個時刻起,這種收益越來越可能出現“均值回歸”,也就是收益接近甚至低於長期平均收益。從1989 ~ 2012 年晚期發生的情況證實了這一點。

  在20 世紀90 年代,美國股票市場,尤其是科技股,收益遠遠高出平均值。21 世紀伊始,它們出現“均值回歸”,而且在達到平均值之後還一直下降。高品質的債券在20 世紀90 年代最後幾年表現不佳,但是在2000 ~ 2012 年間,卻成為一種高收益的投資類型。

  每次一種資產類別朝一個方向偏擺得太多時,最後總會擺向另一個方向,唯一的差別是偏擺幅度和時間長短。關於“均值回歸”最難以琢磨的事情就是:高於平均值的收益什麼時候會接近或者低於其長期平均值,或者低於平均值的收益什麼時候能接近或者高於它們的平均值。

  金融史充分證明了判斷“收益持久度”和“收益回歸度”的困難性。如果一種資產類別收益表現高於它的平均值,並不代表資產價格會在某個固定時間内下降,然後恢複上升狀態,反之皆然。這種情況問問那些在科技股迅速上升時手頭沒有這類股票的人,或者是在日本股票持續走低時持有太多日本股票的人,他們是深有體會。

  記住,當逆轉確實發生時,資產價格逆轉變化往往會超出它們的長期平均值。借用華爾街的行話,“回歸月球”(Reversion to The Moon)意思是收益持續超出平均收益值;而“回歸痛苦”(Reversion to The Moan)被用作描述收益低於平均值的時間比預計時間長很多的情況。

  讓我們迅速看看“均值回歸”如何幫助你的投資組合與目標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能省掉你不少麻煩。分析單個行業組在標普500 指數中的百分比,是我追蹤股票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這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幫助我判斷:什麼時候一個行業組增長或下降過多。

  以20 世紀90 年代的科技股為例。1995 年,科技股只占標普500 指數的10%,但是到了1999 年,科技股已經飛漲到28%,而到2000 年早期,更是以30% 以上的比例完美封頂。不用對單只股票做出判斷,人們已經可以看出,科技股這個行業組的收益已經遠遠超出了其平均權重,均值回歸的趨勢非常明顯。如果你遵循了這一規律,這時決定減少對科技股的投資,那麼這一舉動將大大減少你後來可能出現的痛苦。與此同時,能源股已經從9% ~ 10% 的平均比例下降到5%。

  關註均值回歸的投資者應該會考慮從科技股轉向能源股。你甚至都不用對經濟或金融形勢進行進一步分析,光憑這一理念就能做出有利於你投資組合的正確決定。關於均值回歸的保護功能還有另外一個例子:2006 年晚期,金融股在標普500 指數中所占比例為21%,從幾年前低於10% 的比例一路上漲而來。註意到這一現象的投資者應該削減他們投資組合中的金融股。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從2007 年晚期直至2009 年早期金融股發生的狀況證明,這是最明智的做法。

你的資產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航行”?

  投資就跟生活一樣,會給每個人帶來各種各樣的風險。“風險”這個詞的内涵比它的語法功能要多。風險的類型有很多種,那麼當我們讨論風險時,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有購買力風險,也就是由於通貨膨脹而貶值帶來的損失;有價格風險,很多資產每天都會經歷價格變化,而且很多時候變化並不如我們所願;利率風險代表利率改變對我們固定收益資產的影響;信用風險指的是證券發行人不能償付我們在證券上的投資。資產可以重新估價或貶值;各種貨幣總是此起彼伏;市場時漲時落;經濟會受到波動和變化的影響。我們時常需要警惕所面臨的和將要承擔的風險。

  在投資領域,有兩種基本的應對風險方式:一是,主動尋求風險,選擇歷史上更具波動性的投資,以期獲得更高的收益;二是,規避風險,完全避免任何有可能出現損失的投資。這兩種態度都對投資組合的收益有著巨大的影響。那句古老的箴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用在金融市場上再合適不過。

  獲得收益是所有努力的關鍵。資產配置和投資的全部意義在於保護你的資本和獲得滿意的收益率。你的收益可能來自分紅和利息或者是長期投資產生的資本收益,比如股票或房地產的升值。資產類別中有些收益額是固定的,而有些則是難以預知和隨市場波動的。

  預估資產的未來收益既是門藝術,也是種科學;既需要了解過去,也需要把握現在。預估大多數資產類別的收益,首先需要考慮近1 年、3 年、5 年、10 年、20 年時間裡該資產實際產生的收益額。對於不同的資產類別,收益預估的方式不同。就股票資產類別來說,收益的估算要考慮以下因素:實際收益(RealEarnings) 的增長、預期通貨膨脹率、市盈率(Price-earningsRatio)和既定期限内預期分紅。對於固定收益的資產類別來說,計算收益的變量包括當前利率、通貨膨脹率、發行人的信用度以及利率和通貨膨脹的預期變化。

  資產配置過程中最常用到的一個概念是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相關網站有介紹這個概念,理財顧問也會告訴你特定投資的標準差,所以你肯定知道它的含義。用開車來打比方,“標準差”是一種相對直接的測量方式,測量你的車子偏離道路中心有多遠。用在理財上,用來計算某個資產在一定時期内的平均收益,然後計算實際收益與平均值偏離多少,以及偏離的頻率是多少。這種計算方法可以讓我們了解這個資產的波動性,資產實際收益已經偏離平均值有多遠。很多時候,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某個資產何時可能出現“均值回歸”。

  標準差的統計學意義非常重大。以2006 年底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為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股份10 年間平均收益率為14%,標準差為17%。從統計學的角度出發,我們知道在68% 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收益率會在31%(14% + 17%)和-3%(14% - 17%)之間。當看到2006 年31% 的收益率時,我們知道收益率遠遠超出了平均值14%,所以可能需要削減投資組合中這種資產的比重。極少數的情況下,可能會遇到年收益率偏離平均值兩倍的情況。

  根據統計學原理,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只有5%。例如,標普500 指數的10 年平均收益率是8.5%,標準差為19.1%,那麼95% 的情況下,預計實際收益率在-10.6% 和+27.6% 之間。如果在報紙上讀到股票市場今年下滑25%,我們知道可能遇上了罕見的兩個標準差,這時應該低價買入。對於波動性不大的資產,這個方法同樣適用。

  在2006 年底,通貨膨脹保值債券(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Securitied,TIPS) 的年收益率是6.2%, 標準差為4.5%。看看2006 年全年通貨膨脹保值債券的收益率都只有0.4%,你很快能判斷出通貨膨脹保值債券的收益率可能要上漲,這時明智的做法是增加通貨膨脹保值債券在投資組合中的權重。你不一定要知道怎麼計算某項資產類別的標準差,知道如何使用它就足夠。從你的理財顧問或者其他理財資訊那裡,你應該會得到關於各種資產類別標準差的信息。

組合,越不搭調越相配

  在資產配置和投資過程中,我們會關註不同資產的相互關系。我們想知道在同樣經濟條件下,某種資產是否會與另外一種資產出現同樣的反應。人們非常關心相關性,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資產配置的好處取決於我們找到收益穩定但處於低位(最好是負值)的資產類別。我們不想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各資產表現完全相同。在很多方面,合理的資產配置就是找到互不相關的資產類別。從數學上講,相關度介於+1.0 和-1.0 之間。相關度為1.0 表明幾個資產表現完全一樣;相關度為-1.0 表明幾個資產表現完全不同,受到同一經濟、金融事件的影響完全不同;相關度為0 表明兩個資產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那麼我們怎樣利用這個方法來管理資產呢?假設距離你退休還有30 年時間,你決定組建一個以增值為目標的投資組合。你希望資產能從長期發展中獲益,並且隨著時間推移而發展壯大。你會投資一些股票,但是你又想買些增長型的資產,並且與股票表現不一樣。它們對於同一經濟或金融環境的反應有差異。

  在第1 章的表1.5 中,我們看到通貨膨脹保值債券的歷史年平均收益率是7.6%,與股票的相關度只有0.21,所以你會考慮將通貨膨脹保值債券納入你的投資組合。黃金的歷史年收益率是18.8%,你知道在通貨膨脹時期黃金通常比較走俏,而且黃金與股票的相關度不大,股票走低時,黃金也可以有良好的表現。所以我們利用兩者走勢不一樣的特徵,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國庫券、管理期貨與股票的相關度通常是負值,所以我們也可以將這些作為你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我們希望利用相關度來幫助你組建一個符合你目標的投資組合,其中的資產在某些時候走勢會有不同。這樣應該可以為你提供實現目標所必需的收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波動性。擁有一個平衡的、資產互不相關的投資組合能讓你晚上安心入睡。

  為了保持健康,你需要均衡飲食、食用不同的食物。同樣,為了合理管理投資組合風險。在資產配置中,你需要將資產分到好幾種不同的投資當中去。多元化資產配置需要持有相當數量的資產,它們各自受到經濟、利率、政治、貨幣、通貨膨脹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都有所不同,它們產生的收益方式各不相同,加上對標準差的分析,可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盡管人們關於投資組合中應包含的多少不同資產類別意見不一,比較保險的說法是,6 種資產肯定比3 種資產要更多元化,而3種資產比1 種資產要更多元化,但是15 或者16 種資產類別與10 或12 種相比,多元化特徵並不明顯。因為資產類別超過10 或15 種之後,數量越多,分配在每項資產上的時間就會相應減少,積極監控和管理每種資產的精力也會減少。所以有時投資者可能會犯下投資組合過度多元化的錯誤。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應該有些與股票和債券這些常規資產類別不同的資產類別,兩者之間的收益相關度很小。

  合理進行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關鍵是什麼?是相關性。你想擁有一套真正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而不是一堆相關度很大的資產。例如,如果你有兩只大盤股基金、一只價值型基金、一只國際型基金,可能你的投資組合還不夠多元化。這些資產類別之間存在正相關性。也許你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裡面有市政債券、國庫券和一只國際型債券基金,那是不是就足夠多元化了呢?恐怕距離你的預期有一定的差距,因為它們對於市場動態和利率波動的反應比較相似。

  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強,在投資組合中加入一點國際化元素並不足以保證多元化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追求多元化,你可能會考慮房地產投資基金、不動產、管理期貨以及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s)。

踩準複利的節拍

  資產配置和投資中,最重要的但經常被忽視的一個方面是複利。複利最基本的意思是讓財富隨時間而增長。瑞士人有句話可以應用在複利上:“滾雪球越滾越大的秘訣在於,山坡夠長,積雪夠深。”複利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徵是期限長度和後期階段的持股時間。例如,1 項年利率為8% 的資產在20 年間用複利計算,41% 的總收益是在最後的5 年時間内(占整個週期的25%)獲得的。

  複利指的是在不撤資或很少撤資的情況下,讓你的資產在一定時間内保持增長;而再投資指的是將分紅或者利息收入重新投入到原來的投資之中,以求獲得更高的收益。如果時間足夠長,再投資對於資本增值的意義很大。例如,你持有1 000 美元債券,收益率為10%,30 年到期之後返還本金和利息,同時你每半年還可以收到5% 的息票利率,每年兩次,即每年100 美元,息票收入總計為100 美元/ 年×30 年=3 000 美元。

  如果讓你在這30 年按照債券的盈利方式獲得10% 的收益,那麼你需要每年兩次將50 美元的利息收益進行再投資,使其獲得10% 的實際收益。同樣的盈利方式也適用於一般的股票投資,即將紅利進行再投資。

  1926 ~ 2011 年,如果你或者你的祖父母在標普500 指數中投資過1 美元,並且將分紅進行再投資,那麼你的資本應該已經漲到3 036.51 美元了。但是,如果你把這些分紅拿來吃喝玩樂,那麼你可能只能得到109.89 美元。對於大多數股票和固定收益資產來說,再投資是構成長期收益非常重要的部分。

  利用工具計算比率和形成投資組合規劃,需要數學方面的較高造詣。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所幸的是,今天我們可以找到很多軟件和網絡資源,直接獲得計算的最終結果。重要的是你能夠理解這些方法以及正確地使用它們,這樣它們才能幫助你組建一個成功的資產配置規劃。

  樹長不到天那麼高,天也不會塌下來,但是你可以將複利的果實存到銀行裡。

巴菲特資產配置箴言

  分析單個闆塊在標普500 指數中的百分比,是投資者追蹤股票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這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幫助我判斷:什麼時候一個闆塊增長或下降過多。

  在投資領域,有兩種基本的應對風險方式:第一,主動尋求風險,選擇歷史上更具波動性的投資,以期獲得更高的收益;第二,規避風險,完全避免任何有可能會有損失的投資。

  標準差可以讓我們了解這個資產的波動性,資產實際收益已經偏離平均值有多遠。

  6 種資產肯定比3 種資產更多元化,而3 種資產比1 種資產更多元化,但是15 或者16 種資產類別與10 或12 種相比,多元化特徵並不明顯。


本文摘自《巴菲特資產配置法》


   巴菲特嫡傳弟子教你多元化、平衡投資 為你私人定制攻守兼備的資產組合 ●巴菲特一向是“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為何他持有的股票總值從未超過其資產總量的60% ?他為何又在華爾街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買入10 億美元可口可樂股票? ●李嘉誠是怎樣做到和記黃埔業績與恒生指數保持基本一致?他大手筆買入歐洲基礎設施和電訊資產,加速投資重心“西移”,到底出於怎樣的戰術性和戰略性資產配置考慮? ●人民幣對内貶值、對外升值,投資樓市和黃金是否還是明智之舉?股票、債券、現金到底怎樣搭配,才能做大做好投資組合蛋糕? 世界級資產配置大師戴維•M. 達斯特以其近30 年投資經驗為藍本,結合16 類主要資產類別的風險收益特徵,講述了如何使用現代資產配置理念和工具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控制風險、增加回報。 同時,本書還以大量全面詳實的數據分析了資產配置的基本原則和途徑,為你提供現代資產配置知識的同時,讓你學會深思熟慮、小心謹慎地選擇投資組合,並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組合中的資產,在波動的市場中賺取差額利潤。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