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的形成

2015-05-09 17:04:48

  1.不明需求:人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個所謂的倫理金規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被認為是處理人際關系乃至國際關系的基礎倫理。各個文明系統都有類似的表述。中國的儒家不用談,上面這句話就是儒家的“恕道”。猶太教的拉比西勒爾告訴異教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猶太教律法的全部,其餘只不過是這句話的引申和評述。《新約•馬太福音》也有類似的話,“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些表述的細微差異暫且不論,總之都在強調一點:須以別人的接受來交換自己的接受。

  這些規則當然不錯了,最起碼從表面上超越了自我中心主義,能夠把他人的需求作為考慮的出發點。可是,我們要說,這種超越是有限的,還在把自我當成判斷他人需求的標準。而這,在實踐中可能行不通。週瑜打黃蓋,一個想打,一個想被打,雙方有默契,配合成功。現實生活裡像這種協同一致的情形,恐怕較少,更多的是:我所想要的,極有可能是他人不要的;我所不想要的,恰有可能是他人想要的。父母們想,要孩子學個好專業,找個好職業,人生就能幸福,於是代子女做各種專業抉擇;而作為子女,更有可能認為人生的幸福在學想學的知識、做想做的事。這種把自我作為他人需求的判斷者,結果往往是矛盾突出,每個家庭都搞得烏煙瘴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造成了需求與供給的錯位、不合拍,出現“得非所願”的結果,不公平感自然就產生了。

  所以我們有必要修改一下交往的金規則,換成“人所不欲,勿施於人”。

2.“成見”的影響

  這裡所說的“成見”,是些習以為常的認識。正因為習以為常,不大容易察覺和反思,所以潛伏在我們的意識深處,常在不經意間被喚醒。

  不是有這麼一個笑話麼。某人每天上班,會隨手給街邊乞丐兩塊錢;若幹時後,變成一塊;再後來又降低到五角。乞丐納悶了,詢問遞減的原因。此人說,從前他是單身,手頭寬裕,所以給兩塊;結婚後,手頭緊湊,所以只給了一塊;前些時又添了一個孩子,手頭更緊了,所以就給了五角。乞丐叫嚷起來,這也太不公平了,你怎麼能用我的錢養家糊口呢?

  這則笑話,通常在民間被用來感歎好事難做、善門難開。如果分析一下笑話中的乞丐,他覺不公,因為屬於他的“奶酪”被動了。至於那“奶酪”是否是他的,在他看來,絕無問題。這就是想當然的“成見”。

  這樣的情形不會只在虛構的故事中發生。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北京開廣告公司,手頭剛有了幾個錢,曾到重慶出差,找老鄉瞿揚一聚,他那時在重慶《少年先鋒報》任總編輯。因久別重逢,和他言談甚歡。這個時候,他小女兒從房間裡出來,見她乖巧,我忙發了個五百塊的紅包。當然有個拉扯,舉動頗大,又從房間裡驚出了個小孩,是他妹妹的孩子。先例既開,下面等同,我給了個同樣的紅包。誰知接連又出來了兩個小孩,原來今天是他們家的聚會,小孩子們都在,沒辦法,接著給了。到第五個時,我的錢也快完了,剩下的全掏出來,只有四百五。最後一個小孩子不服了,理直氣壯地質問瞿揚:“叔叔,為什麼他們都是五百,我只有四百五,我少了五十。”我在一旁尴尬無比,感覺很對不住這個小孩子。本來早就忘記這事了,後來瞿揚拿出來說笑,我才記得。這當然是生活中瑣碎的事了,本沒有多少叙述的價值,可恰好能為“公平”做個註腳——即使未受過多少教育、理智尚不發達的小孩子,也緊要地關註他的所得是否公平。“平等”就是這個小孩子心中自然湧現出來的“成見”:既然大家一個樣,為什麼唯獨他錢少了些呢,他當然就覺得這對他很不公平。

3.“情緒賬簿”

  人的怨氣,情緒,往往都有個累積的過程,如果在有其他平衡條件的前提下,一般能容忍和克制,較少立即發作。我們對某個人不滿,正想破口訓斥的時候,轉念一想他的優點或者可愛的地方,不滿的力度就減弱了幾分,發作不起來了。還有,熱戀中的年輕男女耍性子、吵吵鬧鬧平常之極,假設女方埋怨起男方,而男方沒有頂回去,嬉皮笑臉,嘻嘻哈哈,即使女方有滿腔恨意,此時此刻大概也恨不起來。恨不起來,不等於徹底消失,只是轉存於心中,作為曾經對我不好、不公的例證儲存著。

  所以怨氣和情緒的發作,是積累後越過臨界點溢出的結果。心靈像個賬簿,生命中遭遇的不滿、不平,都記在上面。

  婚姻中像這種情況極為普遍。剛結婚時,情人眼裡出西施,什麼都好。住在一起久了,新鮮感過去,瑣碎的細節成為生活的主題,原本可以忽略的行為、習慣成了“眼中釘”。這些我們都體會過了。當然,作為一生守候的伴侶,寬容是第一位的,不會太過於計較。但是,不悅、不滿,已經永久性地刻在心上。等到這樣的事多了,諸如“忘記生日”、“忘記結婚紀念日”、“頂撞我媽”,“不懂節儉過日子、胡亂花錢”等等,差不多塞滿了整個心靈空間,再也容納不下。終於有一天,一個不起眼的小事,點燃了怒火,所有的情緒噴薄而出。曾經記錄在賬上的那些陳年舊事,一件件地數落出來,證明對方的薄情寡義,以及自己的委曲求全。最後的憤怒是:“我為你以及這個家付出這麼多,而你卻這樣……”

  人之所以幸災樂禍,並不意味著人天生是“小人”、心理陰暗,樂於見到他人出醜闖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對不住他,長久以來把不滿裝在心裡,忍著;等暗中痛恨的那個人出了洋相,或者遭災遇難,忍不住拍手稱快,這叫“解氣”、“解恨”。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看,也有類似情況。近些年許多腐敗官員不斷被揭露出來,反複刺激民衆,導致民衆對官員群體的普遍不信任,而民衆又缺乏必要的監督、問責能力,這些不滿於是全都記在賬上。凡有官員落馬、出事,大衆便以幸災樂禍的態度盡情地嘲弄。

2308 找平衡

  俗話說“心安理得”,如果這裡的“理”是“公平”的話,那麼,在獲得公平的前提下人的心態是穩定的。人要讓自己穩定從怨氣恢複過來,往往會尋求自認為公平的方式,而且還自我合理化,即會“找平衡”。

1.減少投入

  人一旦察覺他的回報過少,而且短期内無法改變這一事實,他會自覺減少付出,以便與他的回報對稱。人若不能控制他的回報,他就只能改變他自己的付出額度。

  企業裡有種類型的員工對薪酬或者福利待遇不滿,於是抱定“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宗旨,工作拖拉,粗心大意,敷衍塞責。這一情形,自然引發領導者的不滿,更加堅定了“做多少事給多少錢”的原則,對員工的要求暫時擱置。

  如果分析一下員工們偷懶、出工不出力的行為,可能有部分原因是性格所致,有的人就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願出力流汗;還有部分原因,則與我們所讨論的主題相關了,即當其人自覺不公平時,他自然選擇減少付出、偷工減料,以與他的報酬相匹配,盡量合乎他内心的等值標準,恢複他的公平感。從這裡也可看出,平均主義為什麼效率低下,為什麼造就不出人才?在平均主義大行其道的情況下,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牛骥同槽,必使英雄齒冷。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對他不公平,他可能傾向於減少投入,在低度競争的環境中,效率自然低下,人才也無必要脫穎而出。

2.增加回報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提要求,以增加收入,達到付出與回報的相對平衡。員工有不公感了,向他的上司提出漲薪或者升職,這種情況很普遍。做上司的,對此信號不能等閑視之,因為公平感關系到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如果怠慢了員工的不平,如上面所說的,將在他内心的“情緒賬簿”上記上一筆,於是乎情緒便在累積。積極地與有怨氣的員工進行溝通,怎樣消除他們的怨氣是很有必要的。

  當人循正常途徑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自會採用他認為合理的方式自行實現他的期待,這自然就是非正常途徑了。前面我們舉過電影《夜店》的例子,彩迷何三水向老闆娘多次索賠未果,於是決定打劫。打劫是不法的,可在何三水看來,卻是挽回他的損失、維護他權益的正當之舉。又如,當社會法律失去了權威性、發揮不了維護公平的功能,那些覺得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不會再走法律的途徑了,他會找非正常渠道來得到本應屬於他的東西。

  2011年的時候,鄭州有個“天價手機”失竊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鄭州有個保姆,順手拿走了主人家的手機,沒想到那手機價值六萬多,由此被重判。事情的起因是保姆在這家工作了40多天,工錢一個子兒也沒見著,很是不滿,越想越氣,看到門口鞋櫃上有部手機,就藏在微波爐裡。她的打算是:如果拿到工錢就還,否則自己留用。 最後她自己留用了,她當然認為這是在補償她的損失而不是有意偷竊。

  所以,當人覺得不公時,他會自己動手,增加收入,以與他的付出等值。

3.結束關系

  當人覺得付出與回報不對等的時候,還有一種更直接、單純的方式來恢複心理平衡,這就是終結彼此的關系。所以,員工會跳槽,另攀高枝;老闆會解雇不稱職的員工,再找合適人選。夫妻會離婚,各奔前程;子女會離家出走,逃離窒息的家庭。朋友會絕交,不再來往;親戚會反目,視如路人。

  總之,由於人的認識差異、期待以及隐含在意識中的某些價值觀、成見的影響和作用,形成了人關於自身利害、得失是否公平合理的判斷,進而影響到主觀的好惡。如果一個人自認為受到不公待遇,又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消解,他就會對人際關系產生不信任感,覺得這種關系沒有繼續維持的必要。

  反過來,一段關系為什麼能持續下去、甚至會不斷鞏固與深化呢?也是它的公平性。如商家若是信譽卓著,產品質量過硬,服務水平很高,對它的客戶從未欺瞞和诓騙,自然能贏得客戶的認同,而客戶也願意與之打交道。所謂品牌,其實是個信譽的符號,是公道的符號。

4.實施報複

  “找平衡”還有一種方式——報複。不公平會引發報複性的反應。報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報複就是回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狹義的報複專指負面性的回報,就是:你既對我不仁,我也要對你不義。你既負我,我也要對不住你。我們在這裡所指的報複是後者。

  可見報複也遵循公平的邏輯。對不公同樣還以不公,這才具有公平性,才能換回内心的平衡感。我們看吵架,尤其是夫妻之間的吵架,相互太熟悉了,雙方的缺點盡在眼底,盡在“賬”上;一旦吵架,不公感作祟,情緒上來,互不相容。你既不體諒,我也不示弱,越是令對方難受的話越是要說,越是令對方不堪的事越是要提,這就是在相互報複。不報複,情緒就得不到宣洩,架也難以吵得激烈。

  自殺是報複的極端形式。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描寫了一個關於報複的愛情故事。貴婦人安娜為了與沃倫斯基的愛,犧牲了一切,犧牲了她的名譽,她的家庭,她的兒子。犧牲意味著付出,意味著無對等回報的付出。而安娜最終發現她根本得不到沃倫斯基,她的犧牲毫無意義,於是自殺。自殺就是一種報複——以自己的不想活來讓對方活得不好受。

  感情生活中發生報複比較常見。因愛生恨,容易走向報複。為什麼會出現因愛生恨的事情呢?簡單地說,愛也需要交換,關於這一點在本書第二章我們要重點論述,這裡只簡單提一下。愛,論性質屬於情感交換。通過交換、通過共鳴,愛情便走向深入,關系變得堅實。如果不理解情感交換的性質而把情感“物”化,情的交換就在不自覺中轉變成物的交換。既然是物的交換,自然而然地要求有公平性。我對你有付出,你必須對我有同等的回報,如此才是公平的。一旦對方沒有回報,或者回報比不上付出,又或者移情別戀而辜負了付出,往往因愛而生恨了。被辜負者如果個性剛硬,受不了委屈,那就傾向於報複,好採用極端方式,不看到對方的内疚、痛苦和悔恨不罷休,只有這樣才有平衡感,自己心裡才好受。



  

本文摘自《情商中國》


   “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情商”雖是外來概念,但中國傳統自古就十分重視。在本書中,作者沿文化脈絡,結合個人閱歷和管理經驗,對情商做出全新的闡釋:融“情商”於商業運作之中,提醒人們必須保持情感和利益的平衡,成全利益和情義。 作者揭示了情商的兩條運作規則——不平等產生情感和不公平產生情緒。這兩條規則滲入人的意識,支配人的心態和行為,在社會生活各領域中均可見其作用的軌迹。 這本書兼有“大文化”和“泛管理”特點,追古撫今,包羅宏富,必能給不同層次的讀者以不同的啟發和共鳴,從而更好的依照情商的邏輯來解決實際問題。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