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著東方甚至整個世界,其中兵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數千年來連綿不斷的政治、軍事鬥争中不斷地發展變化,至今仍保持巨大的影響力。中國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我國歷代軍事家對戰争決策、指揮、統籌及其規律方面的理性認識的總和。
中國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幹科學的管理觀點,它既把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國際關系等各種客觀因素作為決定勝負的條件,又把它們看成是相互關聯的管理決策的統一整體。同時,又把戰争主觀指導,即主體的決策、指揮、組織、運籌等軍事素質作為一項基本因素,並由此引出争取戰争勝利的一系列戰法。
中國傳統兵家思想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富的戰略管理思想,對當代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其中《六韬》是兵家思想的鼻祖之作。《六韬》中的許多思想影響了以後包括孫子等兵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其論述的兵家思想對企業管理有許多借鑒意義。
《六韬》之“韬”,與“?|”字相通,原為“弓套”,含有深藏不露之意,引申為謀略。該書是以週文王、週武王與姜太公對話的形式寫成的,此書涉及戰争觀、戰争謀略、作戰指導和軍事人才思想等多方面的軍事理論,並進一步發展和成熟,在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韬》不僅是軍事戰略思想集大成者,其實也是一部優秀的管理大典。商場如戰場,一支部隊就是一個組織,帶領一支部隊打仗,其實與帶領一個組織去經商是一樣的道理。許多西方管理學家在《六韬》裡都會找到類似的道理。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管理智慧。重溫經典,對我們踐行中國化管理意義深遠,對中國企業家群體的啟迪很大。
首先,《六韬》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仁者愛人的管理思想。《六韬》中《文韬》裡有一段週文王問姜太公“如何才能使天下人誠心歸順”的話。姜太公答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這一段話意思是管理者一定要正確看待財富,不要把天下和財富看成自己一個人的,要與人民共同分享,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要以人為本。這就是所謂的仁者。做以人為本的仁者,天下歸屬於他,這種思想對企業組織的管理者有著很深刻的啟示和引導作用。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企業如果能夠以人為本,創造出滿足員工多重需要的企業文化,並能用它的“軟約束”來調節各種不合理的需要,則會使企業員工從内心產生一種高昂的情緒和奮進的精神。這種積極向上的理念及行為準則,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員工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在工作中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它使全體員工在企業的使命、戰略目標、戰略舉措、運營流程、合作溝通等基本方面達成共識,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人際關系的和諧性、穩定性和健康性,從而增強了企業的競争力。
在這一方面,中國平安是一個很成功的範例。該公司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工作期限滿10年的員工,是公司的終身制員工,不得開除,從而打消了老員工對失業的顧慮。無論是部門經理還是普通業務員,甚至是臨時工,只要有出色的業績就可以授予“嘉獎令”,同時參加每個季度一次的團體旅遊,可以帶家屬,費用全部免單,從而調動了大家工作的積極性。正是基於以人為本、與員工共享企業成長紅利的經營理念,中國平安在20多年的時間内迅速發展,從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發展壯大為國内保險業的領軍人物,並於2007年成功上市。
其次,《六韬》告訴管理者一定要獎罰分明,一視同仁。《六韬•龍韬•將威第二十二》指出:“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殺其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意思是統帥必須嚴格要求手下大將,如果大將犯法,必須給予嚴厲懲罰,誅殺地位高的人能樹立威信。獎勵一定要公平公正,獎賞地位低的人可以體現明察,以嚴明懲罰和獎勵來做到所禁必止、所令必行。能誅殺那些有權有勢的人物,說明刑罰能及於最上層;能獎賞到牛僮、馬夫等飼養人員,說明賞賜能達到最下層。刑罰能及於最上層,賞賜能達到最下層,獎罰分明和一視同仁,這樣管理者才能樹立威信,這個組織才有戰鬥力。管理中激勵的關鍵在於懲惡揚善,賞信罰必。《六韬•龍韬•立將第二十一》中提出了兩個重要的管理思想:一是用人不疑,合理授權;二是上下同心,身先士卒。同理,企業要想做好,領導者就得給下屬授權,信任下屬的能力,在激勵下屬努力工作的同時進行指導教育,提高下屬的工作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也要根據下屬的工作績效進行適當的獎懲,獎賞是為了鼓勵好人好事,懲罰是為了懲戒壞人壞事,獎賞一人以鼓勵百人,懲罰一人以警戒衆人,並應該做到“用賞貴在守信,用罰貴在必行”。
獎罰分明可以督促企業中的每一個成員自覺維護制度,可以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這樣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員工就會自覺地遵守制度,這個組織就會有強大的戰鬥力。
再次,《六韬》告訴管理者一定要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管理一定做到兼聽明斷和公正無私。據《六韬•文韬•大禮四》載,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拒之則閉塞。高山仰止,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意思是君王不要輕率接受意見,也不要簡單拒絕。如果輕率接受,容易喪失主見;馬上拒絕,就容易閉塞言路。君主要像高山那樣,使人仰慕效法;要像深淵那樣,使人莫測其深。英明正確,鎮靜公正,就是準則。君主要安詳穩健而氣質甯靜,要柔和有節而胸有成竹,要善於與臣民協商問題而不固執己見,對人要謙虛而無私,處事要公正而不偏。
在企業中管理者也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對於重大決策、重要工作,堅持廣泛發揚民主的原則,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營造公開、公正、公平的氛圍,凝聚員工向心力。建設民主的企業文化,其真正目的就是發揮企業内群體的集體智慧,使決策更科學、更有效、更合理,也可以說讓執行與落實更順暢,促進效益增長。企業管理者要以公正無私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競争面前永遠公平,這大大有利於企業凝聚力的加強。
此外,《六韬》還告訴管理者一定要善於識別人才和使用人才。《六韬》中太公曰:“知之有八徵:一曰問之以言以觀其辭;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三曰與之間諜以觀其誠;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五曰使之以財以觀其廉;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七曰告之以難以觀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八徵皆備,則賢、不肖別矣。”意思是識別人才要從8個方面考察,一是提出問題,看他知道得是否詳盡清楚;二是詳盡追問,看他的應變能力如何;三是用間諜考察,看他是否忠誠;四是明知故問,看他有無隐瞞,借以考察他的品德;五是讓他管理財物,看他是否廉潔;六是用女色試他,看他的操守如何;七是把危難的情況告訴他,看他是否勇敢;八是用酒灌醉他,看他能否保持常態。這8種考驗方法都用了,一個人的賢與不賢就能區別清楚了。
《六韬》主張,作為君王,應當推崇德才兼備的人,抑制無德無才的人,任用忠誠信實的人,除去奸詐虛僞的人。嚴禁暴亂的行為,制止奢侈的風氣。“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也。”根據各級官吏應具備的條件選拔賢能,再根據各種官職應具備的條件考核在職人員,甄別其才智的高低,考察其能力的強弱,使其德才與官位相稱,官位與德才相當,這就掌握舉賢的原則與方法了。
在《六韬》中有關人才的6條標準是:仁愛、正義、忠實、誠信、勇敢、智謀。在考量人才的標準方面,《六韬》從實踐的觀點出發,主張給予他們不同的環境條件,看他們的實際表現,如果以上幾點都能做到,就真的是個人才。在企業管理中也是如此,作為一個好的企業管理者,就應當選擇德才兼備、忠誠信實的人,在適當的崗位用適當的人員,讓每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公平的施展。選擇管理人員時,要把外部選聘和内部提拔的工作做好。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經營資源,是一切財富中最為寶貴的財富。正確地制定和選擇人力資源戰略,特別是充分發揮各類人才資源的積極作用,是企業走向興旺發達的關鍵。企業對於能夠融入企業文化,為企業長遠發展辛勤工作,努力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人要大膽使用;對那些阿谀奉承、唯唯諾諾、平平庸庸、無德無才的人要堅決摒棄,也不能提拔那些有才無德之人。只要企業有一流的文化,就可以吸引、培養、成就一流的人才,自然就會成就一流的企業。
《六韬》是兵家思想的最早源頭,其中彰顯了民本思想,主張執政為民;彰顯了民主思想,主張執政英明;彰顯了激勵思想,主張賞信罰必;彰顯了人才思想,主張任人唯賢。這些理念是中國化管理思想很重要的理念,當代中國企業家應該從古聖先賢的博大智慧中得到啟示和借鑒,這樣管理企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家更應該從古人那裡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管理哲學理念,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化管理理論,以此來傳播和影響世界,做到世界管理學中有中國的聲音。這是當代中國管理學者和企業家的責任和崇高使命。
本文摘自《中國管理往事》
本書是著名國學專家,著名書法家、知名管理學者段俊平先生繼管理暢銷書《企業幸福力》《傳承的力量》和《大道行簡》後的又一本中國化管理專著。段俊平先生多年來浸潤在中西管理學研究之中,並著書立說,創立了以中國傳統哲學理念為管理之道,以西方管理科學為管理之器的“中國化管理”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為以中國傳統哲學智慧為核心的中國化管理實踐提供了方法論和學術源泉,為中國管理理論在世界管理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提供了可能。
本書中32篇中國化管理文章,都是從著名的歷史故事與現代管理典型案例相結合展開論述,中國歷史上的管理案例與現代企業管理案例相映成趣,每一篇文章中都蘊含令人深思的管理智慧。段俊平先生深厚的國學涵養及優美的文採使管理文章猶如散文,行文信筆由缰卻如走線串珠,散而不亂,一文一墨無不有的放矢,每言每事皆都切中肯綮。其文筆的精煉诙諧,視野的寬廣,見解的獨到,無不使人為之贊歎,使得本書成為值得管理者借鑒的中國化管理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