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斯大林在能源問題上擺脫困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雖然在“二五計劃”後蘇聯的煤炭集團在“煤油之争”中大獲全勝,但斯大林並沒有由此放棄既定方針。在斯大林大力推動之下,石油勘探部門一直在蘇聯腹地尋找新的油田,希望借此增加石油產量,促成蘇聯能源結構的改變。當時勘探隊把勘探區域放在了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流域。在蘇共十八大上,最終通過了“在伏爾加和烏拉爾之間建立新石油基地——第二巴庫”的決議。
當時雖然有利益集團的阻撓和不配合,但對新油田的勘探和開採依然在不緊不慢地進行著。為了表現對新油田寄予的厚望,當時蘇共高層把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新油田稱為第二巴庫——這裡最終勘探出的產油區面積達70萬平方公裡。
當然,前景是一回事,現實則是另一回事。直到1940年(蘇德戰争爆發前一年),第二巴庫僅發現十幾個小油田,產量也僅為180萬噸,占全蘇的5.8%,蘇聯71.4%的石油依舊是由巴庫提供的。一方面伏爾加—烏拉爾產油區此時尚處於起步階段;另一方面這裡的石油蘊藏量雖然非常大——1937年發現了儲量達3.2億噸的杜馬茲大油田,但這裡的主力油層都埋藏在更深的泥盆紀地層——巴庫油田的油層主要分佈在更淺的石炭紀地層,而且這裡的油品質量密度大,黏稠度和含硫量高,單從經濟成本考慮,短期效益並不顯著,因此在當時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優先開發第二巴庫顯然是不可能的。而最終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則是希特勒。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争爆發,隨著德軍的一路南下,阿塞拜疆於1942年一度被德國占領,蘇聯因此不得不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把人員和重要的儀器設備全部轉移到伏爾加—烏拉爾地區,並在撤離之前把巴庫油區的設施全部炸毀,以防德國人利用這裡的石油資源(當時希特勒曾下令德軍組建一支15000人的“石油旅”,用以接管蘇聯的石油工業設施。而蘇聯人的破壞措施非常有效,以至於德軍明明在產油區,卻一直面臨燃料匮乏的問題)。而這一舉動正好大大強化了第二巴庫的力量。在戰時各類資源最匮乏的時期,蘇聯的工程人員依然在這裡進行勘探開採作業(衛國戰争時期的蘇聯,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斯大林格勒戰役打到最慘烈的階段時,那裡的坦克修理廠也依然在工作)。1944年,在第二巴庫又發現了木哈諾夫油田,儲量達2.2億噸,新油區截至1945年,產量比1942年增長了52%。
阿塞拜疆被重新收複後,原本疏散到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人員和設備又重新撤回到了巴庫產油區,雖然有點釜底抽薪的意思(畢竟當時巴庫地區依舊是最大的油田,恢複這裡的石油生產對蘇聯來說才是重點),但第二巴庫的基礎在戰争時期依舊夯實。此外,戰争還一舉解決了前面反複在說的蘇聯“煤油之争”。從物質角度來說,蘇聯能夠贏得衛國戰争,除了廣袤的國土所提供的戰略縱深之外,靠的就是在資源特別是石油資源上對德國人的壓倒性優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二戰期間,德國共制造虎式坦克1354輛,而蘇聯在同一時期共生產T-34型坦克超過5萬輛——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德國所有型號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總和,雖然虎式坦克的火力和精密程度超過了T-34,但面對如此懸殊的數量差距,這點質量優勢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並不是因為德國人真的就是一根筋,只會走精品路線,而是因為德國當時只能從羅馬尼亞得到有限的石油供應,即便他們降低性能要求、簡化工藝能造出5萬甚至10萬輛坦克出來,但他們也找不到足夠的油讓這麼多坦克開起來。而蘇聯人則完全不用擔憂這個問題。
就這樣,戰争徹底地調整了蘇聯的能源產業結構,石油工業在蘇聯開始真正地崛起。
本文摘自《石油戰争》
本書以油價大跌、盧佈貶值、美俄石油鬥争為背景,將中東戰争、車臣戰争、美蘇争霸、蘇聯解體等重大歷史事件與現今的烏克蘭内戰、克裡米亞之争等時事熱點串聯起來,向讀者解讀事件背後的地緣、政治因素,如石油美元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歐三家在中東地區的博弈;美國如何與沙特聯手通過低油價促成蘇聯解體。書中還將會詳細介紹近期烏克蘭危機的由來,以及俄、美、歐之間的博弈和中國的石油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