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背後的機會

2015-05-09 18:41:08

  十月革命後,擺在列甯面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燃料短缺。在1917~1922年時,新生的紅色政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派人四處收集一切可以作為燃料的東西——石油、煤炭、頁岩油、泥炭甚至是木材——恐怕誰也想不到一個已經進入工業時代的國家,木材在整個國家的燃料體系當中還是占有很大的比重。

  和其他的工業國家一樣,俄國最初也是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十月革命前,俄國在頓涅茨克、莫斯科州、烏拉爾地區和遠東地區已經開發了很多大型煤礦。在俄國國内革命戰争期間,這些煤礦的地面設施被白軍在敗退前徹底炸毀,許多礦井還被註了水,而且由於戰亂,很多礦井因長時間無人維護發生了坍塌。1913年沙俄一年的煤炭開採量是2920萬噸,到1922年戰争基本結束,這一數字已經銳減至1120萬噸——只有戰前的1/3強。

  我們知道,人類的一切生產活動說白了都是能量的轉化,這其中必然要選一種能源作為基礎。在農耕時代,一切生產都是建立在人的體力加上少量水力、風力的基礎之上;而所謂的工業時代,從這個角度說最大的進步就是把基礎能源變成了礦物燃料。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能源對現代工業意味著什麼——沒有能源,我們週圍的一切活動幾乎都將停滞。

  1917年後的俄國,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老電影《列甯在1918》裡講的主要問題就是戰争時期的饑荒,當時百廢待興的俄國工業面臨著崩潰的境地,蘇維埃政府在各個農業地區強行從富農的手中徵糧,但這還遠遠不夠,你還得把糧食運到各大城市去,在電影裡有這麼一句台詞“運糧食的火車就要來了”——在當時,由於缺乏燃料,俄國常常連讓火車開起來的煤都湊不夠,糧食運輸因此成了一個大問題。當時列甯在各種會議上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務必能讓所有的火車都開得動。

  除了煤炭產業外,當時俄國的石油工業也受到了極大破壞。前文提及了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後,英、法、土幹涉軍曾經一度占領了阿塞拜疆的巴庫,在這段時期油田設施因為無人維護加之故意破壞,也已經損失殆盡。更麻煩的是人力資源的缺乏,戰争期間一部分石油工人被徵召上了戰場,此外在被土耳其占領期間,大批亞美尼亞工人被迫逃離了巴庫,因為土耳其人和亞美尼亞人民族仇恨由來已久,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土耳其統治者就曾對亞美尼亞人展開過大屠殺。1913年巴庫共有石油工人3萬多,石油開採量可以達到1030萬噸,到1920年巴庫被重新解放時,只剩下1萬多石油工人,石油開採量已經跌至不足390萬噸。

  由戰亂導致的能源不足成了俄國經濟最大的問題之一,但也給它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借戰後重建的時機來改變能源結構。

  在20世紀初期,特別是“一戰”結束後,人們對現代工業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石油將取代煤炭成為新的核心能源。對比煤炭,石油的優勢非常明顯:液態的燃料使得機械的設計變得大大簡化。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僅僅以煤炭為燃料,那麼你該如何設計飛機和汽車呢?(1885年德國工程師戈利伯•戴姆勒發明了第一台燃油發動機。)

  在19世紀末,英國海軍的一組統計數據更能說明石油對比煤炭的優勢:燒煤的蒸汽機要達到最大轉速需要4~9個小時,而以汽油做燃料的内燃機只需要5分鐘;同樣噸位的船,裝滿燃料煤需要500人工作5天時間,可是要加滿油,只需要12人工作12個小時;要得到相同的動力,操作一台燃油發動機的工作量只有燃煤發動機的1/3,而且以重量來計算,燃油的消耗量只有煤炭的1/4。綜合計算之後,一支船隊如果以油為動力,一次補給之後的活動半徑是以煤為動力的船隊的4倍。

  所以,“一戰”結束後各國開始了一場以石油為核心的軍事革命。當時,英國海軍40%的艦艇已經用油作燃料,此外英軍在戰争期間共計裝備了10.5萬輛卡車和4千架飛機;法軍在1914年戰争爆發前只有卡車110輛、牽引車60輛、飛機132架,到1918年猛增至卡車7萬輛、飛機1.2萬架;在戰争後期,美、英、法在西線戰場平均每天消耗石油12000桶。法國將軍福熙在1917年12月曾對總理克萊蒙梭說:“如果不能及時供給石油,我們的軍隊立即就會癱瘓,這將迫使我們不得不在對協約國不利的條件下媾和。”

  對石油而言,“一戰”就像一支助推火箭,把它直接推到了能源的王座之上。“一戰”結束後,石油成了決定軍隊技術水平的根本要素,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存亡。軍工的發展,又進一步讓石油成了這個工業體系的王者。

  戰争是工業體系的破壞者,但如果發生在“恰當”的時候,也會是產業升級的最佳“協調者”。和平時代,技術更新換代往往面臨舊產業已成型、尾大不掉的問題,而戰争恰恰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直接的手段。對於當時的蘇聯而言,這一條同樣適用。佈爾什維克黨高層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國内戰亂平息之後,俄國從1921年開始推進國家的戰後重建,即《全俄電氣化方案》,當時列甯反複強調石油在新工業體系下的重要性,他在聯共(佈)第七次代表大會的講話中提到:

  “在俄羅斯諸種能源品種中,石油占據著特別的優勢地位,這是由其開發的簡易程度和運輸的便捷程度決定的……對石油的開發正開始取代煤炭開發的地位,許多經濟學家確信,我們達成電氣時代之前的過渡時期將是一個石油時代。”

  

本文摘自《石油戰争》


   本書以油價大跌、盧佈貶值、美俄石油鬥争為背景,將中東戰争、車臣戰争、美蘇争霸、蘇聯解體等重大歷史事件與現今的烏克蘭内戰、克裡米亞之争等時事熱點串聯起來,向讀者解讀事件背後的地緣、政治因素,如石油美元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歐三家在中東地區的博弈;美國如何與沙特聯手通過低油價促成蘇聯解體。書中還將會詳細介紹近期烏克蘭危機的由來,以及俄、美、歐之間的博弈和中國的石油發展戰略。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