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莫言想到北京去買房,不一定和魔幻有關,卻一定和現實脫不了幹系。不論他本人如何愛故鄉,不論他的文學創作如何和故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個不魔幻的現實就是:北京的公共物品遠比高密的多且好。這才是莫言想在北京買房的簡單理由。現在中國的公共資源,醫療、教育、交通基礎設施,哪的農村或者小城鎮比得上北上廣?所以,不要說初出茅廬的小年輕希望在大都市闖江湖,就連一輩子和北京沒啥關系的莫言,有了錢也想在北京買房,全不怕離了故土,丢了文學的魂。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歐美發達國家看一看,就知道那裡的大學大多在小城裡,所以有所謂的“大學小城”的說法。比如我留學的城市波恩,就是一個人口不足30萬的小地方,但是波恩大學在德國卻是鼎鼎大名。另外,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如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最著名的大學如美國的哈佛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等,也是如此。國外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很少聽說有了錢就想去柏林倫敦紐約買房子的。如果大家都沒有去大城市置業的沖動,那麼大城市的房價再高,和老百姓又有什麼關系?這就像LV包包、百達翡麗名表,價格再貴,也和廣大工薪階層沒啥關系一個樣!
所以說,與其煞費苦心地用“限購限價”的手段來使北京的房價下降,還不如把資源向小城鎮傾斜配置,改善小城鎮的公共物品供給情況和生存環境,讓莫言沒了進京的理由。就算此法降不了北京的房價,但總能提高全國老百姓的整體的福利水平。到那時,北京的記者出了京,拿著話筒問小城鎮的居民:“你幸福嗎?”他們才會回答:“姓傅!”
本文摘自《經濟學家有點煩》
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本書作者給出的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經濟學“不怎麼談錢”,而是講“人類的福祉”;自利是人的天性,人們總是期望個人小小的幸福可以“最大化”,經濟學探讨的正是幸福最大化過程中該如何科學決策的問題。由此,小到相親結婚、生兒育女、買車買房,大到社會財富分配、資本市場運行、城市化進程,均屬於經濟學的考察範圍。
然而,深谙幸福之道的經濟學家卻煩惱上了,為何?作者用經濟學者獨有的思維方式和幽默诙諧的語言,娓娓道來,告訴你為什麼“經濟學家有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