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名人名言這樣說道:“人的生活無非有兩種:要麼現在辛辛苦苦,將來快快樂樂;要麼現在快快樂樂,將來辛辛苦苦。”有一次我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老師引用這句名人名言來引導孩子過前一種生活,有點勵志的意味。對於一個學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生,我們能夠想到什麼呢?
首先,我想我才不會上當!我要過的生活既不是“現在辛辛苦苦,將來快快樂樂”,也不是“現在快快樂樂,將來辛辛苦苦”,而是:“現在平平淡淡,將來也平平淡淡”。簡練一點講,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就是平淡的。為什麼說平淡的生活反而是經濟學的追求呢?經濟學不是要大家福利最大化的嗎?其實大家沒有意識到:平平淡淡不僅真,而且還是福利最大化的選擇。大道至簡。
經濟學承認:福利是難以衡量的。如果非要問一個人他的福利是多少,他只能定性地回答他有多快樂。越快樂,生活的福利就越大。就吃飯來講,今天餓得要死,吃上一個包子,那麼就會很快樂;明天山珍海味,那麼再多上一個燕窩魚翅,也不會覺得比前一天吃包子有更多的快樂。所以,如果可能,大家都願意天天吃飽喝足,既不要一天餓得兩眼發黑,也不要一天飽得吃藥助消化。這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本意。如果我能預見將來會中一百萬的大獎,那麼理性的行為應該是今天就去把這張彩票抵押給銀行,換來現金現在就開始消費,每天小魚小肉的一直到將來。
從勵志的角度,希望孩子能夠多吃一點苦,用將來的成功做誘餌,也無可厚非。但是從生活的本意上看,成功不是生活的目的,就像錢不是生活的目的一樣。成功能夠帶來的快樂才是我們的追求。
本文摘自《經濟學家有點煩》
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本書作者給出的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經濟學“不怎麼談錢”,而是講“人類的福祉”;自利是人的天性,人們總是期望個人小小的幸福可以“最大化”,經濟學探讨的正是幸福最大化過程中該如何科學決策的問題。由此,小到相親結婚、生兒育女、買車買房,大到社會財富分配、資本市場運行、城市化進程,均屬於經濟學的考察範圍。
然而,深谙幸福之道的經濟學家卻煩惱上了,為何?作者用經濟學者獨有的思維方式和幽默诙諧的語言,娓娓道來,告訴你為什麼“經濟學家有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