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競争中,有能力提供低價原料和廉價勞動力的國家通常能在出口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德國長期穩守世界出口大國的地位,卻與低價無關。德國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BIBB)指出,德國作為一個原料缺乏的工業國家,人口不足一億,能確定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一大要素是通過大規模、系統化的職業教育創造了高素質勞動力,保證了“德國制造”的口碑。
盡管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最早出現在德國,但該國的大學生人數卻遠低於人們的想象,接近六成初中畢業生選擇了職業教育。德國職業教育分為兩種,占主流的是“雙元制”職業教育,參加另一種全日制職業教育的學生只占少數。
對於德國人來說,通往職業教育的道路在很早的人生階段就開始鋪設。德國學生在十歲左右時進入中學,無須進行統一考試,依據小學成績、教師鑒定、家長意見以及學生志趣等進行分流,入讀四種不同類型的中學。其中文理中學(Gammar School)課程側重學術理論,明確以升讀大學為進路,其餘三種中學基本是為學生十六歲以後的職教學習做準備。
十八歲的德國青年羅賓•特馬(Robin Dittmar)從小是一個“飛機迷”。他特別迷戀父親那輛車牌號碼為“747”的大衆小汽車,每當坐在上面,就幻想著自己身處密佈按鈕的飛行駕駛艙裡。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學業成績不足以讓他成為一名飛行員,但他的飛機夢並沒有完全破滅。兩年前初中畢業時,德國漢莎航空的技術部門為他打開了大門,特馬成了一名飛機維修學徒。
在漢莎的維修車間裡,學徒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天在專業技師的指導下,練習在飛機上鑽孔、焊接和檢測螺旋槳。導師會提出各種在實際維修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讓小組成員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並提交書面報告。“能在真正的飛機上實操感覺非常好,我相信在畢業後自己會對飛機非常熟悉。除了漢莎,我也能勝任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的維修人員。”特馬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很有信心。
和特馬一樣有志於成為學徒的年輕人,初中一畢業就可選定職業方向,並與經政府驗證有資格的企業簽約成為學徒。學徒每週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企業裡學習實操技能,只花一至兩天的時間到與企業對接的公立職教學校學習理論知識。
雖是學徒,但也可以拿到企業支付的一定工資,約為熟練工的三分之一。以特馬為例,他每個月能拿到大約1000歐元。經過三年到三年半的學習,學徒通過商會的考核後便能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在這種教育體系下,學生們在尚未成年之時就劃定了職業生涯,未免有遏制其潛力發展之虞。白麗塔就此解釋,幾種中學之間的流動是被允許的,而且也有針對職教學生的高等職業學院和應用類大學。雙元制學習結束後,學徒可以選擇就此踏入社會,也可以繼續深造獲得更高級職業認證或者進入大學,優秀的苗子還可以得到企業的資助。
“對於家庭不那麼富裕的年輕人來說,雙元制既可以學到專業技術,也可以獲取報酬,是非常受歡迎的選擇。”白麗塔說。
本文摘自《一個國家品牌如何跑贏時間》
與“中國制造“類似,“德國制造”曾經是廉價產品的標簽,但經歷100多年的變遷,德國制造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完美品質象徵。《德國制造:一個國家品牌如何跑贏時間》是一部“朝聖”之著,將從“德國制造”的故事和思考中為中國制造和我們衆多高端讀者發掘深層次的啟示。本書講述與還原“德國制造”在百年起起伏伏中的精彩故事,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心向往之的高端品牌的成長細節和成功分析,聯系中國制造的發展前景,為衆多高端讀者提供精準全面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