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數據,還是數據!(2)

2013-08-28 10:04:22

  從數據中找到趨勢:人口紅利與人口負債

當我們要驗證我們的想法,我們可以試著從一些數據中去得到證實。然而,有些時候我們卻也可以反過來從一些統計數據中得到想法並借以判斷未來的趨勢,例如“人口紅利”就是基於這樣的思維所產生的名詞。

所謂的“人口紅利”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勞動力,也就是介於15歲到64歲之間的人口呈現逐漸增長的態勢。由於一個國家的勞動力是其經濟活動中主要的生產者,當其占總人口的比例愈高時,那麼這個國家就擁有相對較多的人口在從事生產的工作,經濟活動也會呈現較為快速的增長,因此稱之為人口紅利。反過來說,當勞動力人口呈現衰退的趨勢時,表示這個經濟體中需要被撫養的比例,包括14歲以下以及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開始增加,那麼這個經濟體的成長速度就會開始趨緩,反而是進入了所謂的“人口負債”的狀態。

採用這樣的統計資料來預測經濟發展的研究有很多,最經典的案例當屬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分析師吉姆·歐尼爾(Jim O’Neill)在2011年所提出的“金磚四國”(BRICs)理論。當時歐尼爾認為,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擁有大量的勞動力人口,因此認為這些經濟體在未來將會擁有相當高的成長潛力,而過去這10年多來,這4個國家也確實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若我們更進一步的去細分,每個人在一生當中不同的年齡階段會處於什麼樣的消費週期,我們就可以借此去預測什麼樣的商品在未來的哪一個時間點可能會出現高度的需求。

舉例來說,1980年代因為兩次的石油危機,而使得高品質、低價且省油的日本車成為美國嬰兒潮世代購車的首要選擇,當時的美國車廠市占率因此節節敗退,蒙受了重大的虧損,然而美國車廠克萊斯勒(Chrysler),卻在傳奇人物艾科卡(Lee Iacocca,1924~)精確的掌握未來消費趨勢之下,為美國汽車產業争了一口氣。當時艾科卡認為二次大戰後的嬰兒潮世代在1980年後期也差不多到了要結婚生子的時候,未來家庭旅遊必然會成為風潮,也因此開始研究家庭用的休旅車款,而這個準確的判斷也讓克萊斯勒得以從巨額的虧損之中轉虧為盈,這便是一個掌握人口統計變數趨勢的成功案例之一。

另外,不同年齡層所處的環境也會是重要的判斷指標之一。以美國家庭為例,46歲到50歲是一個人一生中消費能力最強的時期,然而不同時代的46~50族群,卻擁有著不同的消費模式。例如1980年代以前,46~50族群很可能還是以百貨公司或大賣場這類傳統實體購物為主要消費模式,然而當網絡電子商務在1990年代開始萌芽發展,這個時期從小就生活在網絡世界的網絡世代族群,在未來成長為46~50世代之後,很可能會使得整個市場採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大幅度超越實體的購物,而這就是人口統計變數與科技變化的結合運用。

雖然人口統計變數偶有出現單一年度的劇烈變動,然而長期在自然的條件之下,人口結構趨勢並不容易在短時間之内出現大幅度的改變,甚至於扭轉。也因此,即便不容易作出很精準的預測,但人口統計變數仍是作為分析未來趨勢時的一個相當重要數據。例如,日本在1997年時勞動力人口達到最高峰後開始遞減,而這樣的數據對照到日本經濟這失落的20年,其中確實有著一定的關聯性。

數據不僅僅可以用來證明我們的觀點,很多的時候,我們更可以從一些數據當中發現未來的趨勢。

我如何用數據看出泡沫

“房地產只會漲不會跌!”這幾乎是我每次在演講場合都會接收到的聽衆看法。

許多的房地產投資人總是會拿房地產過去5到10年的數字來告訴我們房地產是只漲不跌的,這樣的現象不是只有在中國台灣發生,中國大陸也是一樣。而如果你有看過“華爾街2:金錢萬歲”(Wall Street:Money Never Sleeps)這部好萊塢電影,你會發現劇中人物在2006年的美國次貸爆發之前也是這麼想的。

這樣的統計資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就像前述的俄羅斯輪盤,有些人會把最近幾次的數據拿來預測接下來的走勢一樣好笑,如果你擲一萬次的俄羅斯輪盤,你將會發現每個數字出現的概率是趨近於相同的,而如果你把過去50年的房價攤開來看,你就會發現房價絕對不會只漲不跌。或者,你只要看看幾年前的美國就可以了解,房地產只漲不跌其實是不可能的神話,事實上,房價下跌時候的速度與幅度可不亞於上漲的時候,日本的房地產價格自1990年大泡沫後到現在還在持續地下跌當中。

我在兩本著作中除了以理論來描述我對於亞洲房地產的看法之外,更引用了大量的數據來證明,2010年到2011年間,亞洲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嚴重的泡沫化現象。然而許多持反對意見的人士卻表示“這次不一樣”,而這五個字造成財富的損失其實是遠遠超過戰争的損失。

除了台灣地區之外,其實每一個房地產泡沫的瘋狂程度都可以從許多數字之中察覺,只不過陷入瘋狂的群衆,是毫無理性可言的。例如,2005年前後的韓國正經歷嚴重的房地產泡沫,根據韓國不動產銀行的調查顯示,2006年1月,韓國全國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2 070美元,而到了12月中旬,房價已經上漲到每平方米2 509美元,一年的漲幅高達21.2%。而在首爾一些熱門地區的房地產價格漲幅更高,以首爾江南地區的三成洞為例,一套240平方米的公寓價格高達430萬美元,每平方米約為18 000美元,甚至超過日本東京的黃金地段價格。

當時韓國建設交通部曾發表一項報告指出,“大韓民國國土總值達2 300兆韓元(約2.47兆美元)”。而根據美國聖路易聯準會的統計資料顯示,當時美國的不動產總值約為24兆美元,也就是說把整個韓國賣了,約可以買下1/10的美國房地產。然而韓國國土總面積才9萬多平方公裡,只相當於美國的1%;2006年韓國GDP只有美國的6.6%,這些數據與美國都相距甚遠,顯見當時韓國的房地產泡沫有多麼的嚴重。

同樣的故事又要上演,只不過現在則是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要扮演當時韓國的角色。

根據《中國經濟週刊》的報導,2010年北京平均地價約8 000元/平方米,北京國土面積為1.68萬平方千米,按此計算,北京市土地總價值高達130兆人民幣,約合21兆美元。而根據美國聖路易聯準會的資料顯示,同年美國全國的房地產總值約為19兆美元,也就是說,如果把整個北京市給“賣掉”,那麼將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的房地產而且還剩下2兆美元,而這樣的數字所呈現的意義在於,中國目前的房地產泡沫化現象是遠比當時的韓國更為驚人。

台灣的部分也是一樣,“行政院營建暑”所公佈的2011年第二季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創歷史新高的16.2倍,而環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所公佈的第二季房價租金比則為64,這兩項數據不僅創下台灣歷史新高,同時也比同期間國際上的平均水準高上許多。舉例來說,日本1990年的泡沫時代,房價租金比最高也僅達到60年而已,無論從任何數據來看,台灣房地產價格的泡沫化已是不争的事實。

電學之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曾說過:“人心是偏向錯誤的,人會在自己強烈需要的事情上,欺騙自己。即使是尋找印證,也是要符合自己的欲望。”雖然偶爾我們可能會被數字給蒙蔽,被一些統計數據給誘拐,然而更多的時候,數字其實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但我們卻刻意忽略了這個事實,甚至認為這次會不一樣。但就如本章一開頭赫胥黎所說的:“事實並不會因為被忽略就不存在。”我們應該要做的,是用更多的證據來發掘事實。

本文摘自《預見未來》


  貿易壁壘興起、1%與99%的對立、人才争奪戰、科技交替下的大崩壞,以及小個體時代的來臨,將會是未來全世界最重要的五大浪潮。我們的政府與企業是否已經作好準備?身處這浪潮中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改變?最後是乘風破浪或者被大浪淹沒?這中間的關鍵,就在於你的思考力!唯有當我們每一??人都能夠自主的思考,去判斷這一切的是與非,我們才有辦法知道我們該追求的是什麼,也才有辦法改變我們的自己的人生和未來。
?e再害怕和?e人想的不一樣、?e再盲從、害怕挑戰主流與權威!作者在本書中給你勇敢運用思考的力量,溫柔地改變這個僵化的社會,創造你所預見的未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