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露頭角(5)

2013-08-28 20:14:46

  回顧保羅R26;沃爾克1962年寫給盧薩的備忘錄,他曾提議成立一個總統委員會來研究取消黃金準備金要求問題,反映了他對馬丁的信條深信不疑。“當我剛到財政部上班時,馬丁對我非常好,我永遠也忘不了。他傾力維護美聯儲的獨立性,又信守抑制通脹的承諾,贏得了我的尊重。他是我心目中的一位英雄。”[73]1968年,美國國會取消黃金準備金要求和各國央行放棄“黃金池”之後,沃爾克認為馬丁仍能維持住國内價格的穩定,但他也擔心國際貨幣體系已“瀕臨危境”。[74]他認為,兩級黃金市場就是反映佈雷頓森林體系緊張程度的晴雨表。

  在1968年3月15日英國黃金市場關閉前,以每盎司35美元價位購買黃金的投機商賺了個盆滿缽滿。央行不再向倫敦黃金市場供應黃金的舉措就像香槟酒的軟木塞突然迸出一樣,引起了劇烈的波動。當兩星期後倫敦市場一開盤,自由市場上的金塊價格一躍達到每盎司38美元,漲了幾乎10%。[75]20美元面值的雙鷹金幣——美國人(甚至薩金特R26;施萊佛)可以從自己喜愛的集幣商處購買——的價格飙升了25%還多。[76]價格的上升反映出市場的預期,美國最終將讓美元貶值。[77]

  沃爾克認為,展望未來,外國央行將從美國購買黃金,以便“對沖掉美國可能最終實施黃金兌換凍結的風險”。[78]既然美國能在1968年3月改變規則,停止向私人市場出售黃金,它也能在未來拒絕向其他國家央行出售黃金。出於美國可能中止向其他貨幣當局兌換黃金的恐懼,外國央行夜不成寐,憂慮重重。看來,他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註 釋

[1] 這裡的引語以及接下來的對話部分均來自保羅R26;沃爾克的追憶。

  [2] 對保羅R26;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内容。

  [3] Friedrich A.Hayek,The Road to Serfdom,fiftieth anniversary edition(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227。本書最早於1944年在英國由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出版,美國由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出版。

  [4] 對保羅R26;沃爾克私人訪談的内容。

  [5] 對保羅R26;沃爾克私人訪談的内容。大衛R26;休谟(1711~1776),與亞當R26;斯密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在其1752年出版的《道德、政治、文學散文集》的“論利息”一文中,詳細闡釋了貨幣與價格之間的關系,被稱為貨幣數量論。可參見Carl Wennerlind,“David Hume’s Monetary Theory Revisited: Was He Really a Quantity Theorist and an Inflationis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3,no.1(February 2005): 223-237。

  [6] 對保羅R26;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内容。

  [7] 保羅R26;沃爾克的學士論文,“The Problems of Federal Reserve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Princeton University,Princeton,NJ,Mimeograph,January 7,1949,p.77。

  [8] 同上,pp.233,235。

  [9] 對保羅R26;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内容。

  [10] 參見Peter Bernstein,The Power of Gold(New York: John Wiley,2000),pp.32-37。

  [11] 20美元紙幣可以兌換成一枚“雙鷹”金幣,内含0.967 5盎司純金。

  [12] 一根金條重400盎司(合11千克),或25磅。一枚符合規則的保齡球重量在6~16磅——對成年人合適的重量是12磅(合5千克)的。

  [13] 參見William Silber,“Why Did FDR’s Bank Holiday Succeed?”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 15,no.1(July 2009),其中有關於1933年銀行緊急狀態法的讨論。

  [14] 參見行政命令第6102號,1933年4月5日,網址:www.runtogold.com/ images/ EO6102.pdf。

  [15] 參見“Treasury Defied on Gold Hoarding,”New York Times,May 3,1933,p.1。

  [16] 參見New York Times,May 3,1933,p.16。

  [17] 1934年1月《黃金儲備法》確立了一系列關於黃金的監管要求:(1)第二章要求所有金幣退出流通,要求美國公民上交金幣換回紙幣;(2)第三章授權財政部長控制全部黃金交易;(3)第十章指導財政部長用金塊進行國際結算,並控制美元的兌換比價。

  [18] 普巴是吉爾伯特編劇、沙利文作曲的喜歌劇《日本天皇》(The Mikado)中的人物,其體態臃腫,被冠以一個頗具嘲諷意味的頭銜:大總管勳爵。

  [19] 每盎司等於480格令,故每盎司的價格等於480/13.714,等於35美元。

  [20] 參見Federal Reserve Report,Wall Street Journal,January 20,1961,p.17。

  [21] 美聯儲擁有172億美元的黃金券(見上),相當於聯儲為應對全部負債所提取的法定準備金的37.7%。1961年1月,黃金準備金法定要求是25%,這一比例是從1945年的40%水平降下來的(見Wall Street Journal,June 13,1945,p.3)。25%的最低準備金要求對應的數量是價值114億美元的黃金。這就只剩下60億美元的黃金可用於滿足國外需求了。

  [22] 到1960年末,外國央行對美國的官方債權達到111億美元(參見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Annual Report,Washington DC,1970,p.18)。

  [23] 1974年12月31日生效的公法第93-373號規定,在美國投資黃金是合法的。

  [24] 參見Letter dated November 4,1965,Paul Volcker,Undersecretary for Monetary Affairs,National Archives II,College Park,MD,Record Group 56,Box 4,Folder 68(Chronological File,1965,1)。

  [25] 以上對話根據沃爾克的回憶整理。

  [26] 根據盧薩的回憶[參見The Dollar and World Liquidity(New York: Random House,1967),p.23],“財政部又一次通過紐聯儲……運作成了這個非正式的“黃金池”,1960年11月,借助這個手段,另有7個國家同意加入美國,不定期參與穩定倫敦黃金市場的價格”。見Charles A.Coombs,The Arena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New York: John Wiley,1976,p.63),提出1961年11月是“黃金池”正式運作的開始。兩年後,盧薩(見The Dollar and World Liquidity,p.119)對“黃金池”的持續運作展開了評估:“在倫敦黃金市場採取的行動均由英格蘭銀行操作,已成為一個非正式合作的樣闆,並基於經常性的磋商反複啟動……黃金交易中的投機熱潮已基本被平息。”

  [27] 參見Timothy Naftali,ed.,John F.Kennedy: The Great Crises,vol.I(New York: W.W.Norton,2001),pp.464 and 492。

  [28] 同上,p.495。

  [29] 同上,p.496。

  [30] 參見Roosa,The Dollar and World Liquidity,p.44。

  [31] 參見Naftali,John F.Kennedy,p.496。

  [32] 參見Reduction in Reserve Ratio for Federal Reserve Notes and Deposits: Hearing Before 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and Currency,79th Congress,1st Sess.,February 20,1945,pp.3-54。該法案經杜魯門總統於1945年6月12日簽署成為法律(參見Wall Street Journal,June 13,1945,p.3)。

  [33] 沃爾克的備忘錄名稱叫《關於成立委員會研究法定黃金準備金問題》,提交時間是1962年2月8日(參見Paul Volcker,Undersecretary for Monetary Affairs,National Archives II,College Park,MD,Record Group 56,Box 11,Folder 179,Gold Cover Committee),其目的在於“扭轉時下對變更黃金準備金率的批評”。為避免有做局的嫌疑,沃爾克還提名了另外兩個人與斯普勞爾一起作為委員會主席人選,他們是約翰R26;麥克洛伊,前大通曼哈頓銀行董事長和亨利R26;亞歷山大,前J.P.摩根公司董事長。

  [34] 參見“Address to the 7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November 2,1949,reprinted in Lawrence Ritter,ed.,Selected Papers of Allan Sproul,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December 1980,p.217。

  [35] 參見Memorandum to Volcker from Roosa dated February 13,1962(Paul Volcker,Undersecretary for Monetary Affairs,National Archives II,College Park,MD,Record Group 56,Box 11,Folder 179,Gold Cover Committee)。

  [36] 關於狄龍財長向肯尼迪總統解釋黃金準備金立法的争議情況,參見 Timothy Naftali,John F.Kennedy,p.492。

  [37] 參見New York Times,February 5,1965,p.12。

  [38] 同上。

  [39] 參見Paul Volcker and Toyoo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 The World’s Money and the Threat to American Leadership(New York: Times Books,1992),p.42,and New York Times,January 7,1965。

  [40] New York Times,March 2,1965,p.45。

  [41] 法國於1967年3月14日完成了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撤軍。見New York Times,March 15,1967,p.1。

  [42] 參見Repealing Certain Legislation Relating to Reserves Against Deposits in Federal Reserve Banks: Hearings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on Banking and Currency,89th Congress,1st Sess.,February 1,1965,Washington,DC。

  [43] 了解可自由撥付黃金的準確數量,參見Federal Reserve Report,Wall Street Journal,January 8,1965,p.10。到1964年年末,美國對外國央行的官方支付義務合計為154億美元(見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Annual Report,1970,p.18)。

  [44] 參見New York Times,January 7,1965,p.30。

  [45]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5,1965,p.45。

  [46] 對保羅R26;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内容。

  [47] 同上。

  [48] 對吉米R26;沃爾克的訪談内容。

? [49] 對保羅R26;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内容。

  [50] 同上。

  [51] 根據1968年1月10日美聯儲成員行儲備報告(參見Wall Street Journal,January 12,1968,p.19),黃金準備金達到1968年1月3日流通中聯儲券的27.1%,表明在價值119.8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中,能動用履行對外支付義務的只有10億美元。

  [5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報,1969年,第18頁。

  [53] 參見 Geoffrey Bell,The Eurodollar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Hoboken,NJ: John Wiley,1973),p.20。擁有歐洲美元並非都是外國人,故250億美元可能高估了美國對那些非美國居民的支付義務。然而,《華爾街日報》在1968年1月4日第一版的一篇報道稱:“外國人持有的約305億美元”也可能被要求兌換成黃金。

  [54] 參見Wall Street Journal,January 4,1968,p.1。

  [55] 參見New York Times,January 18,1968,p.1。

  [56] 參見New York Times,February 2,1968,p.47。

  [57] 1968年3月20日,美聯儲報告的黃金儲備有108.7億美元(參見Wall Street Journal,March 22,1968,p.23),而1968年2月28日是118.8億美元(參見Wall Street Journal,March 1,1968,p.25)。在1968年首個季度,美國的黃金儲備流失了13億美元,超過了1967年全年的流失量(參見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nual Report,1968,p.89)。1967年,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66年年末的132億美元下降到了1967年年末的120億美元(參見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1970,Washington,DC,p.282)。

  [58] 參見Washington Post,March 14,1968,p.A1。這裡離題說一說1噸黃金的物理性質。一塊金條重27磅,尺寸比建築用磚稍小一點:約1.5英寸高,613/16英寸長,3.5英寸寬(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2,1965,p.45)。因此,1噸黃金包括74枚金條,可以輕易擺放到辦公室的書架上(但可能會壓垮書架)。

  [59]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9,1968,p.1。

  [60]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5,1968,p.51 continued。

  [61] 本段以及下兩端的全部引語均來自The Congressional Record,vol.114,pt.5,90th Congress,2nd Sess.,March 6,1968~March 15,1968,pp.6596-6598。

  [62] 參見Washington Post,March 15,1968,p.A1。

  [63] 參見New York Times,January 18,1968,p.1。

  [64]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15,1968,p.1。

  [65]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17,1968,p.E3。

  [66] 仍在堅持的成員有:比利時、意大利、荷蘭、瑞士、英國、美國和聯邦德國。法國已於1967年中退出(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31,1968,p.SM32)。

  [67]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18,1968,p.7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和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也與7個國家的央行行長一道參加了會議。

  [68]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16,1968,p.39。

  [69] 同上。

  [70] 參見Friedman’s testimony in Gold Cover: Hearing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Banking and Currency,U.S.Senate,90th Congress,2nd Sess.,February 1,1968,p.153。

  [71] 參見New York Times,January 18,1968,p.1 continued。

  [72] 關於馬丁在“協定”中發揮作用的詳細介紹,請參見Robert P.Bremner,Chairman of the Fed: 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Jr.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American Financial System(New Haven,CT: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pp.73-81。

  [73] 對保羅R26;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内容。

  [74] 參見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45。

  [75] 倫敦黃金市場於1968年4月1日重新開市。從那時起,金價每天公佈兩個定盤價:上午價和下午價。38美元的價格是4月1日的上午價。當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在1968年3月15日宣佈關閉倫敦市場時,規模稍小的巴黎市場仍持續交易。根據《紐約時報》3月16日的報道,“買盤很瘋狂,把金價推升到了幾乎每盎司45美元的水平”。“幾乎45美元”的價格出現在那個週末“黃金池”成員發佈公告建立兩級黃金市場之前。

  [76] 3月15日之前,一枚雙鷹金幣售價55美元,到了3月16日,漲到了70美元(參見Wall Street Journal,March 18,1968,p.6)。

  [77]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69年年報第121頁描述:“1968年3月的危機發生……主要是源於市場大範圍預期到黃金的官價將發生變化。”自由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反映了各方供求的變化。除了投機商,黃金的主要供給是靠新開採出的黃金,基本上來自南非。需求的主要來源是珠寶行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70年年報第125頁上的表37顯示,供需波動隨著時間都逐漸消退了,但“囤積”除外,這裡面充滿投機因素。因此,投機性需求主導了自由市場的金價波動。實際上,每盎司35美元已經成為價格下限,因為央行是此價位上的買家?以便補充被投機商兌走的存貨(3月公報並且禁止央行在自由市場買入黃金)。

  [78] 參見New York Times,March 18,1968,p.1 continued。

本文摘自《保羅-沃爾克和他改變的金融世界》


  保羅-沃爾克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美聯儲主席,對美國和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金融泰鬥之一。
  這位“溫柔的金融巨人”身高逾兩米。比身高更突出的,是他輝煌傳奇的職業生涯:20世紀70年代,應對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和美元危機;70至80年代中,在美聯儲主席任上,成功制服惡性通貨膨脹;2009年,應奧巴馬之請再度出山,應對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機。自1963年以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他被六位總統委以重任。
  尤其在上世紀80年代,沃爾克成功馴服高達兩位數的通脹怪獸,創造了“沃爾克奇迹”,為美國此後的經濟繁榮增長奠定了穩固基礎,被譽為“過去20年裡美國經濟活力之父”。
  更為寶貴的是,他剛正耿直,堅毅執著,忠於公共利益,不迎合任命他的總統。沃爾克罕見地不謀求聚斂個人財富,他放棄投資銀行提供的高薪,長期過著算得上是清貧的生活,其高貴、正直和獨立的品格倍受世人敬重。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