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石油儲備迫在眉睫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是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礦產資源。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對石油的消費和需求十分巨大。我國石油問題不僅關系到我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而且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考驗。歷史上每一次世界範圍内的經濟危機,都會造成油價疲軟。1998年經濟危機,油價跌到10美元,2008年經濟危機,油價也跌到了谷底。但是這一次的歐債危機卻沒有帶來油價的暴跌。一方面,日本發生地震後,很多核電站都關閉了,因此能源缺口很大,造成它對石油的需求大增。這樣大的一個需求量,甚至引發了整個亞太地區的能源供需失衡,而且這個狀態還將持續一段非常長的時期。另一方面,就是供給的減少。美國的國家能源戰略就是控制石油供給,很多國家的石油出口量也在縮減。因此,這樣一來,石油的價格仍然維持高位運行。
無論是從技術來講,還是從石油儲存來講,中國都不占有優勢,那這個時候該怎麼辦?中國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突圍呢?
我們國家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很高,但是我們國家人口很多,如果說每個人都節約那麼一點,可能節約出來的就是很多。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目前的現實情況已經很嚴峻,假設在我們的汽車工業沒有增長的情況下,每年的汽車銷量淨增長還有一千八百萬輛,而且這個量是包含所有類型的車,我們把標準拉低,假設這一千八百萬輛全是小轎車,正常情況下,一輛小轎車一年可能要用到一噸油,如果是卡車還不止,就是說中國每年新增的成品油需求就是一千八百萬噸。顯然,光靠節能肯定無法滿足這個需求,而且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國家必須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是保障國家的石油安全。所謂戰略石油儲備,是應對短期石油供應沖擊(大規模減少或中斷)的有效途徑之一。它本身服務於國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斷供給為目的,同時具有平抑國内油價異常波動的功能。
戰略石油儲備是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衆多發達國家都把石油儲備作為一項重要戰略加以部署實施。目前存在戰略儲備與平準庫存兩種石油儲備,戰略石油儲備是在戰争或自然災難時以保障國家石油的不間斷供給為目的。戰略儲備體系應該考慮市場化的因素,但戰略儲備體系本身是服務於國家能源安全的,幾乎不盈利。
中國的能源安全不等同於石油巨頭的收益,否則,屢屢成為中國最賺錢公司的石油巨頭,應該解決了大部分的中國的石油安全難題。而現實卻是:國内戰略與商業石油的儲備量都不夠,民間的儲油罐卻空置多年,社會資源造成了極度浪費;我國有收益最穩定、最賺錢的石油公司,卻沒有石油定價權;從全球複雜的政治外交形勢看,中國在中東地區的石油安全難以得到保障。低效的企業與能源定價權旁落,是制造大國的安全噩夢。
從長期來看,油價上升對制造大國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視。20世紀70年代,美國陷入長達8年的滞脹週期,根本原因是油價上升,企業難以應對成本上升與貨幣貶值的壓力,絕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1973到1974年,油價上升200%,從1979年到1981年,油價上升100%。這個漫長的衰退週期以美元與黃金脫鈎、匯率浮動、裡根新政、連續加息等嚴厲的綜合經濟措施實施,才宣告結束。
目前中東的地緣政治複雜性不在20世紀70年代之下,有可能形成中東石油危機。從次貸危機以來,雖然經濟緊縮、債務危機此起彼伏,油價卻在多數時間裡居高不下,目前仍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徘徊,這對於不掌握原油定價權的制造大國是巨大的打擊。
要在全球經濟與外交的博弈中掌握主動,依靠的是大型油企的效率、創新的技術、節能的經濟運行體系,以及在虛擬經濟領域的能源定價權。任何時候,壟斷溢價都只會動搖而不是增加中國的能源安全砝碼。另外,還需要在替代能源方面加大投入研發,特別是技術的突破。因為如果沒有重大技術的突破,就永遠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太陽能、核能或者其他的新型能源真的能夠取代傳統的石油能源,那麼我們的能源危機才算是真正得到了解決。
葉檀觀察..............................................................
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調整,算是成品油價改市場化的一個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民衆仍然承受著“高油價”之重。從理論上說,高油價對應的應該是清潔能源與安全環境。但事實卻是:我們支付著高油價,卻仍然在霧霾與毒氣中生活。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站在了十字路口?》
本書是葉檀關於當前中國經濟觀察與分析、未來經濟預測與前瞻的傾力之作。它濃縮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智慧精華,與讀者共同分享看懂經濟趨勢的全新視角,傳授了理性投資的基本思維及操作技巧。其中包含了作者對國際國内市場的分析與預測,對股市、樓市、金市、期貨等領域的投資指導,對電商、傳媒、能源、航空等各行各業的經濟分析,對百姓如何正確理財的建議等。可以說,這是一本個人投資理財、政府官員經濟決策、企業高層資本運營、金融機構業務培訓必讀的財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