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口爆炸

2013-08-29 07:51:14

  1500年之後世界人口才開始快速增長,從1500年的4.4億增加到1600年的5.6億、1700年的6.0億、1820年的10.4億、1900年的15.6億,然後在1927年達到20億,1960年達到30億,1975年達到40億,1987年上升到50億,1999年達到60億,2011年突破70億。

  是什麼原因導致近代人口爆炸?一是糧食增長,二是壽命延長。

  哥倫佈1492年發現美洲,使得印第安人經過數千年培育成功的高產作物推廣到全球,傳入的美洲作物計有玉米、馬鈴薯、紅薯、豆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等近30種。[ 王思明:《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飲食原料生產的影響》,中國農史. 2004年第2期.]馬鈴薯、玉米、紅薯的單產比歐亞大陸傳統的小麥、水稻、大麥、燕麥、高粱要高出許多倍,紅薯“每畝可得數千斤,勝種五谷幾倍”,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並且這些作物“不與五谷争地,凡瘠鹵沙田勺皆可以長”,向高山、大箐、丘陵、河灘進軍,大地被充分利用起來支持人類的繁殖。這些作物還可與其他作物(如小麥等)構成一年兩季收獲,從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玉米、馬鈴薯現在分別是世界第二大、第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的出現彌補了谷物收成不足所帶來的糧食短缺。16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帶到歐洲。17世紀時,已經成為歐洲的主要糧食作物。在當時的歐洲,一畝馬鈴薯田和一頭奶牛就可以養活一家人。[劉作奎:《改變世界的四種植物 曾導致人類大遷徙》,人民網(來源:《環球時報》),2006年08月31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763041.html]愛爾蘭1500年、1600年人口分別只有80萬、100萬,但是自從馬鈴薯引入後,愛爾蘭人口迅速增加到1700年的193萬,1820年的710萬,1850年850萬。1845年至1847年,一場突發的植物枯萎病橫掃愛爾蘭,馬鈴薯大減產,短短兩年内,就有100多萬人死於饑餓及其引發的疾病,導致上百萬愛爾蘭人移居英格蘭、北美或澳大利亞。據估計,在1845年-1925年間,約有500萬愛爾蘭人移居美國。根據美國普查局的資料,1990年美國愛爾蘭裔人口有3874萬,愛爾蘭-蘇格蘭混血人口有562萬;[ U.S. Census Bureau, “Ancestry: 2000, Census 2000 Brief,” Issued June 2004, pp.3-6, http://www.census.gov/prod/2004pubs/c2kbr-35.pdf]美國多位總統(如傑克遜,麥金萊,肯尼迪,尼克松,裡根,克林頓)是愛爾蘭裔。根據加拿大人口統計資料,[ “Ethnic origins, 2006 counts, for Canada,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 20% sample data,” Statistics Canada, Date Modified: 2010-10-06, http://www12.statcan.ca/census-recensement/2006/dp-pd/hlt/97-562/pages/page.cfm?Lang=E&Geo=PR&Code=01&Data=Count&Table=2&StartRec=1&Sort=3&Display=All&CSDFilter=5000#Notes]2006年加拿大愛爾蘭裔人口有435萬。澳大利亞、新西蘭有數百萬愛爾蘭裔人口。2010年愛爾蘭本土還有448萬人口。就是說,1600年100萬愛爾蘭人現在有四五千萬後裔!

  除了美洲作物外,化肥的合成和推廣也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氮、磷、鉀是“肥料三要素”。1838年,英國鄉紳勞斯用硫酸處理磷礦石制成磷肥,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化學肥料。1840年,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出版了《化學在農業及生理學上的應用》—書,創立了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和歸還學說,為化肥的發明與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李比希還在1850年發明了鉀肥。[ 《化肥(Chemical fertilizer)》,新華網(來源:中國科技館),2008年03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3/30/content_7884346.htm]

  與來自土壤、可循環使用的磷、鉀不同,氮主要靠雷電從空氣中合成、隨雨水補充給土壤(並最終回歸空氣),部分靠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在20世紀之前,農作物所需要的氮肥來源十分有限。當時農業上所使用的氮肥主要來自有機物的副產品,比如人畜糞便等。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地球人口的不斷增加,天然氮化合物的數量已越來越無法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而空氣中氮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年德國人口增長很快,所瓜分的殖民地很少,糧食必須自給自足,德國的化學家提出向空氣要氮肥的設想。1911年,巴登苯胺純堿公司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工廠,開創了人類科學史的重要篇章。當前,世界上90%以上的氮肥是由合成氨加工成的。[李力鋼,劉博:《20世紀的科學技術》,北京:新時代出版社,2011年。]

  20世紀農業科技(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更是突飛猛進。谷物世界平均畝產從1961年的95公斤(此前更低)提高到2009年的234公斤(同年我國約363公斤,荷蘭、比利時等發達國家超過600公斤)。[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1,”World Bank, 27 September, 2011 update, http://data.worldbank.org/data-catalog/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近代人口爆炸很大程度還應該歸功於人類成功地扼住了控制人口的“左手”。曾經肆虐一時的鼠疫、黑死病、天花、傷寒、痢疾、斑症傷寒等被有效控制,糧食增加後體質也增強,死亡率降低,壽命延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花的消滅和青黴素的發明。

  天花因其流行迅猛和極高的致死率(一般可達25%,有時甚至可高達40%~50%)而被稱為“死神幫兇”。患者即使不死,臉上和身上亦會留下永久性麻點疤痕,甚至失明。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明了預防天花的牛痘接種法。到1801年,接種牛痘的技術已經在歐洲許多國家推廣開來,並在十九世紀中期傳入中國。天花接種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從20歲左右飛躍性地提高到40歲。

  1928年,英國微生物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1942年起,美國制藥企業開始大批量生產青黴素。以青黴素為代表的抗生素的問世挽救了無數被細菌感染的病患,人類平均壽命從40歲延長到60歲。加上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心血管等疾病的防治上取得的進步,2010年全世界人均預期壽命上升到69歲(發達國家為78歲)。

  外來因素引起的死亡率已經降低,現在壽命的延長更大程度取決於人的本身,如果癌症和心腦血管等決定壽命的關鍵疾病能被攻克,那麼人類的平均壽命還能有所延長。但考慮到細胞分裂規律,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我們正在慢慢逼近人類的長壽極限。聯合國預測2100年全世界出生時人均預期壽命將延長到81歲。如果醫療服務過度偏重於延年益壽,那麼必將與用於迅速恢複勞動能力的醫療服務發生矛盾,也將降低養幼的能力(導致生育率下降),加重老年化危機。

  

本文摘自《大國空巢》


  大陸版的《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持論更溫和,内容更精簡,數據更紮實,觀點更明確,如作者在《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自序中所言:“從文字來看,香港版去除了一些‘酒糟’,只濃縮為《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20%的内容,新增了80%内容……香港版裡主要用的是自制的‘鳥铳’……這一版添置了一些‘槍炮’(複習了大學和研究生時學過的人口統計學,並向一些人口學者請教,使得方法更符合規範)。”可以說,這是作者的一本心血力作!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