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陳代謝是生命現象的最基本特徵,沒有人口的“生生不息”就沒有文明的“生生不息”。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負》裡寫道,“見識廣博和善於思考的人如今卻越來越不願意繼續接受人口增長和文明興盛之間的聯系。相反,當他們思考我們現在的人口密度,特別是過去300年間人口的增長速度時,他們變得高度警覺,視人口增長的前景為噩夢般的災難”,“我們因為人口的增長變成了文明人,而造成這一增長的正是文明:我們可以做人口稀少的野蠻人,也可以做人口衆多的文明人。如果將人口數量減少到10000年前的水平,人類也保不住文明。實際上,即使將已獲得的知識儲存在圖書館裡,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從事廣泛的專業化和勞動分工所要求的各種工作,人們也不能夠利用這些知識。書本知識不能使某個地方的1萬人在原子彈浩劫後免於退回到狩獵採摘的生活。”
英國《新科學家》2006年10月12日刊登文章,認為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20萬年後,將再也找不到人類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痕迹,地球將會變回到史前蠻荒世界。另外一群原始人類(假如數量足夠,並且也有足夠的運氣的話)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才能達到現在的文明程度。[沈志真:《科學家預言:人類消失20萬年後將遺迹全無》,人民網,2006年10月13日,http://world.people.com.cn/GB/41218/4914489.html]
中國古代先賢早就註意到了人口對於文明延續和國家強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嚴梅福,張宗週:《中國古代生育心理思想研究》,《心理科學》1996年03期,http://www.psychcn.com/psyhistory/200402/255047606.shtml]春秋齊國名相管仲說:“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數者得人;審小計者,失人。得天下之衆者王,得其半者霸”,“地大國富,人衆兵強,此霸王之本也”,“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每當看到人口衆多時,孔子便情不自禁地贊歎說:“庶矣哉”(人真多啊!),冉有問:“人多有什麼好處?”孔子說:“富之”, “教之”。就是說人多才能富強,富強才能產生文明禮義。
墨翟的政治理想就是“國家之富,人民之衆,刑政之治”。他認為生育衆多的人口是使一個國家富強最為迫切的事,人口多國家更好治理,社會更為穩定。“然則土地者,所有餘也;王民,所不足也”。他將大量進行生育看成是富國的基礎,指出人口不足,“天下衣食之財,必將不足。”
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家有三寶,一是土地,二是人民,三是政務管理。
《尉缭子》說:“夫土廣而任則國富,民衆而制則國治”。
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明太祖朱元璋也說過:“人者,國之本”。
《資治通鑒》:“人口滋多,則賦稅自廣”。就是說人口多,生產多,賦稅多,兵員廣,國力就增強,也有能力進行救災、度荒,並且人均賦稅輕,人均國防承擔也輕,老百姓日子就好過,國家也就容易管理,社會也就更加穩定。
南宋思想家葉適總結說:“民之衆寡為國之強弱,自古而然矣”,“為國之要,在於得民,民多則田墾而稅增,役衆而兵強。田墾、稅增、役衆、兵強,則所為而必衆,所欲而必遂”。
因此統治者都十分重視人口的增殖。為了盡快增加人口,管子、商鞅等提出了“徕民”(招徕他國之民)政策;荀子提出 “以德”、“以力”、“以富”三種方法來“兼人”(即兼並他國人民)的政策。孔子認為首先應推行仁政,愛護百姓,以招徕其他諸侯國的人民。“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
孔子認為“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現在發達國家無一例外都在鼓勵生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還在“徕民”(吸引移民)。加入“徕民”隊伍的國家將越來越多。
本文摘自《大國空巢》
大陸版的《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持論更溫和,内容更精簡,數據更紮實,觀點更明確,如作者在《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自序中所言:“從文字來看,香港版去除了一些‘酒糟’,只濃縮為《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20%的内容,新增了80%内容……香港版裡主要用的是自制的‘鳥铳’……這一版添置了一些‘槍炮’(複習了大學和研究生時學過的人口統計學,並向一些人口學者請教,使得方法更符合規範)。”可以說,這是作者的一本心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