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紀末,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居全球首位,此後借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了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霸主地位。自二戰後到現在,美國經濟發生了數次經濟危機,也遭受到其他國家的競争——首先遭受到來自西歐、日本等國經濟的競争;其次是依東南亞新興工業體的競争;現今是依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的競争。在這種局面下,美國的影響力雖然被削弱,但經濟實力依然是世界最強。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美國的GDP總量是中國的2.5倍左右,按照2010年美國三億八百多萬人口計算,人均GDP是中國的十倍。
通常來講,第一產業代表的是廣義的農業,第二產業代表的是廣義的工業,第三產業代表的是廣義的商業,三者在GDP中的比重,代表著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
農業
美國的農業生產產值2000年為873.6億美元,到2010年增長了約60%達到1396.6億美元。但是農業生產產值占國内總產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趨勢,近十年來的平均數不足1%,而1990年農業產值占國内總產值的比重在1.67%。按就業人口占全國總就業人口的比重,近18年來美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下降的,由1990年的2.71%,下降到2000年的1.7%和2008年的1.49%,在金融危機之後,2010年和2011年分別回升至1.58%和1.61%。[資料來源 2012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p367]這些數據的背後,是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農民從每英畝種植玉米的田裡能夠收獲26蒲式耳的玉米(1蒲式耳玉米=56磅,約25.4公斤)。2001年到2005年間,玉米產量的平均水平大概為每英畝143蒲式耳。早期,每頭奶牛的牛奶產量的平均水平大約是3840磅,但是到了2006年,牛奶產量達到了每頭奶牛近20000磅。[美國產業結構 p23]
農業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得益於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和農業技術的創新。近年來,美國的農業設備綜合採用了電力和信息方面的先進技術,以便更好地監控生產過程和應用農業化肥。例如,全球定位系統使得農民能夠在監控大片農田的收成的同時,準確地進行相應的生產操作(比如施肥措施等)。商品化肥取代了動物肥料,殺蟲劑、除草劑和殺真菌劑被用於控制害蟲、雜草和疾病,化學肥料和化學藥品的使用,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力,便於適合開展大規模開展機械化操作。通過遺傳學改良,一種生物的基因(如抗病蟲害、高產等)被轉移到另一種生物上,這種轉基因作物在美國被廣泛應用於三種主要農作物領域:接近90%的大豆種植面積,65%的棉花種植面積和40%的玉米種植面積。此外還有其他諸如富含維生素A的大米,富含抗氧化劑的菜籽油等轉基因作物(美國產業結構p24)。在養殖方面,動物胚胎移植技術的使用,縮短了動物的妊娠時間,可以實現更高的產量。
現今創新已經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力增長的基礎,但是這些技術主要由非營利部門的研究者進行的,比如:大學、政府研究所和基地,或者是原材料供應商——種子、化工品或者設備公司。
除了有相應的保險用以規避氣候等方面造成意外的損失,美國政府還長期對農業提供大量的補貼,主要通過三種主要的補貼方式提供給農民:保護性補貼、特別緊急補貼和商品採購計劃。在過去的數十年間,這種補貼從70億美元(1996年)增長到243.4億美元(2005年)[資料來源: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at www.ers.usda.gov/briefing/farmpolicy]
得天獨厚的環境、政府的支持、產業的規模化和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促使美國長期以來成為世界上農產品最大生產國、出口國——美國生產的農產品中2/3是用於出口,占據世界農產品出口的一半,農產品出口在美國整個出口產品中要占16%左右。據FAO(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發佈的《2010年統計年鑒》顯示,2008年美國農業出口值為1182.81億美元,扣除824.42億美元進口農產品,獲得了358.38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對平衡美國國際收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較之下,我們中國第一產業占據的比重從2000年的15%,下降到2010年的10%;同時期農業就業人口從3.6億下降到2.8億。總的來說,中國農業存在著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就業人口多等特點,這和中國國情密不可分。美國農業擁有規模化等諸多優勢,我們可以繞開它的優勢,和它的短闆進行競争。比如世界上多數國家對美國轉基因農作物都存在著不同的貿易壁壘,中國可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如有機農業)來和它競争。(詳見後面章節“集散式農業發展之路有例子)”。
工業
十年間,中國的第二產業產值從2000年的約4.56萬億人民幣上升到2010年的約18.65萬億,增長了4倍。究其原因有很多,比如2001年加入WTO為“中國制造”打開了一個廣闊的國際市場、中國擁有豐富而又廉價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國外資本在弱勢美元背景下對中國投資的增加、易於採納的技術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等,在政府鼓勵出口政策引導下,中國制造行銷七大洲四大洋,也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
相較於中國制造的快速成長,美國本土的制造業看起來競争力似乎越來越小,2010年美國第二產業產值換算成人民幣(按1美元兌6.6227匯率計算,匯率來自中國外匯管理局2012年12月31日報價)約為15.89萬億元,比中國第二產業產值少了約15%,說它“產業空心化”似乎並不為過。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從美國制造業就業人口絕對數字看,美國制造業勞工隊伍從2000年的1964萬人下降到2008年的1590萬人和2009年的1420萬人,十年間減少了544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由14.35%下降到10.15%。[數據來源:美國統計摘要2011年 labor force.pdf table619]但從另一方面,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升,從2010年美國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看,1990年美國制造業創造的實際GDP是14262億美元,2008年是15743億美元,18年增長了1481億美元,上升10.4%,同時期美國企業部門年均勞動生產率(人時/產量)的增長幅度為2.3%,其中非農企業年均增長率為2.2%,而制造業為3.7%。[當代美國經濟 p122]美國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逐步的縮小廉價“中國制造”對本國產業帶來的影響,低的生產要素成本帶來的制造優勢一旦不複存在,廉價的中國制造和美國制造的差距將會加大。
[關於美國生產效率的另一例證:裡昂惕夫在1953年的論文中,通過投入產出表,對1947年美國200個行業的出口貨物和進口替代貨物生產所需的勞動量和資本量進行比較分析,發現美國出口勞動密集型商品而進口資本密集型商品。這與要素禀賦理論相悖,因為人們公認美國是資本最為豐裕的國家。裡昂惕夫本人認為悖論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各國勞動生產率並不相同,美國工人的生產率約為其他國家的3倍,故在計算美國工人人數時,必須將實際人數乘以3。這樣美國就成了勞動力豐富而資本相對短缺的國家,因而出口以勞動密集產品為主,進口則以資本密集產品為主]//太久遠,可以删除。
另一方面剛才已經提到,中國經濟能夠快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弱勢美元背景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增加。從2000年到2010年實際利用外資達7407.48億美元,如果從1979年算起,到2010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10483.81億美元[1979年到2009年數據來自《中國經濟鑒2010》,2010年數據摘自新聞,這裡面應該存在著一些披著外資“馬甲”的民間資本,主要在於過往中國政府給予外資很多優惠]。除了資本外,大規模的外國直接投資還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等,快速的推動了中國產業的工業化,但也使中國產業呈現出高度外資化的局面(見下表"1999—2008年外資對我國工業的市場控制度"),其中有些為國民經濟貢獻度比較高的產業外資的市場控制率更高(見下表“外資對中國部分產業市場控制情況”)。中國的外貿業長期來一枝獨秀,是中國加入WTO後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通過對出口數據的調查,外資產品在這方面的出口比率更高,見下表(外企出口金額及其比例)。
國際間的勞動專業化和分工促使發達國家把生產基地和邊際產業(註:邊際產業由日本的產業經濟學家小島清提出,包含雙重含義,即它在投資國的地位處於產業比較優勢的下層,而在東道國其地位是處於比較優勢的上層。投資國通過“邊際產業”轉移可以為國内產業結構升級創造條件,這些產業轉移到國外後可以充分利用東道國的比較優勢重新發揮它對國内經濟的積極作用)轉移到中國,但產業的轉移並不代表技術的轉移,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果有限。在汽車整車行業,我國對外資的進入設置了很多的限制條件,但對於零配件行業如發動機和配件行業限制較少,導致這些行業的外資市場控制率更高。其中,在車用發動機行業中,2000—2008年期間,外資對車用發動機的市場控制有四年超過40%,從2000年的24.5%到2008年的42.13%,增長了近18個百分點。[2009中國產業外資控制報告 p66]
按投資金額計算,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對外直接投資國,也是吸引直接投資最大的國家之一。最近20年來,美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引進投資增長非常迅速,通過強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工,美國跨國公司實現對全球範圍内資源的合理配置,來提升產品的國際競争力。從2000年到2009年,美國的對外投資增長了近3倍,從9200億美元增長到3.5萬億美元,以現價衡量(current cost)的直接投資也從2000年的1.53萬億增長到2009年的4.05萬億美元[美國統計摘要2011 table1288,foreign commerce and aid.pdf p796]。美國對外直接投資一直高於外國在美投資,2002年~2007年,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平均比外國在美直接投資高二倍以上,縱然在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也不例外。2000年以後,美國對中國的年投資增長速度為14.2%,高於11.2%的平均增長速度。2007年美國對亞太地區的直接投資約為4540億美元,占對外直接投資的16%,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其中1/3是計算機與電子產品制造。不過就整體而言,對外制造業的投資只占整體資本輸出的1/4,金融和保險占統治地位(42%),這和美國服務業發達密不可分。[當代美國經濟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寶森 王榮軍 羅振興主編 p377~p380]
外商一方面把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用以規避國際間的貿易摩擦和中國的關稅壁壘;另一方面通過對核心技術的壟斷,掌握行業話語權,實現利潤最大化。Intel在2005年和2010年總共投資30多億美元在成都和大連建造了兩座工廠,2010年報顯示毛利潤高達65%,亞太地區貢獻占淨收入比重的57%,意味著一塊處理器的附加值抵得上我們制造十塊主機闆的附加值。相比於美英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當年全盛時期“世界工廠”,“中國制造”雖然規模非常大,但卻缺失最重要的核心技術,大多情況下只能生產一些配件等邊緣產品。號稱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截止2010年)“天河一號A”,它的核心部件如圖形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操作系統等全部採用國外產品(註:飛騰一千處理器是仿制SUN公司,“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後被證實使用的是國外的開源操作系統FreeBSD的源代碼)。在這種情形下,中國的工業化程度雖然在不斷的加強,但這種沒有核心技術的“代工模式”的發展是畸形的。
本文摘自《中國離世界還有多遠》
講述2008年爆發的次貸危機嚴重打擊了美國經濟,之後兩年更是席卷全球,歐美衆多國家的經濟陷入低迷。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則取得了不低於8%的高速增長。接下來。中國經濟上超越美國、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主導者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但事實上,“盛世”中的中國和危機中的美國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也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