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時,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於1243年建立了欽察汗國,統治著包括莫斯科公國在内的遼闊區域。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擊敗欽察汗國分裂後的大帳汗國,使得莫斯科公國從大帳汗國獨立出來。1546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俄誕生。當時的俄羅斯只是東歐一個人口稀少、閉塞的小國。原蘇聯區域所有地區1500年人口只有1695萬(其中俄羅斯只有數百萬人口),1700年也只有2655萬。1682年彼得大帝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當時俄國經濟文化都非常落後,被歐洲大國看不起,類似於中國戰國時期的秦國;彼得大帝類似於秦始皇。彼得大帝的革新,推動俄國展開了廣泛的“西化”運動,學習英、法等國,以變革自己在經濟、文化上的落後局面,俄國迅速發展成為東歐的強國。
但是俄羅斯在意識形態上仍然是非常保守的,無論是彼得大帝還是葉卡捷琳娜二世都採用對内專制、對外擴張的方式,追求俄羅斯的強大。當葉卡捷琳娜二世聽到法國革命的消息後,她公開指責啟蒙思想是“法蘭西的瘟疫”。當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家庭在享受現代生活而減少生育的時候,俄國仍然是農奴制國家,保持東正教的生育文化,人口增加快速,1820年人口達到5476萬(其時法國、德國、英國人口分別約為3125萬、2491萬、2124萬),跻身世界強國之列。1814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推舉為歐洲神聖同盟的盟主,俄羅斯成為歐洲事務的仲裁者。恩格斯曾這樣指出:“驚慌的西歐,在伊凡統治之初還不知道北方存在著一個莫斯科公國,現在由於看到一個碩大的帝國出現在東部邊境而目瞪口呆。”
由於農奴制帶來的社會矛盾無法解決,俄羅斯的工業化進程受到嚴重阻礙。1860年俄羅斯廢除農奴制,1870年人口已達8867萬,其後人口增加的速度並沒有放慢,在1913年達到1.56億。1917年發生了十月革命,蘇聯繼承了沙皇俄國的廣袤的土地和龐大的人口,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革命,使得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人口大國,奇迹般地變成了一個工業化強國,到1931年之後蘇聯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二戰前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的50%。
從1820年到1938年,俄國(蘇聯)人口、總GDP、人均GDP分別增加了2.44倍、9.75倍、2.12倍;中國人口、總GDP分別只增加了35%、26%,人均GDP還略有減少。1820年中國的GDP是俄國的6.1倍,但是到1938年的時候只是蘇聯的71%了。在這段時間内,俄國侵占了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戰争爆發。雖然當時蘇聯的人均GDP只相當於德國的40%,但由於有人口規模優勢,經濟總量超過了德國。作為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戰場,蘇聯人口損失較大,總人口由1940年的1.96億下降到1946年的1.74億,減少的兩千多萬人口中很大比例是青壯年勞動力,不但讓蘇聯經濟直接損失20%,而且也降低了蘇聯的經濟的後續發展能力。而美國人口卻從1940年的1.33億增加到1947年的1.42億,經濟增長40%。
二戰後蘇聯人口和經濟恢複增長,1947年到1989年美蘇人口基本同步增長,蘇聯人口相當於美國的比例穩定在116-119%;蘇聯GDP相當於美國的比例回升到1950年的35.0%、1960年的41.2%、1974年的44.3%(還是遠不到戰前的水平)。
可見,俄羅斯的崛起得益於人口的快速增加(從1700年到1940年,俄國人口增加了6.38倍,而法國人口只增長了91%),人口使得俄國的崛起延續了近300年才衰退。如果俄國人口增速與法國一樣,那麼即便崛起也只不過是昙花一現,不能持久,成為一個地區強國就不錯了。
哥倫佈發現美洲引起全球人口爆炸,其中“炸”得最厲害的要算兩個國家:英國和俄國,也“炸”出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來自英國)和蘇聯(繼承俄國)。
本文摘自《大國空巢》
大陸版的《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持論更溫和,内容更精簡,數據更紮實,觀點更明確,如作者在《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自序中所言:“從文字來看,香港版去除了一些‘酒糟’,只濃縮為《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20%的内容,新增了80%内容……香港版裡主要用的是自制的‘鳥铳’……這一版添置了一些‘槍炮’(複習了大學和研究生時學過的人口統計學,並向一些人口學者請教,使得方法更符合規範)。”可以說,這是作者的一本心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