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不是職位,而是責任。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領導力不是頭銜、特權、職位和金錢,而是責任。”領導力的具體責任是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解決問題。
領導職位帶來的不是領導力,而是解決問題的責任。如果你擁有領導職位,但是你沒有承擔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責任,那麼你沒有發揮領導力。反過來,如果你沒有擁有領導職位,但如果你主動承擔了解決組織面對的問題的責任,那麼你就走出了發揮領導力的第一步。
毛澤東的例子
以遵義會議前後的毛澤東為例。在遵義會議之前,毛澤東被撤銷了黨内和軍隊的職務,只有政治局委員的黨内職務還保留著。這時,中共中央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由博古、李德和週恩來組成的“三人團”。
但是,毛澤東沒有因不在其位,就放棄思考中國革命的前途。毛澤東主動承擔責任,動員了王稼祥和張聞天兩位地位比他更高的領導者,促成了遵義會議的成功召開,解決了當時最為緊要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
我常常以博古和毛澤東的對比,來說明“領導”和“領袖”的區別。我們常常把“擔任領導職位的人”稱為“領導”,而把“真正發揮領導力的人”稱為“領袖”。德魯克說:“領導者的唯一定義是有追隨者的人。”這指的就是“領袖”——“領袖”有追隨者,而“領導”只有下屬。
在遵義會議之前,博古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其他人都是他的下屬,但是他沒有發揮領導力,不是領袖;而在關鍵時刻,毛澤東發揮了領導力,把其他人變成了追隨者,成了領袖。在遵義會議之後長達八年的時間中,張聞天替代博古,擔任了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但是在這段時間中,毛澤東一直承擔著指引中國革命前進的責任,發揮著領袖的作用。
所以,如果想把“領導力”和所謂的“領導”區分開,我們應該把“領導力”稱為“領袖力”。不過,我們對“領袖”這個詞往往也有誤解,把它高大化、神話化了。我們需要讓“領袖”走下神壇——真正發揮領導力的人就是領袖,比如下面這個例子中的行政助理。
一個行政助理的例子
詹姆斯·庫澤斯和巴裡·波斯納合著的《領導力挑戰》[1]一書有很大的影響2力。該書舉了一個行政助理發揮領導力的例子。
故事是這樣的:蓋爾·梅維爾所在的冰激淩公司在迅速發展,產生的廢棄物超出了當地的廢棄物處理工廠的處理能力。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冰激淩公司就得停產。這不是梅維爾的工作職責,但是她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梅維爾在農場長大,認為豬可能會喜歡生產冰激淩所產生的廢棄物,建議公司買一些豬,送給附近的農場主,然後試試看能否用生產冰激淩後的廢棄物喂養它們。公司採納了她的建議,發現豬喜歡吃!梅維爾為公司贏得了時間來籌劃更為長期的解決方案,她也被任命為公司的首任環保經理。
庫澤斯對這個例子印象深刻。他在跟我對話時,再次舉了這個例子:
我舉個經典的例子,我想《領導力挑戰》最新的第4版仍然保留了這個故事。蓋爾·梅維爾是Ben&Jerry冰激淩公司的行政助理。她連經理人的頭銜都沒有,只是一個行政助理,幾乎每個人都是她的上司。但是她想到了一個主意,可以解決公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她決定提出這個主意,這個時候她就不再是個追隨者,而是個領導者。其他人覺得也許可行,於是組織了一個團隊來實施,她成了一個領導者[2]。
梅維爾主動承擔了解決問題的責任,走出了成為領導者的第一步。庫澤斯說梅維爾成了領導者,不是因為她後來得到了環保經理的職位,而是因為她成功承擔了解決公司面臨的難題的責任。
仆人式領導
鄧小平說過:“領導就是服務。”所謂服務,就是幫助群衆解決問題。與“領導就是服務”類似,管理思想家羅伯特·格林利夫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仆人式領導”[3]的理念,直接倡導“領導者是仆人”。
格林利夫說自己直接受到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的小說《東方之旅》的影響。這篇小說記述了一群人的神秘旅行。故事的主人公李奧是旅行團的仆人,為他們做各種體力勞動,並用自己的熱情和歌聲支撐著他們前進。突然有一天,李奧消失了。旅行團開始四分五裂,最後不得不終止旅行——沒有仆人李奧,他們無法成功。幾年後,旅行團的一個成員找到了李奧,發現李奧竟然是發起那次旅行的組織的頭頭,一個偉大的領導者。
格林利夫這樣闡述這個故事的寓意:
偉大的領導者首先被看作仆人,而這個簡單的事實正是他之所以偉大的關鍵之處……領導力賦予給本性為仆人的人。領導力是授予的,或者是獲取的,也可能被取走。而其擁有的仆人本性才是那個真正的人,不是授予的,不是獲取的,不能被取走。他首先是仆人。
領導者首先是仆人,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
領導?動的起源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人類領導活動的起源。它起源於最早的人類跟自然界的鬥争。這些最早的人類團體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生存:既要擺脫猛獸的襲擊以生存下去,又要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獲取食物,包括採摘、狩獵、貯存冬糧等。自然而然,有些人承擔起了帶領大家解決這些問題的責任。
逐漸地,這些人類團體演變成有組織的部落,那些卓有成效地從事領導活動的人成了部落首領,其非正式的“領袖地位”變成了正式的“領導職位”。
也就是說,在人類歷史上,先有領導活動,後有領導職位;先有從事領導活動的人,後有擔任領導職位的人。而領導活動之所以出現,是因為需要有人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
所以說,領導活動的起源是責任。領導力的第一步,就是承擔責任。
本文摘自《領導力十律》
《領導力十律》這本書的主要論點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領導力的關鍵不在於你“是什麼”,不在於你“有什麼”,而在於你“做什麼”。
不管你是總經理或者CEO,還是學校校長、醫院院長,或者局長、市長,這只說明你有所謂的“領導職位”,並不說明你有領導力。
你有MBA文憑?你有很高的智商?你有很高的情商?你有正直、誠實、勇敢、公正這些品質?有這些當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說明你有領導力。
卓有成效的領導者的共同點,不是他們“是什麼”,不是他們“有什麼”,而是他們“做什麼”。他們做這十件事情,是為“領導力十律”:承擔責任;解決難題;密切聯系群衆;講故事;當老師;從失敗中學習;反思;深思;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如果你做這十件事情,你就是在發揮領導力;如果你持之以恒地做這十件事情,你就是在修煉領導力;如果你能夠得心應手地做這十件事情,你就成了卓有成效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