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中國人心中最為重要的節日,即使遠在千裡之外,相別一年的親人也總會回家團聚。回家,這本是個溫暖的詞語,但對於幾百萬中國人來說,返鄉卻成為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任憑我們歸心似箭,開往家鄉的列車卻總是一票難求,
這個嚴肅的社會問題長期存在,卻從未被有效解決過。盡管它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註,但政府的應對策略卻顯得力不從心,甚至滋生了許多不法分子從中作梗,使得車票的供應更加緊張,造成返鄉的成本上升和難度加大。
對於一線城市占總人口一半的流動人口來說,回家過年是他們大多數人的願望。而火車由於其廉價和舒適成了旅客們尤其是長途旅客的首選,然而,一個火車站的運載能力是有限的,上千萬人忽然在春運的幾天裡同時擠到火車站,這必定會造成車站的超負荷運輸,旅客的滞留也是必然現象。以廣州為例,廣州的外來人口數量大約是500萬,而作為珠三角的交通中心,週邊地區諸如佛山,東莞,中山等地的旅客也要經廣州返鄉,根據每年的發客統計,春運期間廣州火車站大約要發客1000萬人次,而且這一數字每年都在增長。目前,廣州三個火車站的日發客能力約為28萬人次,春運期間單是廣州站每天就有10萬旅客滞留,且這一數字要不斷滾雪球式膨脹,如此龐大的旅客人數對應如此有限的運載能力,造成了中國特有的春運奇觀,幾十萬人擁擠在火車站廣場,風餐露宿。如此激烈的供求關系造成了火車票一票難求的尴尬事實。
這樣一個如此嚴重的社會問題,卻鮮有人關註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暴躁的旅客只好將憤怒的源頭指向了票販子,聲稱他們對票源的壟斷才造成了我們在一年中最重要的幾天裡,孤獨地露宿在火車站的廣場上,遠隔著千山萬水的距離,任憑家人望眼欲穿也無能為力。我們姑且不讨論是誰縱容了票販子的行為,即便他們得到了法律的懲罰,回家難的問題也不會得到解決。因為票販子只是擡高了我們的購票成本,卻並沒有造成供應減少,那麼將他們繩之以法後,供應也不會增多,所以我們的需求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由此提出的購票實名制,一人一票制都是完全不能解決問題的,因為根本上的供求緊張並沒有得到絲毫改善,這也不能規範票販子的不法行為,因為他們完全可以用買方的身份證為他們代購火車票。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有人主張春運期間增加車次。增加車次固然能解決根本性的供應短缺,但因為其不符合市場規律而根本不會被實施。春運以外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國鐵路交通的供求關系是正常的,如果在春運期間增加車次,那麼增加的列車在春運之後的大部分之間都要閑置起來,這必定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且火車的造價較高,單靠春運期間的盈利完全無法補足其制造成本。
由此看來,春運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交通運輸難題,其背後反應的,正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巨大問題——區域發展嚴重失衡。而且,這種失衡表現得是這樣淋漓盡致:同一國家内東部與西部之間的發展失衡,同一地區内中心城市與週邊城市的發展失衡。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盛世背後》
本書從人們的日常經濟生活入手,分析了當今中國經濟盛世背後的諸多問題,指明了我們與世界存在的巨大差距,告訴了人們盛世背後的冰冷真相。
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法制不健全、政府權力過大、市場失靈、投機盛行、民衆道德滑坡……這些問題不僅是當今中國經濟的弊端,更為我們未來的發展埋下隐患。要想讓中國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必須直面這些棘手的問題,而不是盲目地高唱贊歌。盛世與否並不重要,改善民生,讓每個人過得更好才是政府最應該關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