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股民的贏利模式以股市或股民自身為出發點,但效果往往不好,很容易被套,那麼我們必須要換種思路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其實股民炒股和農民種地一樣,既然是靠天吃飯就要按時耕種,即以時間作為操作的出發點和選股起點,當投資回報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週期性變動就是日歷效應。這樣說可能很多股民會覺得晦澀,其實我們常見的黑週一、紅週五,月初漲月末跌,節日後開門紅,一月漲則年線陽,一月跌則年線陰,五窮六絕七翻身等現象均是日歷效應的體現。
此時股民可能會問,為何在A股很少有人應用這些?是的,日歷效應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是股市本身的運行機制要完善,只有股市本身有穩定的環境,其走勢才更具有研究價值,此外還有一定時間的積累,這樣才能夠形成其自身固有的熱點和走勢規律。在之前的確A股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但如今則不同了,股指期貨上市了,融資融券、創業闆等投資機制也豐富起來,又有了完備的監管制度,股市已經日趨成熟,而超過20年的交易歷史也足夠形成自身的日歷效應,並且儲備了相當數量的歷史數據,足以供股民進行研究、總結,以及模式化後的實踐與驗證。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一個股民都應該嘗試建立自己的投資日歷。雖然各國股市的情況不同,體現出來的日歷效應各不同,我們不可照搬規律,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熟股市上百年的交易歷史呈現的日歷效應更為豐富,更便於我們對日歷效應的規律、内涵進行研究。筆者選取了成熟股市中四類典型的日歷效應,通過分析這些,我們來找到研究A股日歷效應的思路和方法:
“總統選舉效應”。這是股民研究日歷效應比較好的敲門磚,規律性很強,也能夠受到更多的啟發。美國總統的選舉每四年一次,在1939年至今的70多年中,美國股市也會根據總統選舉週期呈現非常有規律的走勢:即在總統任期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股市表現往往較差,甚至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下跌;而在總統任期的第三年,也就是下一任總統選舉的預備之年,股市往往表現得非常強勢,為四年中漲幅最大的時間;進入到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即選舉年時,股市升幅雖不及之前一年但也能保持攀升走勢。如圖1-1所示,這是最近10年來的道瓊斯指數走勢圖,其中2004年和2008年是兩個總統選舉年,以此作為標記點,我們可以看到,在總統選舉年之前的兩年基本上都是反彈行情,並創出了當時的歷史新高,而總統選舉年之後的兩年都處於橫盤或下跌週期,走勢較之前差很多。同樣,我們看圖1-2,其時間跨度更久,但依然遵循了這樣的選舉週期規律。由此可見,利用總統選舉效應,能夠很好地劃分美股的週期,這樣對於股民分析美股,特別是研究美股對亞太股市影響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此時股民會問,是什麼導致這樣走勢的形成呢?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總統,會如何安排這四年的任期呢?前松後緊。沒錯,就是這樣,初期為了選舉能夠成功,無論是在任總統,還是競選者都會拼命地制造“業績”,以獲得更多的選票,所以總統週期的第三年、第四年一定是管理層大力刺激經濟,執行寬松貨幣政策,大力促進就業,創造繁榮的時間,即便此時有一些危機,也會被一系列的救市行為掩蓋,股市呈現非常強勢的表現並不奇怪。而到了總統週期的第一年、第二年,當選者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更多地採取保守策略,休養生息,經濟一旦缺乏刺激就會增速放緩,甚至下滑,此時股市也會走下坡路。
“季度末效應”。美國等成熟股市規定,基金要在每個季度向持股股東報告上個季度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時所持股票和市值情況。所以基金經理為了制造良好的業績來吸引投資者追捧,就會在季度末拉擡所持重倉股,造成市值增加的情況;同時還要賣出表現較差的股票,轉而購入短線漲幅較好或者是該季度保持強勢的股票,雖然這並不能夠帶來太多的收益,卻能夠讓不明其中玄機的投資者信服基金優秀的選股能力。所以我們會在這個時間段看到強勢股強者恒強,一路上揚,市場中各品種競相表現,欣欣向榮的景象,該點A股的股民也要註意一下,很多時候基金紮堆大牛股,未必是博弈收益,而是為了賺名氣,如果股民貿然跟風則很容易上當被套。
與此類似的還有“週末效應”,股民如果仔細研究近90年來的美國股市會發現,大多數時間裡,美股都呈現“紅週五與黑週一”。這是源於週六、週日交易中斷,而此時上市公司的公告會繼續發佈,由此就逐漸形成了一個規律,上市公司會利用這個非交易時間進行利空密集的發佈,恨不得將一週内出現的各類負面消息都攢在這個時間“一吐為快”,這樣利空在積聚了一個週末後就會在週一集中釋放,自然就會導致黑週一。而那些利好的消息,上市公司往往會在週一到週五的交易時間發佈,這樣立刻就會在股價上形成優勢效應,包括一些券商和機構也特別願意在這個時間發佈一些推薦的信息,個股在持續受到正面效應時就會漲勢良好。在這樣上漲行情中,空頭會非常謹慎,不敢輕易地做空,即便是做空也是在尾盤附近,這樣多頭就會掌控市場局勢,紅週五在這樣大的背景下就形成了。
“特殊月份效應”。每個國家的股市都在一些特殊的月份中呈現異常的走勢,比如說美股最糟糕的月份總是出現在9月,該月總是容易出現暴跌,不僅9月呈現負收益而且在全年12個月對比中也排在後面,甚至連一些“黑天鵝事件”也都在這個月份出現,比如說歷史上著名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債危機等。而一旦進入到11月,美股卻馬上開始活躍,甚至很多時候能夠一路持續到來年的1月。雖然有些時候很難解釋這是為什麼,但市場卻年複一年地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再比如說日本股市在6月、12月的市場收益率顯著高於其他月份;馬來西亞股市則是2月漲幅高於其他月份;以及我們國家的A股市場,每逢12月就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調整,哪怕是在牛市亦如此,而每年的2~3月卻表現得異常強勢,成為一年走勢中最甜蜜的月份。由此可知,雖然時間上各不相同,股市走勢也不相同,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國家的股市都有自己特殊的月份,在這個月份或者是固定上漲,或者固定下跌,這樣的情況有些很難解釋。筆者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還是,初期資金利用自身贏利模式挖掘出來市場的熱點,隨後不斷地去複制和強化,並且導致其他資金跟風,這樣就慢慢地導致某個月份固定的事件走出固定的行情,而這樣的思路,也是我們分析日歷效應的主要依據。
“節日效應”。每個國家都有特色的節日,越是在大型的節日休市前的一個交易日或節日開盤的第一個交易日往往會迎來紅盤走勢,即便在熊市中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資金在節日期間追求好彩頭的心理,市場會在此時人心思漲,往往會集中做多,這樣多頭形成合力就自然會上漲;另一方面,大型的節日往往都會停盤休市,若再遇到週六日,那麼休市時間更長,這樣的中斷,對於大資金來說,往往出於避險要求就會降低股票和股指期貨的持倉量,以避免休市期間出現重大的利多、利空消息,而帶來爆倉的風險,所以這樣降低持倉的行為就會導致市場做空力量降低,那麼多頭再弱小也會顯得比較強勢。而如果當時市場環境配合,也很容易引發大行情出現,比如說以A股為例,在春節和國慶節附近就很容易呈現多頭行情,也是類似的因素,而這點在後面的章節中也會具體進行分析。
以上四類成熟市場典型的日歷效應闡述,目的是讓股民充分認識日歷效應的存在,但這些畢竟不是A股的日歷效應,無法直接指導股民的操作,於是筆者將其繼續細分和按照A股的特殊情況總結出來五類日歷效應(如圖1-3所示)將其作為我們研究A股日歷效應的出發點和主要思路。第一類是由於特殊的制度而產生的股市大週期的變化(類似美股的總統選舉效應,股市呈現四年一個週期,前兩年下跌或橫盤,後兩年反彈),這樣有助於股民對市場牛熊進行判斷,而大趨勢確定,股民對於機會與風險的辨別就有了方向。第二類是業績與公告披露時間所決定的市場固定時間段的固定行情(類似季度末效應、週末效應、年報效應等),這樣的效應非常有助於股民對於局部風險和機會進行提前認知,也可利用這樣的特性來實現有針對性的操作。第三類是月份效應,每個股市中都會出現一定的月份規律走勢,有的月份容易出現長陽,有的容易出現長陰,有的月份容易變盤,有的月份容易出現橫盤,所以說研究懂了該點,對股民來說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類是節日效應,節日帶來的假期導致股市停牌,也帶來了市場走勢的中斷,這樣最容易造成行情節奏和方向上的變化。別小看這個因素,因為一旦配合週邊環境和消息面變革,主力資金很可能利用長假或小長假這樣特殊的時間節點來發動一波較大規模的行情,A股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就很多,類似每年春節後發動的2~3月的春季攻勢,以及十一之後發動的國慶行情皆是如此,因此節前持股持幣的策略,節前紅包行情的選股,都是我們研究節日效應的關鍵所在。第五類是每個股市特有的内部熱點闆塊的輪動規律,即特定的時間段,會有特定熱點闆塊活躍,比如說釀酒闆塊,幾乎是每年7~11月都會出現一波因漲價預期而發動的行情,再比如說熊市抓醫藥,牛市抓資源等也是此類,這個能夠幫助股民快速地找到熱點闆塊,從而進行提前佈局。
分成這樣五類,對很多股民來說還是有些複雜,那麼怎麼辦呢?筆者又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將其精髓提煉,然後以月為單位,將其内容填入其中,這樣股民在進行操作時,只要查看一下當月的“日歷”,看看該月會有哪些重要的事件發生,該事件是決定市場大週期的,還是局部的特殊風險與機會,會有哪些熱點闆塊特別容易在該月活躍等,從而建立簡單、有效、好用的股民投資日歷。股民可以先看一下表1-1,這是從1991~2012年,完整的22個交易年中各個月度的漲跌幅數據,而且為了更加直觀地體現市場走勢,筆者還特意在下面進行了22年來總的月度平均值統計,最近12年來月度平均值統計和剔除極端值後的月度平均值。之所以要選擇這樣三組數據,主要是考慮到在最初A股剛剛建立的10年間?市場的交易機制還不夠完善,資金量比較小,特別是在1996年之前還沒有設置漲跌幅,而最近12年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資金構成的豐富,交易機制的完善,特別是類似ETF和股指期貨等雙向交易品種的出現,市場走勢肯定會發生一些改變,所以我們需要將一些極端值剔除才能夠更加真實地還原市場的本來面目。
在這裡,筆者要強調一點,研究日歷效應的根本目的不是說單純地看市場的漲跌,而是要挖掘市場中的固定時間、固定事件、固定運行規律帶來的市場固定走勢與機會,這樣才能夠最終指導我們買股,在正確的時間進行正確的操作。這個思路非常重要,其貫穿於本書的各個章節,如果股民無法樹立這樣的思路就很容易走入誤區,將嚴謹的數據分析變為投機式的賭博,因為就算歷史數據中某個時間段全部都是上漲,也不能夠證明明年、後年乃至之後的所有年份的這個時間段還會漲,更不能夠說明該時間段市場就不會下跌,因為未來走勢就是充滿未知與不確定因素的。即便我們分析出來某個事件發生是大概率事件,也不能夠忽視市場中的“黑天鵝效應”,我們必須要對股市走勢無條件地服從,一旦市場走出與歷史走勢不同的下跌或上漲,我們也要接受, 及時地止損、 止盈,而不能因為迷信數據就忽略了客觀事實。所以我們在分析日歷效應時,表面上是從數據入手,而實際上是通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形成市場固定走勢背後的市場内在規律,重規律而輕數據,股民之後繼續拓展日歷效應,進行更多年份的總結時也要遵循這個道理。
經過了思路上的明確和鋪墊之後,我們來仔細分析數據。首先,從圖1-4我們能夠發現,22年來平均數值中,只有7月、9月、10月是下跌的,其餘月份均是上漲的。其次,將圖1-4和圖1-5對比,我們發現在剔除了極端值(即將月度漲跌幅數據中超過25%的數值剔除,其餘數值繼續計算平均值)後,6月、8月和12月的數值方向發生了變化,由上漲變成了下跌,尤其是8月從大漲到大跌,很顯然這裡面是有一些不確定因素需要分析的。除此之外,其餘各個月均是保持原有的漲跌方向,
2、3月漲幅擴大,而5月上漲數值縮水了很多,10月的跌幅明顯收斂,
顯然這裡面也有值得我們重點研究的。最後,我們再將圖1-4和圖1-6作一個對比,也就是說將22年間總的平均數值與最近22年間的平均數值進行對比分析,此時我們發現5月、6月、7月、8月這4個月份出現了漲跌方向的大轉折,22年總平均值上漲比較多的5月和8月反而是最近12年下跌較多的月份,相反之前下跌的7月卻大幅上漲了,而11月和12月漲幅值出現了交換。這裡面又暗藏了哪些因素呢?股民可以自己琢磨一下答案,而筆者在下面具體的各個月份分析會詳細地進行講解,在此作一個小的鋪墊。
那麼在對比了圖1-4、圖1-5、圖1-6後,已經可以簡單地總結出來一些初步的規律。三個圖中共性的因素是,年初的4個月均是上漲的,可以說是一年行情最好的月份,尤其是2~4月,更為明顯,而這個時間也是年報行情的時間,那麼這是不是造成該走勢的關鍵呢?特別是年初還有春節、兩會等事件,其是否也是造就年初4個月走勢較好的關鍵呢?因此筆者將1~4月劃分到一類進行分析。通過前面三個圖,我們發現了5~8月,這4個月走勢是變化最大的,尤其是我們再來看前面的表1-1也能夠發現,在這4個月走勢中出現了很多極大值和極小值,歷史上月度最大漲幅和最大跌幅都出現在該時間段,很顯然這裡面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在誘發著市場的變盤,所以我們不能夠單純看漲跌,而是要找到令市場變盤的要素,由此挖掘到市場的本質,所以將5~8月劃分為一類。而繼續觀察,我們能夠發覺,9~10月是三個圖中變化最小的,無論是走勢方向還是漲幅數值都很穩定,而且是始終保持下跌因素,在平時我們總是聽到“金九銀十”,那麼為何這兩個月到了A股卻成為下跌之月呢,這裡面因素是什麼呢,國慶行情又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11月走勢多上漲,即便月線收跌,也是有過一波比較不錯的月度上漲行情,而12月是一年中相對保守的月份,難出現大的漲跌。那麼將這兩個月份歸為一類進行分析,能夠讓我們對於年底行情有一個了解,年底究竟是該冬眠,還是該冬播呢,這是分析的要點。
綜上所述,全年12個月的日歷效應分析總結成一句話是“年初多上漲,年中多變盤,秋天躲下跌,冬天易輕倉”。所以筆者在下面具體介紹各個月份時,也特意用到了這樣四個劃分,即年初上漲月(1~4月),極端走勢與變盤月(5~8月),秋天下跌月(9~10月),年末收官月(11~12月),在具體的月份分析中,筆者會將前面提到的諸多疑問,以及股民心中思考的諸多問題進行逐一的解釋分析,並總結出股民可以直接使用的操作策略,尤其是筆者還特意根據月份的特徵挖掘出來“每逢某月就上漲的熱點闆塊”供股民參考。
本文摘自《日歷買股法》
所謂股市時間效應,即正確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情等於被套,錯誤的時間做正確的時間也是被套,如果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情就是深套,只有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才會贏利。所以從時間角度來看。股民必須要按照日歷效應按圖索骥找到時下的熱點個股,才能實現贏利。在我們常規的思維中,股民總是以股市和個股角度去進行操作,而股民本身是弱勢群體,對市場要素、政策、消息、趨勢等方面感知存在滞後性,因此很容易被套;同樣從個股出發,由於股民本身沒有資金優勢,對上市公司研究能力較差結果還是很容易被套。但從時間角度出發則不同,這就如同我們熟知的"天時"。根據不同的"天時"播種對應的農作物,就很容易收獲,而這正是筆者在《解套第二課:日歷買股法》要達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