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中國經濟處在一個如此危險的地步,我們不禁要問,撇開官方公佈的華麗數據,我國的經濟究竟處在一個怎樣的節點上,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改革開放以來,原本飽受壓抑的中國經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釋放,就像一座終於爆發的火山一樣,它在短時間内表現出了極大的活力,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並創造了一個三十多年來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奇迹,國内外媒體紛紛把焦點對準了中國,在風雲變幻的國際舞台上,見證著這個文明古國的大國崛起。2010年,中國GDP總量趕超日本,這標志著中國正式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從鴉片戰争到抗日戰争,中國的近代史填充了太多屈辱的色彩,現在,我國的經濟總量終於超過了所有曾經欺辱中華民族的國家,而國外的媒體也確實為此感到震驚,即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時刻擔心著中國的崛起是否會影響其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我國的官方媒體同樣顯得很亢奮,並做了大量的相關報道,國内的學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因此大增,甚至信誓旦旦地預言中國的經濟發展不久便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的頭號強國,就像漢唐時期一樣。但這只是主流媒體的觀點,民間的反應與此截然相反。老百姓並沒有主流媒體那麼樂觀,他們甚至表現得事不關己,對官方這種自我陶醉的熱情表現出冷嘲熱諷。
我們承認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無可取代的影響力,但一些與上述這種大國地位既不相符的現象卻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據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西部地區的貧困人口比例高達66%,而伴隨著近兩年旱澇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貧困率正在不斷升高。同時也應註意的是,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貧困人口最低的國家,即便是歐盟這樣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貧困率仍然高達23.4%,當然,中國與歐盟對貧困的界定標準是完全不同的,歐盟以不能享有一定質量的生活水平為貧困與否的分界線,中國則以溫飽來做衡量標準,這就意味著,中國的西部地區至少仍有66%的人不能解決溫飽問題,而考慮到官方數據與真實水平的差異性,實際的情況還要比這更糟糕。而像貴州,甘肅等貧困省份,某些縣市適應兒童的失學率甚至高達80%以上,這普遍由貧困造成。
中國自身的貧困現象令人感到揪心不已,而在國際事務中,國家卻表現出了與這種貧困不相稱的積極性。從2007年開始,中國每年累計向非洲免除幾百億的債務;而在歐洲遭遇金融危機的時候,歐盟同樣把目光瞄準了中國,不斷向中國求援,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當他們的經濟出現問題時,似乎都把中國當成了救兵……我們的同胞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卻不能得到國家的絲毫救濟,但我們的國家卻在世界上成功扮演起了救世主的角色,這不能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那麼中國真實的經濟水平到底是怎樣的?
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它的國際地位是挂鈎的,這不僅表現在各國媒體對這個國家的經濟數據做出了怎樣的反應,更表現在國際關系中的外交政策上。就像人人都喜歡結交有智慧有膽識的朋友一樣,國與國之間也同樣如此。縱觀與我國建立起友好合作關系的國家,我們會發現一個可悲的現象:能夠被稱作中國的朋友的國家少的可憐,朝鮮?巴基斯坦?古巴?越南?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甚至比我國還要糟糕,且在國際上處處樹敵,遭到許多國家對它們進行經濟制裁。歷史中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往來最為頻繁的日本已經在明治維新後迅速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盡管我們總是稱其為“小日本”來表示這個過去總是偷師我國治國策略的國家的不屑,但現在它的確已經趕超了中國一大截,就連我們不屑的東南亞小國也在購買我國的廉價勞動力。我們經常說,要評價一個人,只要看看他結交了怎樣的朋友就可以知道。我國僅有的屈指可數的幾個盟友居然都是被大多數國家所不屑的對象,且經濟發展十分落後,那麼我國的經濟水平又怎能獨善其身,居於高位?如果這還不足夠說明問題,我們也可以從簽證政策中窺見一斑:兩國人民的自由往來是建立在彼此認可的基礎之上的,到現在為止,中國公民想要訪問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幾乎都需要簽證,即便不需要簽證的國家也是因為自己沒有機場,只能借助第三國入境,這實際是一種間接的簽證。大多數國家對中國的排斥已足以說明問題。更為可悲的是,國家的軟弱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社會使我們飽受欺侮,就連越南,菲律賓這些小國也動不動來我國的領地上耀武揚威,原本被我們所不屑的國家卻一而再地欺淩我們,而我國的外交官除了一再表示“強烈譴責”之外再沒有任何維護華人尊嚴的行動,崇尚鄰裡關系和諧的民族終究敵不過落後就要挨打的真理。所以,即便在2010年,中國GDP總量正式超越日本,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時候,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可遠遠比不上曾經的第二大國日本。
而國内,與這種虛名所對應的,反而是諸多經濟問題的發生。首先是溫州制造業老闆的集體跑路牽動人心,當我們正在為經濟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所津津樂道時,溫州各行業中的龍頭老大卻深陷債務泥潭中並採取了跑路這一極端措施,這不能讓人大跌眼鏡,思維來個180°轉彎。緊接著發生的事實甚至讓我們來不及對此作任何反應,房地產幾乎被我們認作是中國最為暴利的行業,但鄂爾多斯卻“出乎意料”地發生了房地產商跳樓,這些被我們認為是富得流油的老闆居然因為債務問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粵浙等地區也被破天荒地批準發行地方債券,無論大企業還是政府,他們似乎一夜間從最富有的人變成了最缺錢的人,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
而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最能說明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一個國家的富裕與否,與官方媒體中報道的浮誇數據相比,國民的生活水平和切身感受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比較一下國民的收支情況,中國目前仍有50%以上的農村人口(如果再加上進城務工卻不享有城市戶籍的農村子弟,這個數字恐怕要高達70%-80%),這個龐大的農村人口基數對應著每天不足2美元的人均消費水平,印度尼西亞在20多年前就已經超越了這種赤貧現象。我們依賴強大的GDP整天樂此不疲地跟美國做比較,GDP固然是對比兩國經濟水平的一個標準,物價水平同樣是能夠反應兩國的差距。如果忽略掉貨幣單位,中國人的收入與美國人的收入在數字上是相差無幾的,如果想要真實地比較兩國的物價水平,我們可以按照美元和人民幣1:1的匯率來計算。
在美國買一輛奔馳E-320,大約需要5萬元,這相當於一個美國中產半年的工資;在中國買一輛奔馳E-320,大約需要100萬元,這相當於一個中國中產10年的工資,
在美國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只需要20萬,在中國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需要100萬;在美國租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不到1000元,在中國租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至少2000元;
在美國加一箱汽油三十塊足夠,在中國加一箱汽油三百塊都不夠;
在美國吃一份漢堡快餐4元左右,在中國卻要20元以上……
如果再對比一下各國收入,我們的自信心恐怕要跌倒谷底。中國每小時人均工資約為1美元,是世界最低水平,德國是我們的30倍,即便非洲這樣被我們認作世界最貧窮的地方,其人均每小時工資收入都高於我國,只是由於我國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非洲以及其他所有國家,所以我們的在月薪上才能高於非洲。
這才是中國的真實經濟現狀,無論是國際關系,經濟水平,還是國民生活質量,我們都遠遠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我們在經濟上引以為豪卻唯一可以拿出的便只有GDP,可惜的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殊榮非但沒有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卻給了我們日益高漲的物價,房價,使我們的生活越加陷入拮據狀態。多少年來,我們的收入保持不變,靠省吃儉用積累的一點可憐的積蓄卻在不斷縮水,100塊錢能夠買的東西越來越少,想想看,我們10年之前2塊錢就可以吃一碗面,現在10塊錢才能勉強吃飽,貨幣貶值的速度直追中國GDP的上漲速度,而關於GDP的本質,John Perkins在《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中已經有了最真實的解釋:
“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最終只是讓少部分人,比如擁有一家公共設施公司的人受益,而其他的民衆則會背上沉重的債務。的確,這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提高了,財富也確實是增長了,但是財富只會聚集到少數人手裡,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然而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增長。”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解釋,這些年當我們的GDP在飛速增長的時候,為什麼財富的兩極分化卻越來越嚴重。為什麼有些人仍然因為饑餓而死亡,朱門酒肉臭卻仍在新世紀裡上演,有些人在短時間内迅速積聚了大量財富,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卻越來越高。當我們的國民還在忍饑挨餓的時候,中國卻在國際社會上扮演起了“救世主”的角色,我們動不動就免除非洲的債務,大手一揮就救援歐洲,毫不吝啬地購買美國國債,無論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發達國家,還是生活水平暫時低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都對它們慷慨解囊,但當我們自己的同胞遇到了資金暫時週轉緊張的時候,國家卻從未伸手救援,反而還通過稅收和通脹不斷從百姓口袋裡伸手摸錢,以此造成的經濟增長與追求全民富裕的大部分國家完全不同,他們發展經濟優先考慮的便是民生問題。這就是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不是浮誇的數據的差距,而是根本上的經濟目標的差距,按照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即便真正趕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國民的富裕水平也不會與現在又顯著的改善。
那麼,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又是什麼?如果說中國人口多,底子薄,作為隔海相望的鄰居日本,100多年前這幾乎是個比我國還要落後的國家,人口密度也不比我國小,但它的發展卻走上了一條與我國截然不同的道路,並已跻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我們必須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盛世背後》
本書從人們的日常經濟生活入手,分析了當今中國經濟盛世背後的諸多問題,指明了我們與世界存在的巨大差距,告訴了人們盛世背後的冰冷真相。
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法制不健全、政府權力過大、市場失靈、投機盛行、民衆道德滑坡……這些問題不僅是當今中國經濟的弊端,更為我們未來的發展埋下隐患。要想讓中國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必須直面這些棘手的問題,而不是盲目地高唱贊歌。盛世與否並不重要,改善民生,讓每個人過得更好才是政府最應該關註的問題。